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风丨太行山上的红色脉动
来自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寻访河北革命文物系列报道之晋察冀边区政府及军区司令部旧址
太行山上的红色脉动
车从西阜高速城南庄出口下来,见到“阜平欢迎您”几个红色大字,革命老区就在眼前了。从踏上这片土地的那一刻起,心里的问号就不断涌来——
巍巍太行,天下之脊。为何这条山脉,能够进入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谱?又为何这里能够成为开拓和创造的沃土,为新中国贡献诸多成就与经验?
向山而行,绿水青山间,我们寻访晋察冀边区政府及军区司令部旧址,倾听革命文物讲述的红色故事和传递的时代脉动,一切便有了答案……
8月26日,晋察冀边区政府花山旧址。刘采萍摄
城南庄小院
1947年秋,军区在城南庄盖了五栋简陋的房子,形成一个小院,并在小院的山后根挖了防空洞。(节选自《聂荣臻回忆录》第二十章)
从门口看,这座小院与太行山里的寻常农家没有两样。
小院建于坡上平地,背依小山。院门前,有几级台阶,这也和此地许多农家一样。不一样的,是石阶旁立着一块汉白玉的标志碑,是河北省人民政府于1996年12月所立,碑上题刻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旧址”。
细细算来,晋察冀军区司令部落址于此,已有七十六个春秋。
旧址依山,南侧有展览区、雕塑区、休闲区,北侧是山体内布满防空洞的后山——五个部分构成了完整的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占地约17万平方米。参观者从纪念馆前门进入,参观过保存大量革命文物的展厅,瞻仰聂荣臻元帅像后,大多会在国保文物单位标识碑前停驻片刻,再拾级而上,推门进入那段战争岁月——
1937年11月7日,太原失守的前一天。华北危急、日寇嚣张,挽救国家民族危亡的重担落在共产党、八路军的肩上,中共中央正式成立晋察冀军区,聂荣臻被任命为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太原失守和阎锡山军队撤离,令彼时的晋察冀(山西、察哈尔、河北)三省边界地区被分割于敌后。晋察冀军区在山西五台山成立的消息很快传向四方,散于各地的抗日武装和抗日组织备受鼓舞。中国共产党开创的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光辉历史,从此展开……
许多人也许并不知道,以“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旧址”命名的革命文物至少有四处,分别位于河北省阜平县城南庄镇、河北省阜平县史家寨村、河北省张家口市和山西省五台县金岗库村。其中,河北省内的三处“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旧址”,都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阜平,‘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旧址’其实有两处。除了大家比较熟悉的城南庄旧址外,在史家寨村的庙台,还有一处司令部旧址。这两处司令部旧址,还要加上阜平县城内的晋察冀边区政府成立处(即晋察冀军政民代表大会会址)、边区政府家北旧址和边区政府花山旧址——总共五处革命文物,共同构成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晋察冀边区政府及军区司令部旧址’的完整保护范围。”阜平县文物保管所所长张青梅认真、详尽的介绍,为我们打开了一部厚重的晋察冀边区史——
晋察冀军区成立不久,1937年11月,聂荣臻率部3000余人到达阜平。在八路军的身后,五台山已经飞雪,许多指战员脚上还穿着草鞋,身上更无棉衣。
虽然条件艰苦,困难重重,但组成广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迫在眉睫。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如果开创成功,它会像一把尖刀插入敌人心脏,拖住并打击敌人,使日寇对华北重要城市的占领难以稳固,更遑论向南或向西长驱直入。
阜平,成为晋察冀新的政治军事中心,重新有了生气,渐渐繁荣起来。
1938年1月,晋察冀边区军政民代表大会在阜平县城召开。这次会议宣告晋察冀边区政府成立,结束了混乱状态,稳定了社会秩序,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次会议的会址,也成为重要的革命文物。
晋察冀边区,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敌后建立的第一个抗日根据地,也是敌后模范的抗日根据地及统一战线的模范区。“在最困难的时刻,太行山成为八路军将士抵御侵略者的铜墙铁壁;太行山,也成为老区人民保护子弟兵的温暖臂膀。”在河北省文物局革命文物处处长孙晶昌看来,晋察冀边区不仅战略位置极为重要,同时在对敌斗争中,有许多新的开拓和创造,在许多方面都创造了伟大的成就和丰富的经验。
