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屏幕“绑架”了?看这个寒假如何科学带娃→
来自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寒假即将来临,“神兽”出笼归家
作为互联网的原住民
漫长的假期里
孩子们增加了与电子产品的独处时间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上海)研究发现
儿童每天“盯”屏幕超1小时
心理健康风险会大增
(手机相伴的童年,图源燕赵都市报)
不少家长为此感到头疼
那么
如何引导孩子合理使用电子产品
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
↓↓↓
了解电子产品对儿童的危害
1.影响儿童视力健康和发育
有调查显示,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2.7%。其中,6岁儿童为14.3%,小学生为35.6%。近视低龄化不容忽视,另外,沉迷智能手机的孩子常常会对运动锻炼表现出消极态度,导致运动能力低下,进而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
(河北日报智慧云资料片)
2.易使孩子患上抑郁症
研究表示,花费在手机上的时间越多,越喜欢宅在家里的人,患上抑郁症的几率就越高,经常玩手机的孩子患抑郁症的比例远高于一般孩子。
3.损伤脑神经使智力下降
孩子的生理构造和生理形态与成人不同,手机、平板电脑等无线电设备产生的电磁波辐射对儿童神经系统的伤害远大于成人。一项研究显示,孩子3岁前每天观看电子屏幕时间超过1小时,到6岁时,孩子智商可能会降7-8分。
4.耽误孩子学习
喜欢玩手机的孩子,习惯了手机带来的轻松愉悦的信息,对知识学习感到鼓噪乏味,学习成绩下降,受到指责后更需要在手机网络里找到慰藉,形成恶性循环之后,孩子逐渐丧失求知欲,产生厌学情绪。
5.容易导致睡眠障碍
孩子玩太长时间的手机,不仅会影响睡眠时间,还影响睡眠质量。如果他在睡前玩一些比较兴奋的电子游戏,会引发大脑肾上腺素的释放,孩子会显得过分激动和烦躁不安,容易导致孩子形成睡眠障碍。
看到这些危害
你是不是打算立刻没收孩子的手机平板
大错特错!
这样的方法虽简单直接
但长期效果并不好
究其根本
这些电子产品并不是罪魁祸首
(儿童选配眼镜,河北日报记者 赵永辉摄)
孩子沉浸电子产品的真正原因
1.寻求新鲜感
孩子们天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而电子产品集多种功能于一体,无疑成为孩子们探索世界的窗口。手机中的游戏、社交媒体、短视频等应用程序不断更新,给孩子带来了无穷的新鲜感。
2.逃避现实压力
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压力,如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压力等。面对这些压力,他们可能会选择逃避到手机的世界中。手机成为一个避风港,让他们暂时忘记现实中的烦恼和困扰。通过手机,他们可以观看搞笑视频、玩轻松愉快的游戏,从而得到暂时的放松和安慰。
3.社交需求
现代社会的孩子们往往需要通过手机与同龄人进行交流和互动。手机中的社交媒体、即时通讯工具等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与朋友、同学保持联系的平台。通过手机,他们可以随时随地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生活和感受,参与社交活动,满足社交需求。
4.缺乏自律
他们往往没有意识到时间的流逝,不知不觉中花费大量时间在手机屏幕上,成为所谓的“屏奴”。由于缺乏自律,他们难以控制自己的行为,容易陷入手机的虚拟世界中无法自拔。
5.家庭环境影响
家庭环境也是导致孩子沉迷手机的一个重要因素。有些家庭缺乏对孩子的监管和引导,任由他们自由使用手机。此外,一些家长自身也存在着过度使用手机的问题,给孩子树立了不良榜样。家庭环境的影响让孩子容易形成不良的手机使用习惯。
寻找问题,解决问题
家长应与孩子统一战线
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解救被屏幕“绑架”的孩子
孩子们正在进行户外活动,通讯员何川摄
1.发挥榜样作用
家长要以身作则,减少自身过度使用手机的行为。在家庭中树立良好的榜样,让孩子看到正确的示范和引导。通过家长的榜样作用,帮助孩子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和价值观。
2.设定规则
家长应该与孩子一起制定手机使用的规则和时间表。明确规定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和目的,并坚持执行。同时,也要让孩子明白制定规则的必要性,培养他们的自我约束能力。
3.提供替代活动
鼓励孩子参与一些非手机的替代活动,如户外运动、阅读、艺术创作等。
当然,户外“活动”并非户外“运动”。走到户外,不一定非要运动,在户外动一动、跑一跑,抑或看看书、赏赏景,都有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如果孩子喜欢用手机看书,就用纸质书代替手机;如果孩子喜欢玩游戏,可以教他象棋或者围棋等益智类游戏。
4.高质量的陪伴与沟通
家长应多与孩子进行面对面地沟通和交流,关注他们的生活和学习状况。通过陪伴孩子一起完成家务、共同制定计划等方式,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关爱和支持。
5.引导孩子树立自律意识
帮助孩子认识到沉迷手机的危害,引导他们树立自律意识。鼓励孩子学会自我约束和控制,养成良好的手机使用习惯。同时,可以设定奖励机制,激励孩子遵守规则并取得进步。
不要让孩子的童年“锁”在屏幕里
关键是因势利导,把握住度
孩子的世界应是多姿多彩的
感受清风朗月
在大自然肆意奔跑
他们的世界才会更丰富而辽阔
(综合自央视新闻、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儿童心理学与家庭教育)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河北日报
微信公众号
河北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燕赵都市报
微信公众号
河北日报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