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东方人类的文明·泥河湾①丨在这里,东方人类开始直立行走
来自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河青新闻网讯 “我们从哪里来?”千百年来,人类对于这一谜题的追问从未停歇。我国是东方人类的故乡,是与非洲并列的人类起源最早地之一。一个声音告诉我们:破解原始社会的神秘故事,寻找东方人类祖先的钥匙,就在泥河湾。
今天起,我们循着时空的轨迹,带您走进张家口市阳原县泥河湾遗址群,探秘东方人类的文明。
泥河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主题雕塑
——探访——
泥河湾遗址群是东方人类的故乡
近日,记者来到张家口市阳原县泥河湾遗址群,这里被誉为“东方人类的故乡”。
孙永春,泥河湾遗址群保护区文物与环境保护局负责人。多少年来,他因工作原因在泥河湾遗址群间来来往往,谈起泥河湾遗址来,他如数家珍。
当天,记者跟随孙永春来到位于阳原县大田洼乡岑家湾村西南的马圈沟遗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座高大的保护棚,东侧为遗址1区,西侧为遗址3区。顺着西侧3区棚内拾阶而下,发掘坑内层层叠压的剖面清晰可见,墙面上张贴着当时发掘的照片、第Ⅲ-第Ⅶ文化层的遗址剖面图以及马圈沟遗址3区的介绍等,它们向我们讲述着这里的百万年人类史。
参观完马圈沟遗址,我们来到泥河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映入眼帘的是仿照旧石器“尖状刮削器” 形状设计的南大门,它的入口檐板掀开,寓意由此开启探寻泥河湾古人类的神秘之旅。
沿着泥河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祖猿印象主题雕塑一路向北,大约50米远,就是著名的小长梁遗址,该遗址距今约136万年。站在小长梁遗址平台上远眺,沟壑纵横间,100多万年的人类史就埋在这片错落有致、连绵起伏的丘陵地带。遗址旁的介绍牌上,写下了遗址从发现到震惊世界的整个历程,这里是泥河湾遗址群发现的第一个有着超百万年历史的文化遗址。
小长梁遗址远景
——揭秘——
200万年前东亚人开始直立行走
东方人类的直立行走是什么时候?“人类天下第一餐”又是怎么回事?祖先们的智力有多高?
2021年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ASU)的古人类学家在《自然》刊发的论文中首次确认,20世纪70年代在肯尼亚发现的一块直立人头骨碎片可以追溯到200万年前,而马圈沟遗址也可以追溯到距今约200万年。因此我们能够大胆地推测,东方人类祖先就开始直立行走在这片广袤的大地上,甚至更早。
据孙永春介绍,马圈沟遗址被发现于1992年,是一处距今约200万年前的古人类活动遗迹。发掘期间,在第Ⅲ文化层发现一组以草原猛犸象的骨骼为主、间有石制品和天然石块构成的文化遗物密集分布区,多数骨骼上有砍砸和刮削的痕迹,生动地展现出远古人类群体肢解动物遗骸、刮肉取食、敲骨吸髓的情景。这个“用餐”场面,被称为“人类天下第一餐”,是当时石器加工和获取食物方式的直接表现。
2015年,石沟遗址也再现了当时古人类一边加工石器一边从动物残骸上取肉为食的生动场面。2016年举行的泥河湾东方人类探源工程2015年工作汇报会上,时任石沟遗址考古发掘领队、河北师范大学泥河湾考古研究院副教授赵海龙曾表示,“这为在泥河湾地区寻找‘直立人’甚至‘能人’提供了重要线索。”
小长梁遗址出土的石制品采用锤击法打片,出现了砸击石片。砸击打片方法的出现,意味着在泥河湾地区寻找古人类早期活动获得重大突破。专家通过石制品推断小长梁占有者的认知能力已经接近现代12岁儿童的智力。小长梁遗址作为人类活动最北端的见证,被镌刻在北京中华世纪坛青铜甬道第一阶。
马圈沟遗址近景
——文物——
出土大象脚印化石等重点文物
大象脚印化石
在泥河湾马圈沟遗址第Ⅱ文化层则发现了保存完好的大象脚印。脚印分布密集,部分个体结构保存较好,尚可辨出清晰的脚趾结构。结合出土的骨骼化石判断,此为草原猛犸象的脚印。
古人类餐食大象遗迹
在泥河湾马圈沟遗址第Ⅲ文化层发现了古人类餐食大象遗迹。此处密集分布着大量象的骨骼,夹杂有石锤、石核、石片、刮削器等石制品,其中1件刮削器出土时仍保存与肋骨接触的状态。这组文化遗迹的分布状态,勾画出远古人类“进餐”的生动场景。
锤击石片
小长梁遗址出土大量的石制品,石料主要采自附近的河流砾石和基岩,有燧石、石英岩、火山岩等。石制品采用硬锤直接打片法,出现了砸击石片。砸击打片方法的出现,突破了当时普遍认为该方法源于“北京人”的说法,将其历史大大提前。
——声音——
提供华北地区最早人类活动的证据
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王法岗告诉记者,马圈沟遗址埋藏于巨厚的泥河湾层之中,地层序列清晰,文化层丰富,在176至125万年之间发现古人类文化层17个,基本构建起华北地区早更新世时期古人类演化的文化序列的框架,为探索华北地区最早人类的出现与演化提供了系统资料。
他表示,这里的遗址文化内涵丰富,人类活动地点分布密集,在方圆500米的范围内发掘多个地点,发现17个文化层,各文化层都发现一定数量人工特征明确的石制品、动物化石,在第Ⅲ文化层揭露古人类餐食草原猛犸象的场景,第Ⅱ文化层揭露出清晰地草原猛犸象脚印。石制品体现出中国北方以小石器为主的主工业的典型特征,整体面貌非常简单、原始,遗址时代古老,是华北地区长期延续发展的小石器工业的源头。
王法岗介绍,作为华北地区地层可靠、文化遗物丰富的早更新世时期古人类文化遗址,马圈沟遗址提供了华北地区最早人类活动的直接证据,为探索早期人类在东亚地区的出现、演化、扩散以及早期人类的石器技术、行为模式等提供了关键材料。
文/河青新闻网记者韩会欣、姚瑶
摄/河青新闻网实习记者吕承林
供图/河北泥河湾遗址群保护区管理委员会
联合单位/河北泥河湾遗址群保护区管理委员会(指导:孙永春)
河青新闻网编辑邹畅|频道主编耿硕|频道监制李媛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河北日报
微信公众号
河北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燕赵都市报
微信公众号
河北日报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