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沉|英勇善战的渤海子弟兵
来自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英勇善战的渤海子弟兵
——还原华东野战军渤海纵队十一师征战历史
1947年10月,华东野战军渤海纵队11师正式组建后不久,团以上干部在山东博兴县庞家村合影。图片翻拍自《从渤海到大上海——渤海纵队、三十三军征战纪实》。 周 洋供图
1947年6月,解放军解放沧州县城后入城。图片翻拍自《青沧战役纪实》。 周 洋供图
马本斋领导的回民支队。 河北日报资料片
【阅读提示】
2023年12月28日,本报报道了沧州“帮烈士寻亲”志愿者团队4年多来为沧州籍烈士寻找家乡亲人的故事。志愿者们在寻访过程中,发现多位烈士生前来自同一支部队——华东野战军渤海纵队11师。继续追踪史料,发现11师牺牲的大多数烈士,有着共同的籍贯——沧州。
华东野战军渤海纵队11师是一支怎样的部队?为什么其中沧州籍战士如此之多?这支部队为新中国解放事业作出了哪些贡献?
笔者查阅资料,采访相关人士,尽力还原这支部队的征战历史以及渤海子弟兵浴血奋战的战斗往事。
兵源大多来自沧州中东南部一带
2019年清明节前夕,一个电话打到了沧州日报编辑部,一位安徽省怀远县的老年读者想请媒体帮助寻找几位烈士的亲属。
“这些年我一直为一批牺牲在我们这里的解放军战士找寻家乡的亲人。我在查阅牺牲在安徽怀远县的淮海战役烈士资料时,发现了其中一批烈士的相关信息,他们有可能是你们那里人。不知你们那边能否查到更多信息,包括烈士的家乡、亲人、烈士的安葬地和烈士事迹……”
打电话的老人叫年介涛,是安徽省怀远县陈集镇一名退休干部,多年来一直义务帮助在淮海战役中牺牲的烈士寻亲。
在安徽、沧州两地志愿者接力合作下,这个电话也拉开了为埋骨淮海战场的沧州籍烈士寻亲的大幕。
郭立东、王万洪、杨树林、张瑞海、孙连如……志愿者们带着这些烈士的名字,开始查阅史料,走街访村,最终辗转联系上多位烈士的亲属。
在海兴县西常庄村,志愿者找到了张瑞海烈士的侄子张方荣。张方荣和家人只知道大伯在解放战争中牺牲于淮海战场,但不知埋葬何处,每年过年只能朝着淮海战场方向祭拜。
在盐山县盐山镇西孙庄村,志愿者找到郭立东烈士的侄子郭连栋时,郭连栋激动得哭起来,说全家等伯伯“回家”已经等了70年。
这些烈士生前来自同一支部队——华东野战军渤海纵队11师。
这是一支英雄的部队,它的背后,是一段英雄的历史。
在抗日战争时期,沧州以大运河为界,以西为冀中抗日根据地,以东为冀鲁边抗日根据地。1944年冀鲁边与清河区(位于今山东东北部一带)合并称渤海区,隶属山东根据地。
经过抗日战争的浴火洗礼,当地的群众基础非常好。渤海区在土改运动的基础上,于1947年初、1948年初先后发动两次大参军,渤海区人民踊跃支前。
华东野战军渤海纵队11师的兵源,大多数来自沧州区域中东南部一带,包括今天的海兴、黄骅、盐山、孟村、南皮、东光、吴桥等地。
11师下辖17团、18团、19团三个步兵团,主要由活跃在沧州东部、南部的野战部队及部分地方县大队合编而成。
17团,前身是渤海军区第一军分区津浦支队,1946年9月,由活动于渤海区的冀中九分区部队、黄骅独立营、沧县县大队和渤海一分区机炮连合编而成。1947年6月,渤海一分区津浦支队改称17团,8月,17团编入渤海军区新11师,仍为17团。
18团,前身是渤海军区警备8旅18团,1945年9月,由渤海一分区南皮、宁津(今山东宁津县)、吴桥3个县大队合编而成。1946年11月,渤海军区警备8旅18团改称渤海一分区18团,1947年8月,18团编入渤海军区新11师,仍为18团。
19团,前身是渤海军区第一军分区19团,1947年5月由渤海一分区以黄骅、盐山县大队及吴桥县大队一部为主组建而成。1947年8月,渤海一分区19团编入渤海军区新11师,仍为19团。
随着华东战场作战重心转入山东解放区境内,1947年1月,山东野战军、华中野战军合编为华东野战军。