“发生在城南庄小院的一幕幕往事,永远是我们凝聚民族力量、赓续红色血脉的宝贵精神财富。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这些革命文物,是文物工作者的使命。”孙晶昌这样说。
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 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供图
小院炮弹声
这次敌机轰炸城南庄,一共投了五枚炸弹。一枚落到驻地的东南,一枚落到房后山坡上没爆炸,一枚正落到小院里爆炸了。其余的两枚炸弹落到了离驻地较远的地方。(节选自《聂荣臻回忆录》第二十章)
1948年4月,毛主席率中央机关从陕北来到晋察冀,来到了城南庄。
晋察冀军区司令部小院,是当时军区机关“最好的房子”。司令员聂荣臻把自己住的房间腾出来,给毛主席居住,他则搬到了隔壁。其他同志又腾出几间房,分别住进了周恩来、任弼时、陆定一、胡乔木等。
今天的游客参观城南庄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旧址时,在毛泽东宿办室门前,都会注意到两根与众不同的门廊柱。这两根柱子被透明罩严密地保护着,目的是能够让参观者看清楚柱上大大小小的坑洞,却不会损坏它本来的面貌。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研究室主任栗静说,这些坑洞,都是炮弹的碎片炸出来的。敌人的目标,正是当时住在此处的毛主席。
1948年5月18日,国民党飞机轰炸了晋察冀军区司令部驻地城南庄。工作了一整夜的毛主席刚刚上床休息,还未来得及躲进防空洞。聂荣臻急中生智,用一张行军床,与参谋长赵尔陆和警卫员一起,抬着他进入了防空洞,躲过一劫。这张见证中国革命“危险时刻”的行军床,如今收藏于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第一展厅。
“这张富有传奇色彩的行军床,是聂荣臻的秘书范济生捐献给纪念馆的。实物展出让这段惊心动魄的往事更鲜活,这是革命文物无声的言说。”栗静说。
岁月无声,但历史不会遗忘。“吱呀”一声推开木门,1948年轰炸时被飞溅的弹片震得一片狼藉的那间宿办室,现在已经看不见任何危险的痕迹,只给人留下简朴的印象。
屋子外间的躺椅上,铺着一床军绿色的旧毛毯。八仙桌上,还放着老式的暖水壶。里屋陈设更简单,一床、一桌、一椅,墙角有脸盆和脸盆架。除此之外,屋内主要陈设就只有桌上的煤油灯、砚台和笔筒了。
毛主席在城南庄这间小屋,生活了三十多天。其间,他起草和修改了许多重要文件,包括1948年“五一”劳动节前夕发表的《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党中央和毛主席明确提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建立新中国的动员令和信号弹,从城南庄发出。
站在简朴的书桌旁,一抬头,能够看见一棵老槐树。它冠如巨伞,抵御过敌人炮弹的袭击。它根植于这个不平凡的小院,幸运地成为晋察冀红色历史的见证者。
史家寨窑洞
部队所有伙食单位,都不能在村庄附近采摘树叶,要把它留给群众吃。(节选自1942年晋察冀军区《树叶训令》)
1942年,是边区政府极为困难的一年。
这一年,北平市民为抢购粮食,一次就有三十多人被踩死踩伤,酿成惨案。这一年,河南发生大旱,饿死了三百万人。在晋察冀边区,不仅有自然灾害,还有日本侵略军加紧“扫荡”“蚕食”和全面进攻,抗日军民的经济生活进入前所未有的困难时期。
1942年春天,青黄不接,晋察冀边区群众和部队都发生了粮荒。入春后,杨树、榆树长出嫩叶,老百姓把树叶当成了主要的粮食。与此同时,部队也有伙食单位请示能不能采集树叶。聂荣臻命晋察冀军区政治部发布训令,要求部队所有伙食单位都不得在村庄附近采摘杨树叶、榆树叶,把它们留给群众吃。全边区部队严格执行这个训令,宁可饿着肚子,也不与民争食。这就是著名的《树叶训令》。
城南庄的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里,保存着关于这份训令的资料。而与《树叶训令》一样,在阜平县史家寨村附近的群山中,也有人民的子弟兵热爱人民、处处维护群众利益的历史实证,那就是由晋察冀军区部队和边区政府开凿的、规模宏大的“史家寨窑洞群”。
史家寨村四面环山,风景秀美。它曾是晋察冀军区司令部和晋察冀边区政府所在地。
想寻访文物旧址,我们先要找到向导——革命文物义务讲解员、史家寨村张朝杰老人。
张朝杰的父亲,17岁时参加了“阜平营”,担任过聂荣臻的警卫员。“阜平营”和“平山团”一样,都是太行山的乡亲们把自家好儿郎送到八路军队伍里,锻炼成长为保家卫国的子弟兵。张朝杰从小听父亲讲述晋察冀革命故事,后来成为当地有名的红色文化传播者。
为什么边区政府和军区部队,要在太行山上挖这么多窑洞?
