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高质量发展向上突围一年间⑥丨科林电气上云之后:平台自动巡检 生产更加智能
来自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平台自动巡检 生产更加智能
——科林电气上云之后
2023年12月25日,在科林电气结构事业部智能柔性生产线,机械臂正在作业。 河北日报记者 米彦泽摄
设备上云后,企业会发生哪些变化?
2023年12月25日,在石家庄科林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周青给出一个答案:设备运行怎么样,点点鼠标全知道。线上巡检跑腿少,设备寿命还延长10%至15%。
周青是科林电气工程部运维工程师。一上班,他先打开电脑登录智慧能源管控平台,查看光伏运行情况。
为保障生产所需电力能源,科林电气在屋顶安装了10兆瓦分布式光伏电站。如果2名员工实地巡检一圈,需要用时2天。周青说,实际上,员工每周只需实地例行巡检一次,平时都是平台自动巡检。平台自动识别故障发出提醒后,运维人员再及时解决。
这是怎么做到的?
“这归功于设备上云。”周青告诉记者,光伏逆变器里面装有数据采集装置,采集到的数据不仅显示在光伏逆变器屏幕上,还能实时传回智慧能源管控平台,让巡检可视化。
说话间,电脑屏幕上跳出来一条提醒:某设备信号中断。周青调出设备运行情况,发现平台收不到这个设备电压、电流等数据,他要去现场排查故障。
根据平台显示的位置,记者跟着周青来到相应屋顶。“不是大问题,只是离线了。”查看光伏组件、光伏逆变器及线路后,他重新连接了线路。
随即,在周青手机端的智慧能源管控平台,这个设备的电压、电流等数据开始跳动。
如果设备没有上云,人工巡检时才能发现问题,排解故障滞后,影响发电效率。在周青看来,平台的自动巡检和大数据分析功能,更大的作用在于更早地发现潜在故障。
在平台上,每台设备都有对应的运行曲线。“比如,最近清理完毕光伏板上的积雪,我们再通过前后数据对比,判断发电量是否恢复。”周青说,如果某个设备数据偏低,他们就会提前干预,排除隐患。
设备上云,不仅能实时掌握设备运行状态,还能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员工工作强度,实现生产效率最大化。
在科林电气云数据中心,智慧能源管控平台研发经理曹晓光点击铸造设备—设备运行状态,屏幕上立即显示出当日设备运行曲线。
绿色代表运行,灰色代表停机,蓝色代表待机,红色代表超负荷。哪台设备空闲,哪台设备超负荷,通过平台一目了然,便于生产调度。
大数据分析还逆向为产品改良优化提供依据。曹晓光举例说,光伏逆变器就是该公司一个主打产品。平台汇集不同型号逆变器运行状态、适配性、故障率等信息,为研发部门迭代产品、研制新品提供数据支撑。
“我们有个智慧工厂,想不想去看看?”刚从云数据中心出来,信息部主任赵宏杰略显神秘地问记者。
赵宏杰所说的智慧工厂,指的是科林电气结构事业部智能柔性生产线,2023年年初正式投产。
在智能柔性生产线,生产工序以智能料库为中心,呈椭圆形排布。技术人员李帅介绍:“只需将板材零件信息录入系统,产线就可自动调取智能料库中的板材,完成冲切、折弯,无需人工干预。”
在数控加工工序,正在设置参数的员工李建刚说,在这里工作了7年多,2023年他告别了体力活,转向了脑力活。
以前,一台冲床就需要3个人。李建刚和2位同事,一起搬起平均重量150公斤的板材,先切割,接着分拣零部件,工作强度大、效率低。
引进智能柔性生产线并连上云系统后,员工只需设置参数,产线就能自动完成全流程工作。如今,2个人就能操作整个车间的4台冲床,一个班就能减少10人,而生产效率陡增。
沿着生产线走到折弯工序时,记者看到3个机械臂正在上下挥舞作业。从抓取半成品到放入机器折弯再到取出码垛,机械臂一气呵成。
过去3个工人抬着半成品折弯,现在1个机械臂自动完成,效果怎么样?
李帅用数据来说话:生产效率提升了5至8倍,折弯精度达到0.01毫米,产品质量稳定性大幅提升。
工业设备上云,为企业降本增效,让生产管理智能,给企业插上腾飞的翅膀。2023年前三季度,科林电气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6.56%。(河北日报记者 米彦泽)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河北日报
微信公众号
河北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燕赵都市报
微信公众号
河北日报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