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万兆网络如何演进?来看这场创新提质发布会给出的路径

2024-05-16 17:14:22 来源: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河北新闻网讯(王子璇) 通信是数字经济的重要产业,也是如今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主力军。从千兆到万兆,何为万兆网络发展的最佳演进路径?日前,在雄安新区举办的全光达“九州”万兆智家企——中国移动万兆网络创新提质发布会上,河北省工信厅、省通信管理局有关领导以及通信行业有关专家就如何加速万兆网络的应用推广进行了分享和交流。

图为全光达“九州 ”万兆智家企——中国移动万兆网络创新提质发布现场

加快技术验证,扩展万兆应用场景

“50G PON是下一代万兆接入的关键基础技术,要在河北省内选取若干重点区域进行50G PON现网部署实施,针对系统能力、可靠性、平滑升级能力多个维度进行充分验证。”会上,河北省通信管理局副局长宋茂恩说道。

加快河北省万兆产业发展进程,万兆网络技术验证必不可少。

“我们承接了雄安新区50G PON三代五模全速率融合试点,在雄安全面开展万兆网络技术验证,助力雄安新区打造万兆小区、万兆园区、万兆城市,将雄安打造成全国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全光万兆网络样板。”中国移动河北公司副总经理杨朝晖说。

万兆网络的技术突破和创新应用,将加快省内万兆新业务发展,丰富万兆网络应用场景。

据中国移动河北公司雄安分公司总经理李飞介绍,中国移动河北公司雄安分公司在雄安共开展了家庭、直播基地、工业质检、智慧校园4个场景的试点实践,都取得了良好成效,“我们在试点现场搭建了家庭TOH场景,分别展示了8K超清点拨视频、强交互家庭VR环境模拟、VXLAN技术远程多址投屏等多场景模拟测试,实现了丰富、逼真、身临其境的视频效果。”

优化用户体验,推动万兆服务创新

从万兆到家到万兆到校再到万兆入园、万兆到产线、万兆入云,从连接人到连接机器,从千家万户到千行百业,万兆网络为越来越多的用户提供高品质的接入网络服务。

“密切关注用户需求,优化万兆网络服务,提升用户体验,提供更多适应用户需求的宽带服务。”在宋茂恩看来,让用户真正感受到万兆宽带带来的便捷和价值是提升万兆网络的关键。

随着千兆宽带的加速普及、应用场景和内容的逐步丰富,用户对业务的类型和体验提出更高求,创新万兆宽带的应用,扩展光网络能力边界,将为各行各业带来更多发展空间。目前,河北移动已在全省建成开通5G基站超过9.3万个,成功打造五个全国首批5G-A商用城市,服务5G客户超3500万户。全省千兆光纤覆盖超过3400万户,服务千兆家庭超360万户,正在引领全省人民“从千兆走向万兆”的数字化新时代。

“在河北移动和雄安移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将50GPON新技术嵌入了教学工作,部署了万兆网络,并进行了VR教学实践,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升了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在北京四中雄安校区信息办主任张天看来,万兆网络带来了成倍的带宽速度提升,将为教育数字化的各种应用提供坚实的网络基础。

会上,中国移动还发布了面向家庭的“移动爱家万兆宽带”,为千家万户提供家庭全覆盖、速率超高速、全屋智能化的极致网络体验,充分发挥云、网、算力融合优势,精心打造移动看家、云电脑、移动高清等产品,为广大客户带来万兆时代前所未有的“数智服务”新体验。

丰富产品内容,促进万兆产业链发展

“近年来,我国光宽带接入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从GPON到10G PON,再到今天全球首个50G PON商用发布,每一次技术的革新都带来了无限可能,这不仅仅是技术进步的体现,更是产业升级的重要标志。”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总工程师郝兰会表示。

随着以50G PON为核心的万兆光宽带标准体系构建完成和技术产业化难题不断突破,产业链正在加速成熟。万兆宽带网络的建设需提前考虑多种因素,制定合理的发展策略和路径。

会上发布的《中国移动万兆网络白皮书》提到,万兆时代网络的发展面临ToH、ToB、ToC的全业务实现混合承载,而发展初期以ToB应用场景为主,之后万兆网络发展将基于产业链成熟情逐步向全业务混合承载演进。

加速上下游产品成熟,促进设备制造商、网络运营商、内容提供商和应用开发商的深度合作,围绕行业应用和个人、家宽市场需求,开发新应用、丰富新内容、制造新产品,是促进万兆产业链发展的重要一环。

河北省在高端装备制造、信息智能、生物医药等产业领域发展靠前,宋茂恩认为,“探索万兆在这些重点领域的创新应用模式和策略,要注重资源合理利用分配,形成良性互动的产业生态,共同推动河北省万兆宽带发展。”

随着万兆时代的到来,全光接入宽带网络作为算力连接终端用户最广泛的桥梁,促使智慧家庭、智慧企业、智能制造等场景体验跃升。未来,中国移动将与各界合作伙伴携手共进,共同攻关核心关键技术,促进万兆网络技术和产业链成熟,不断拓展万兆业务应用,为数字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责任编辑:王子璇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