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河北探索③|沧州市海兴县香坊乡:“四个联动”加固校园“安全锁”

2023-12-21 07:49:21 来源: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四个联动”加固校园“安全锁”

——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河北探索③

“当时心疼孩子,说了过头话。现在想想,意外发生后,学校及时将孩子送到医院,还请了骨科专家做手术,我们心里满是感激。”回想起前不久与学校间发生的不愉快,沧州市海兴县香坊乡尚德小学学生马健(化名)的家长说出了掏心窝的话。

原来,今年10月,作为学校足球队队员,马健在比赛时不慎摔伤,右胳膊骨折。看到孩子的伤情,家长情绪激动,对校园管理表示不满。

为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校方马上启动“四个联动”预案,派出校委会成员探视孩子病情,向家长说明事情原委,并邀请乡、村干部上门解释、劝导。最终,通过真情感化和法治引导,得到了家长的理解。

近年来,香坊乡在密切家校沟通的基础上,拓展“校园+”共治共育渠道,创新实施预防化解纠纷“家校联动、村校联动、乡校联动、警校联动”工作法,推动辖区中小学与家庭、村、乡及政法部门协调联动,实现基层教育领域内矛盾纠纷早发现、早预防、早化解,营造了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随着“四个联动”工作法的深入实施,当地家校矛盾纠纷保持动态清零。今年11月,香坊乡被中央政法委评为全国“枫桥式工作法”单位。

防止家校矛盾纠纷,关键是搭建平等对话平台。香坊乡将家校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融入学校日常管理,围绕家长对校园生活和孩子学习情况不了解、对教师严格管理不理解等问题,实施“家校联动”机制,以校委会和家委会上门座谈、教师定期入户走访、专题家长会等形式拓展沟通联络渠道,实现家校双方无缝对接。

同时,各校成立了由班主任、心理教师、家庭教育骨干教师、法律工作者、学生家长代表组成的“家校共育”服务团队,因人、因事施策,制定个性化帮教方案,与家长协同发力,帮助孩子成长。“‘家校联动’机制实施以来,拉近了家校之间的距离,避免了很多矛盾发生。”香坊学区校长张余飞对记者说。

然而,作为家校矛盾纠纷的当事双方,各执己见、沟通卡壳的现象仍有发生。为破解这一难题,香坊乡将乡、村干部发动起来,纳入家校矛盾纠纷预防化解队伍,实施“村校联动”“乡校联动”机制。

香坊乡共有10所小学,最小的学校只有10余名在校生,造成教育资源浪费。今年上半年召开的全乡教育分析研判联席会上,张余飞就整合撤并部分小学的计划与家长代表进行交流,部分家长表示不理解。

仅凭校方力量,无法全面做通家长工作。在这种情况下,乡里作出安排,由乡干部包村,带领村干部入户动员,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打消了家长们的顾虑。同时,就家长们对校车站点设置、学校午餐菜品安排等方面的合理建议全部采纳,还举办了家长开放日活动,邀请家长代表入校实地参观。在校、乡、村共同努力下,这次撤并小学工作最后得到家长们的广泛认同。

在“村校联动”“乡校联动”中,香坊乡还制定了中小学校长定期到村走访办法,学校与村“两委”联合召开片区家长会,乡、校、村定期召开教育分析研判联席会,互通学生家庭状况和在校表现,共议学生管理、教育改革。当家校矛盾通过校内协商无法解决时,及时启动调解程序,邀请乡、村干部合力解纷促和。

此外,该乡在各村日常网格包联的同时,将中小学校划分为6个专属网格,以年级、楼层等为单位细化为微网格,对每名学生进行村、校网格双包联。村、校网格员针对包联学生联合开展家校矛盾全扫描,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防患于未然。

“我们通过家校共育、乡村参与、法治协同的方式,做到预防在前、调解优先,探索出基层教育领域矛盾纠纷就地解决的新模式,为建设平安乡村奠定了坚实基础。”香坊乡党委书记孙国营说。(河北日报记者 袁铮)

责任编辑:张永猛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