1947年10月5日,华东野战军渤海纵队组建,下辖新编第7师、第11师两个步兵师,共1.3万人。上述渤海军区新11师的三个团,均被编入华东野战军渤海纵队11师。
在解放战争中,主要由沧州籍战士组成的华东野战军渤海纵队11师,南征北战,在河北沧州及山东、安徽等地屡立战功,书写下一段段辉煌历史。
转战冀鲁屡立战功
在沧州市委党史研究室编纂的《青沧战役纪实》中,记录了一场解放沧州县城的激烈战斗。
“1947年6月14日下午六点半,从18团一营‘飞’出一支突击队。队员们搬运秫秸、芦苇和装了土的草袋、麻袋,在火力掩护下,迅速丢进护城河,很快在河里垫出一条通道。火力组是由轻重机枪和步枪的特等射手组成的。他们预先对敌工事编了号,分工封锁敌人一个个枪眼,压制住敌人的火力。尔后,爆破组连续爆破,城墙上出现了一个大缺口,随后而上的便是梯子组。紧跟着,突击队的战士们快速‘飞’上梯子,越过城墙,冲入沧州城内……”
这是河北籍开国少将、时任11师师长的傅继泽,关于青沧战役的一段回忆。当时17团、19团也参与了战斗。“19团在攻克了小白兔(今沧县风化店乡大白头村一带)、风化店外围据点后即包围了北城。在攻城战斗中,19团积极从北城进攻,配合18团从西面突破。17团乘机攻下了天津南大八里台据点,全歼守敌……”
青沧战役,是解放战争战略防御阶段在华北战场打的一次具有战略意义的战役。
1947年春末夏初,为配合东北作战,牵制华北特别是天津企图增援东北的国民党军,6月12日,根据中央军委命令,晋察冀野战军和渤海一分区部队由晋察冀野战军司令员杨得志、政委罗瑞卿指挥,发起青沧战役。
在关键的沧州县城攻城战中,17团、18团、19团战士们表现出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而且三个团配合默契,进攻有序——
17团和黄骅独立团去北减河,负责监视、截击天津敌援兵和控制北减河,防敌决堤放水;18团在扫清沧州城外西北方面的敌外围据点后,主要担负从西城门以北攻城的任务;19团在扫清外围之后,包围城北面,同时配合18团攻城,并负责歼灭可能由北面出逃之敌。
青沧战役最终歼灭国民党军9500余人,解放青县、沧县、永清3座县城,控制了天津以南铁路90公里,有力配合了东北战场作战。
青沧战役胜利后,3个团被编入华东野战军渤海纵队11师,部队随后南下山东,参加了寿光战斗、胶济路西段战役、邹平长白山阻击战、胶济路中段战役、潍县县城之战、益都阻击战、龙章战役、于家庄之战等。
“这时,3个团已升级为主力兵团……标志着这支为人民革命事业立下战功的军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从此,这些土生土长的沧州子弟兵肩上的担子更重了,要执行更大、更光荣的作战任务。”傅继泽在回忆录中说。
1948年9月,济南战役打响,11师配合兄弟部队一起对济南城发起进攻。攻坚战、白刃战,这场战役,11师3个团打得非常勇猛。
济南战役中,渤海纵队共歼敌8170人,缴枪6483支,部队又一次受到攻城大战役的锻炼,武器装备也大有改善。
淮海战场阻敌鏖战蚌西北
1948年11月,解放战争中规模最大的战役——淮海战役打响。11师奉命南下,投入新的战场。
不久,11师就遭遇了一场极其惨烈的战斗——蚌西北阻击战。
1948年12月,在怀远县陈集镇的这片土地上炮声隆隆,弹雨横飞。蚌西北阻击战打响了。
为解救被我军围困在淮海战场的国民党军黄维兵团和杜聿明集团,历时14天的战斗中,由李延年、刘汝明率领的国民党军两个兵团10余万人,在空军的支持下,昼夜由安徽蚌埠向解放军阵地发起猛烈攻击。
担任阻击任务的是中原野战军第六纵队、华东野战军渤海纵队、豫皖苏军区支队等部队。其中,11师在战斗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战斗开始后,面对敌人的疯狂进攻,正在徐州城外担任警戒任务的11师临危受命,在雨雪天气中,48小时不分昼夜急行军近250公里,奔赴战场。
临战前,傅继泽下达命令:“我有3个团,宁可每天拼掉一个团,也要阻击3天完成任务!”
