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公安派出所社区民警标兵王培杰:社区群众的“老朋友”
来自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全省公安派出所社区民警标兵王培杰
社区群众的“老朋友”
1月5日,王培杰(左)开展日常入户走访,收集社情民意。河北日报记者 桑珊摄
1月5日中午,记者在邢台市公安局信都分局钢铁北路派出所见到了从石家庄领取荣誉匆匆赶回的民警王培杰,他刚刚被评为全省公安派出所社区民警标兵。
从部队转业、具有25年从警经历的他,59岁依旧身姿挺拔,远远地就热情招呼记者,但近看两鬓已添了些许白发,声音也有些嘶哑。
来不及过多寒暄,王培杰提议去他辖区警务室看看。“王培杰警务室”位于科苑社区居委会办公楼二层,这里也是邢台市首个以民警名字命名的社区警务室。
“既然是社区民警,就要常驻社区,让群众随时随地都能看到我。”在王培杰看来,做社区民警,最重要的就是人熟、地熟、情况熟,做到心中有数。
1月5日,王培杰(左)开展日常入户走访,收集社情民意。 河北日报记者桑珊摄
“王警官,过来坐坐,歇会吧!”警务室楼下有一处供居民休息的亭子,几位正围坐在一起晒太阳的老人,看到王培杰走下楼,热情地和他打招呼。
“周边许多群众从市场买菜回来,总习惯过来坐一坐,我也愿意跟大伙儿唠唠嗑,听听意见,看看有啥困难。”王培杰说,平时这里是社区居民纳凉、锻炼、聊天交流的场所,也是他收集社情民意、化解矛盾纠纷、加强预警宣传的阵地,久而久之,被社区群众亲切地称为“百姓议事亭”。
近年来,王培杰通过“百姓议事亭”,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60余件,化解邻里纠纷10余起。
扎根社区工作多年,辖区有多少人、多少店铺、哪户人家有什么困难、邻里有什么矛盾,王培杰都清清楚楚,但每次下社区走访,一个手提包、一个笔记本是他的标配。
“带笔记本是怕忘了,把大家的需求随时记录下来。”随手翻开他的工作笔记本,上面记录得密密麻麻:居民反映物业管理不力,车辆乱停乱放,建议施划停车位;居民投诉隔壁装修,噪音扰民;地质家园小区犬只管理问题已解决……
社区警务的点点滴滴都围绕着群众,然而,最难的也是如何和群众面对面地交流。
社区楼上楼下两户居民因噪音问题,频繁产生矛盾,双方甚至在业主群公开对骂,到了水火不相容的地步。为了及早化解这一矛盾,王培杰专门等到下班后到两家了解情况,倾听他们的心声,还找到两家的亲戚来做工作,最终双方握手言和。
“老百姓的事,再小也是大事。”是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日常走访中,王培杰了解到来女儿家探亲的84岁张老太有一张8500元的存单,由于老人在十几年间户籍变动了4个县市区,导致身份信息出现错误无法取出。
王培杰主动跟进,想方设法向银行了解当初的存款情况,并联系相关部门比对笔迹、制作询问笔录,最终帮老人将钱从银行取出来。
老人拿到钱的那一刻,拉着王培杰的手反复说着“谢谢”。
这两个平常甚至普通的字眼,却把王培杰说得眼角泛红,“你干了多少事儿,老百姓都知道,这两个字,分量很重。”
见到王培杰之前,记者对这位社区民警已有耳闻,为人豪爽热情,工作认真细致……随着采访深入,记者深深地感觉到,他是捧出一颗热乎乎的真心献给群众。
因为这份真心,工作中他善于琢磨。
为实现对承租人员和出租房屋的动态监测管控和实时掌握,他借鉴其他地方通过“旅店式”智能化管理系统的管理经验,为辖区出租房屋免费安装智能锁2021把。2023年5月,他还通过智能锁技术成功抓获一名在逃人员。
为了解决矛盾纠纷发现难、有效调解难、引发“民转刑”案件多等问题,他创造性提出“八步寻”“四招解”“两点宣”工作法,通过在日常走访、接处警、重点人管控、信访投诉、社区物业、网络监控、居民微信群、党政工作“八个模块”中一一排查,解决发现疑难问题。
“马上就要退休了,有很多的舍不得,讲实话真没干够。”王培杰说,别人夸他是“老黄牛”,但他觉得自己只不过是群众的“老朋友”。(河北日报记者 桑珊)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河北日报
微信公众号
河北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燕赵都市报
微信公众号
河北日报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