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知与行|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2024-05-15 08:17:34 来源: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强化企业技术创新决策的主体地位,强化企业科研组织的主体地位,促进产学研融通创新

■深化体制改革、推动机制创新,破除制约科技成果转化的藩篱,打通科技成果产业化通道

■加强人才培养,支持组建跨界合作的科技成果转化专业团队,强化科技成果转化人才支撑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让各类人才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时强调:“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构建上下游紧密合作的创新联合体,促进产学研融通创新,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但前沿技术与市场需求并非天然高效对接,只有将最新创新成果及时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才能形成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激烈的全球产业竞争,我们必须深刻把握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和发展要求,遵循科技创新规律和产业发展规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

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必须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企业是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力量,应该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的主体。”企业身处市场前沿,相对于高校和科研机构,对用户需求的洞悉更清晰、对技术前景的感知更敏锐、对市场趋势的把握更准确,因而创新效能更高。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必须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着力构建上下游紧密合作的创新联合体,促进产学研融通创新。

强化企业技术创新决策的主体地位。企业是产业主体、经营主体和创新主体,提升企业技术创新决策主体地位,有利于从源头上使创新决策更加贴近产业需求。近年来,各地相继建立面向企业的科技创新咨询制度,但科研项目与产业需求匹配度依然较低。要加快建立企业常态化参与科技创新决策的机制,进一步健全需求导向、问题导向的科技计划和科研项目形成机制,更多从产业发展需求中凝练研究任务,全面提升科技计划、科研项目与产业需求匹配度。

强化企业科研组织的主体地位。科技创新活动,既需贴近市场,还需上下游、关联方通力合作。要强化企业在科研组织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企业家在创新中的关键作用,健全企业主导的产业技术研发机制,支持龙头企业牵头上下游企业、高校、科研机构,构建紧密合作的创新联合体,组织面向市场的重大科技攻关,推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产品研制的有效对接,实现产学研融通创新,提升创新效能。

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必须贯通科技成果产业化通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成果只有同国家需要、人民要求、市场需求相结合,完成从科学研究、实验开发、推广应用的三级跳,才能真正实现创新价值、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要深化体制改革、推动机制创新,破除制约科技成果转化的藩篱,打通科技成果产业化通道。

加快推进中试服务平台体系建设。围绕重点产业,引导企业加强中试能力建设,支持龙头企业建设产业链中试平台,实施一批行业带动力强的重大中试项目。规划建设多层次中试中心,布局建设区域性中试基地,发展一批综合性、专业性中试公共服务机构,完善中试支持政策,构建中试服务体系,优化中试发展生态,形成全覆盖、现代化的中试能力体系。

构建覆盖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的创新支持政策体系。加大重大技术装备首台(套)示范应用政策支持力度,形成有利于新产品推广应用的政府采购机制。完善重大工程应用新技术新产品支持政策,研究制定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分类支持政策,形成覆盖创新全链条的政策支持体系。

探索场景驱动的新技术新产品应用示范新模式。围绕国家战略任务和重大工程,布局一系列新技术新产品示范应用新场景,构建科技成果高质量供给、高效率转化新生态,以新技术新产品的场景化快速应用有效破解科技成果转化的痛点难点问题,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产业发展主战场。

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必须发挥好资本的催化剂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资本是带动各类生产要素集聚配置的重要纽带,是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要发挥资本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积极作用。”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必须坚持创新链与资金链深度融合,持续推动制度创新,更好发挥资本的催化剂作用,将各类要素导入科技成果转化领域,催生出更多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

探索建立多元化资金供给体系。科技成果转化是一个涉及多领域、多环节的系统工程,单一渠道的资金供给无法满足需求。要大力拓宽资金供给渠道,构建多元化的科技成果转化资金供给体系,让资金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催化剂。要推动各级政府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公共基金,支持大型企业、高校、科研机构联合设立研发和产业化共同基金。鼓励社会资本进行风险投资,推动传统金融机构开展风险投资业务。

进一步完善资本进入和退出机制。科技成果转化需要反复试错、探索,存在不确定性风险。要立足提升资本参与意愿,推动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吸引资本踊跃进入。加大对长期资本支持引导力度,培育一批科创领域的耐心资本。健全资本退出机制,探索发展科技创新投资保险,依法保障资本所有人的合法权益,让资本在成果转化各个环节有序进出,实现良性循环。

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必须打造一支兼具科研和商业能力的跨界人才队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也是创新活动中最为活跃、最为积极的因素。”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需要一批既有科技研发经验又有商业经验的专业人才。要创新体制机制,加强人才培养,支持组建跨界合作的科技成果转化专业团队,强化科技成果转化人才支撑。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推动高校进一步加强交叉学科建设,设立一批文理兼备的前沿交叉学科。推行跨学科“双师制”,优化学生知识结构。拓展学分互认制度,加大跨专业、跨学科、跨学校培养力度,加快培育一批复合型人才。

创新人才管理制度。完善高校、科研机构科研人员离岗创业政策,解除离岗创业人员后顾之忧。支持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组建科技成果转化专业团队,鼓励上下游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联合组建产学研科技成果转化联盟,加快培育一批兼具科研和商业能力的跨界人才。

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必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保护知识产权对于创新而言至关重要,只有严格保护知识产权,才能更好保障创新者的利益、激发创造者的积极性。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必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让各类人才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

营造保护知识产权的浓厚社会氛围。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保护知识产权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全社会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营造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公平竞争的社会环境。广泛开展政府、企业、社会组织间的知识产权保护合作与经验交流,探讨保护知识产权的有效途径,形成共同参与、共同行动的良好氛围。

强化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严格执行民法典相关规定,加快完善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地理标志、商业秘密等领域立法。完善行政执法和司法衔接机制,加大知识产权侵权违法行为惩治力度,降低维权成本。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提高知识产权审判质量和效率。

提升知识产权保护能力。建立科学、公正的知识产权评估与交易机制,推动企业健全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和保护措施,加强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完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打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健全知识产权综合管理体制,增强系统保护能力。

(作者:高智,系河北省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


责任编辑:程涵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