现场直击
隧道拱顶盖上防火保温被
记者在中山路以南施工现场看到,新浇筑混凝土的拱顶上盖上了厚厚的保温被。“虽然从表面看它与普通被子没什么不同,但却具有防火功能,是防火保温被,主要是保证混凝土上强度。”现场施工人员告诉记者。
“如果温度再低,我们就会采用火炉蒸汽养生混凝土上强度,同时会在隧道基坑内支上保温棚,以确保工程质量。 ”该段技术主管刘杨告诉记者,跟人一样,隧道顶部也非常怕“冻”。据介绍,相比单孔隧道盖顶,三连孔不但技术要求高,而且难度非常大,对温度要求十分严格,要求浇筑地混凝土内外温差必须得控制在20摄氏度以内,为确保隧道顶部工程质量,在浇筑混凝土后,工人们不但要在上部铺一层塑料薄膜,还要加盖一层防火保温被来进行保暖。在保养期内,随时进行温度检测。
隧道内部施工空间很大
中山路地道桥上车水马龙,交通顺畅,但在地道桥下却是另一番建设场景。据介绍,为保障市内交通,在铁路入地下穿裕华路、中山路、和平路路口施工时采用了“盖挖法”新工艺,将明挖段先底板后顶板的施工顺序倒置,首先制作隧道顶板,并通过立柱作支撑,工人们即可在路面下实施隧道主体作业,实现了“上方车辆畅行,下方施工照旧”的施工新模式。记者在现场看到地下的施工空间很大,工人们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各自的作业。有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他们即将进入底板施工,绑扎钢筋然后浇筑底板。底板完成后,进行侧墙施工,先把柱子之间的部分浇筑好,然后打掉柱子,再对这些部分进行浇筑。我们看到的顶板就是以后隧道的主体结构,将来和明挖段连接起来就成为连续隧道。(记者 冯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