战斗开始后,11师利用反突击战术,同敌人搅成一团,让敌人飞机无法发挥作用。战士们子弹打光了就拼刺刀,刺刀拼断了就用石头砸,3天时间,11师牢牢钉在阵地上,用血肉之躯,把敌人阻挡在阵地前。最终,黄维兵团被歼灭,李延年、刘汝明部仓皇撤退,我军取得战斗胜利。
虽然11师出色完成了阻击任务,但也付出了巨大牺牲。前文讲到的张瑞海、郭立东等众多沧州籍战士,就牺牲在蚌西北阻击战中。
开国少将、曾任渤海纵队政治部副主任的欧阳平,在他的《战斗在淮海战场上》一文中,讲述了17团2营4连一位沧州籍英雄连长刘思如,他一直顽强战斗直到生命最后一息。
“敌人连续发动十几次冲锋,都被打退。阵地前硝烟弥漫,尸横遍地。上午10时,连长刘思如身负重伤,但他不肯下火线,继续跪着指挥直到牺牲……最后全连只剩下两个人,表现出了无比的英勇和高度的忠贞,可歌可泣,可敬可佩。”
刘思如,沧州人,1941年参加革命,1945年入党,1947年参加了解放王徐庄子还乡团据点的攻坚战,他带兵打仗三进三出,在战斗中头部负伤,被鉴定为一级伤残,家里人想让他留在家养伤,他却毅然选择随部队南下战斗。
通过山东滨州渤海革命老区纪念馆的一段资料,我们可以了解到刘思如牺牲前参加的这场战斗有多么惨烈:17团2营4连顶住了敌人在13辆坦克掩护下的十几次进攻,最后只剩下两个人,战后整个2营仅剩40人,3营防守施新庄和崔庄阵地,该营7连只剩7个人,仍顽强坚持战斗。一些年轻战士,甚至抱着浇上汽油的干柴和炸药包冲向敌人坦克群。
蚌西北阻击战后,经过短暂休整,1949年1月,11师参加了淮海战役最后围攻杜聿明集团之战,1月9日,17团和18团在王花园打退刘集之敌进攻;19团在刘楼击退突围之敌;10日凌晨,17团和18团一起打退敌74军5000余人的疯狂突围,18团团长朱宝承在战斗中壮烈牺牲……
淮海战役胜利后,11师17团在安徽省灵璧县改编为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9兵团33军98师294团,18团改编为33军99师297团,19团改编为33军97师291团。3个团都参加了渡江战役和解放上海战役,且表现出色,上海解放后,还随师担任过淞沪警备司令部各警备区警备任务等工作。
后来,294团陆续改编为华东军区公安司令部15师45团、新公安15师44团等番号。297团后来陆续改编为华东军区公安司令部16师48团、大陈岛守备师48团、大陈岛守备团、守备81团、南京军区台州军分区守备25团等番号。291团改编为华东军区公安司令部14师42团等番号。
岁月流逝,时代变迁,但渤海纵队11师沧州籍战士为新中国解放事业作出的贡献,将永远被家乡人民铭记。
(周 洋 作者系《沧州日报》记者,沧州“帮烈士寻亲”志愿者团队成员之一)
4年多来,沧州“帮烈士寻亲”志愿者团队,已经帮助10余名埋骨在淮海战场的沧州籍烈士成功寻亲。目前,“帮烈士寻亲”志愿活动仍在继续,本报和《沧州日报》、全省各级退役军人事务部门欢迎热心读者提供线索,帮助更多河北籍烈士“回家”。
■链 接
英雄辈出的沧州
位于渤海之畔的沧州,是著名的武术之乡,习武之风颇浓,自古就涌现出很多侠义英雄。在革命战争年代,沧州更是英雄辈出。
抗日战争时期,沧州儿女不畏强暴、英勇抗敌,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为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据不完全统计,沧州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对敌进行大小战斗近万次,消灭日伪军、反动武装约10万人,仅支援八路军120师、115师和改编为正规部队的人数,就达10万人之多。此外,还有不计其数的青壮年、妇女、儿童参加各种抗日组织,从事抗日工作。
2014年、2015年、2020年,民政部先后公布的三批著名抗日英烈名录中,沧州籍和牺牲在沧州的英烈共32人。
赵锡章以寡敌众,携衣衾而战;马振华抛家别子,为抗日奔走乡间;抗日民族英雄马本斋,率领八路军冀中军区回民支队,转战于冀中大平原,进行了数百次战斗,歼灭敌人数万人,令敌人闻风丧胆。
在沧州的东部地区,还活跃着另一支回民支队——冀鲁边(渤海)回民支队。据地方党史资料记载,这支部队进行较大战斗100余次,攻克敌人据点40余处,歼敌2300余人。
在民族危亡的关头,他们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以前仆后继赴国难,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史诗。
以这些英雄事迹为蓝本,还诞生了多部文学艺术作品。《烈火金钢》《敌后武工队》《回民支队》《萧华挺进冀鲁边》《英雄黄骅》等,都记录了沧州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伟大贡献。
解放战争时期,随着战争规模日益扩大,解放军需要大量兵员补充,沧州男儿响应党的号召,积极参军。1947年6月沧州解放后,大批沧州籍战士参军、支前、南下,奔赴新的战场,为解放战争作出贡献,很多战士还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和平年代,沧州也涌现出众多新时代的英雄,牺牲在索马里的维和士兵张楠、在抓捕犯罪分子时中弹牺牲的人民卫士薛永清……都是沧州英雄的代表。
不同时代的英烈,都在诉说着沧州英雄辈出的光荣传统。他们不仅是沧州人民的英雄,更是全国人民的英雄。追思英雄、缅怀先烈,让英雄精神永远激励我们勇毅前行。(文/周 洋)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河北日报
微信公众号
河北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燕赵都市报
微信公众号
河北日报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