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河北探索② | 心里有结“心理”解
来自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心里有结“心理”解——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河北探索②
“通过这次活动,我放松了很多,一些事情也想通了。”日前,秦皇岛市海港区文化路街道邀请心理服务志愿者许燕开展夏威夷疗愈舞心理服务活动,参加完活动的居民王艳(化名)一脸轻松地说。
“从3年前开始,我们将心理服务与化解矛盾纠纷深度融合,通过心理服务队伍与矛盾纠纷化解网络结合、心理服务手段与矛盾纠纷化解重点结合、心理服务技巧与矛盾纠纷化解方法结合,让心理服务成为化解矛盾纠纷的‘润滑剂’。”文化路街道党工委书记张晓刚说,街道结合心理服务成功化解的矛盾纠纷,占已化解矛盾纠纷总量的32%。
在矛盾纠纷化解过程中,文化路街道利用心理服务,让矛盾双方当事人“情绪降温”,理性解决问题。
去年,因自己的餐饮店经营亏损,文化路街道居民李东(化名)内心压力越来越大,选择借酒消愁。妻子刘薇(化名)白天上班,晚上还要经常照顾喝醉的李东,因此逐渐失去耐心与李东发生争吵。随着争吵频率越来越高,刘薇提出了离婚,亲戚朋友好言相劝,效果并不理想。
文化路街道工作人员知道此事后,先与夫妻周边邻居和同事取得联系,了解矛盾现状。随后,街道、社区干部联合心理社工、法律顾问组成矛盾纠纷化解团队,经过多次调解,夫妻双方内在压力被排解,重拾了共同维护家庭和谐的信心。从此,丈夫不再酗酒,妻子少了抱怨,笑容重回一家人的脸上。
在这个矛盾解决过程中,心理服务的作用特别明显。文化路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政法委员薛祥威说,很多涉及家庭矛盾的当事人对调解工作有抵触情绪,认为家丑被外扬了。因此,对其进行心理疏导,让其从内心接受调解,调解效果才能更好。
“这件事最大的亮点是,我们事后给他们的孩子进行了心理疏导。”薛祥威说,心理社工首先采用“沙盘游戏”帮助孩子释放恐惧,随后让父母也加入游戏之中,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关系的变化,重塑了孩子的家庭安全感。
在日常工作中,文化路街道和社区的工作人员针对不同矛盾类型,采取不同工作方法。如邻里噪音、抢占车位、房屋漏水等“常见病”,直接阐明纠纷起因和双方责任,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防止矛盾激化、小事拖大;针对家庭婚恋、赡养老人、遗产继承等“专科病”,引导双方角色换位,“将心比心”让矛盾化解多了人情味;针对打架斗殴、家庭暴力、轻生厌世等“急性病”,采取引导、宣泄和释放方式,冷却当事人情绪,恢复健康平和心态,理智解决矛盾问题……
矛盾纠纷化解,越早介入效果越好。
今年初,热爱参加社区活动的居民郑娟(化名)精神状态忽然变得萎靡,不但不再参加各类活动,甚至在路上遇见一起跳广场舞的“老姐妹”都不愿意打招呼。经过走访,街道工作人员了解到,郑娟被网络诈骗百万余元,不敢和儿女说,出现了严重的睡眠障碍,甚至有了轻生的想法。
随后,文化路街道组织心理咨询师和律师一起上门为老人做心理服务。在心理咨询师的多次指导和安抚下,老人情绪逐渐缓和,渐渐接受了现实,并对未来生活重拾信心。同时,在社区的帮助、陪同下,郑娟到派出所报了警,决定依靠法律手段解决问题。
事前把脉问诊,事中适时介入,事后关注跟进,为有效解决矛盾加装“安全阀”。
文化路街道将心理健康筛查融入日常矛盾纠纷排查,线上开通24小时心理服务热线、微信公众号和“海港基层治理”手机APP,线下开展心理服务进机关、进社区、进家庭、进学校、进企业、进医院等心理健康服务“六进”活动,多维度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提供“一站式”心理服务。
“想要在矛盾化解中更好发挥心理服务的作用,建立一支心理服务能力过硬的队伍很重要。”薛祥威介绍,文化路街道用“政府+公益+购买服务”的方式,建立了辖区医院心理专科医生、具有专业资质的心理咨询师、受过专业培训的心理服务社工和热衷公益事业的心理服务志愿者等4支队伍,积极开展心理健康筛查、科普宣传、心理援助和危机干预,3年来共组织心理矫治、沙龙讲座、经验分享活动140余次。(河北日报记者孙也达)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河北日报
微信公众号
河北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燕赵都市报
微信公众号
河北日报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