张朝杰说:“因为八路军来到阜平,需要住房。老百姓把自己的房子腾出来支援八路军。但是,战士太多了,阜平当时的人口只有9万人,几乎和驻军人数差不多,房子紧缺得很。再加上日寇对根据地‘扫荡’,破坏了许多民房。为了不给老百姓的生活造成困难,边区政府和军区司令部在我们村附近的大山里,挖了许多窑洞,就是为了安置军队和机关。”
在史家寨村下辖的两个自然村——庙台村和家北村,文物部门发现,目前至少还保留着200多孔窑洞。这些窑洞依山开凿,有的有石券,有的纯为土洞。“史家寨村附近的大山里,不仅窑洞多,还藏有6处防空洞,防空洞里有暗道、陷阱,八路军军政首长曾驻扎在此。”张朝杰自豪地说。
以山为屏的史家寨村,现在交通十分方便。村子里,村民的住房分两种,电梯小高层和联排别墅,综合服务站、党群服务中心、卫生所等设施一应俱全。环境变了,老乡的亲切朴实没有变,他们脸上的笑容,令人见之难忘。
寒冬时节,太行山显出他的筋骨来,伸出臂膀默默守护着怀抱里的田野和村庄。站在史家寨村,大山里的窑洞显得更遥远了。但是,那段烽火岁月的光,却仿佛更加明亮。
今昔花山村
我们如果没有老百姓的支持,能有今天这个局面吗?我们吃的穿的,哪一样能离开群众的支持?全国的老百姓就是我们胜利的可靠保证。(节选自小学语文课本阅读材料《毛主席在花山》)
晋察冀军区司令部遭敌机轰炸后,毛主席接受聂荣臻的建议,从城南庄转移到了距离司令部约五公里的花山村。
花山村比较隐蔽且群众基础好。毛主席在此住了10天,而后前往西柏坡。在花山村,他起草和修改了《新解放区农村工作的策略问题》《一九四八年的土地改革工作和整党工作》等重要文件。
走进花山村,顺着淙淙溪水声,漫步上山。再跨过溪上的小石桥,来至一处农家院外。门口的一盘大石磨分外显眼。
这盘石磨,正是小学语文课本阅读材料中《毛主席在花山》一文的重要角色。它是共产党与老区人民血脉相连的重要见证:毛主席住在花山村时,常常彻夜工作废寝忘食,警卫员怕碾米声影响他休息,想请老乡到村中另一石磨处碾米,主席却批评了他,坚持请乡亲们就用这盘石磨碾米,还让警卫员把自己舍不得喝的好茶拿出来招待大家……
这盘石磨,成了花山村红色历史的象征。
2023年9月3日开张的花山红色农家院,也摆着一盘石磨。农家院的经营者冯树军,想让来花山村寻访历史的游客们,通过农村老物件感受当代乡村生活的质朴温暖气息。
冯树军是城南庄村人,为了推动红色旅游,带动当地就业和经济发展,他开了这家红色农家院。“这条路叫抗沟路,也有人叫它抗战路。顺路往山上走,就能走到花山村毛主席旧居。”冯树军不仅向游客讲解晋察冀和花山村的故事,还通过视频和直播,向全国各地网友推广家乡的红色历史和红色文化。
“城南庄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旧址、花山村旧址,还有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这么多革命文物资源就在我们身边,作为阜平人、城南庄人,当然要把传承红色文化、弘扬革命精神当作自己的一份责任。”冯树军说。
“访革命文物,吃绿色农家饭,大骨头炖萝卜、铁锅烙饼、玉米粥和红豆粥,好吃管饱还不浪费,你说好不好?”唠起发展红色旅游,冯树军滔滔不绝,“你别小瞧我们这山沟沟里的农家饭,北京、天津来的客人,有时候多得招待不过来。”
“我相信,太行山红色旅游一定能够持续健康地发展。明年经营规模要扩大,我们还要聘请更多乡亲来帮忙。”冯树军说,花山村附近的大岸底村,这几年有机蔬菜产业渐成规模,他打算跟他们合作,扩大城南庄一带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合力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
“路修好了,民宿建了,革命旧址、纪念馆得到更好保护发展……”冯树军的话,像这片土地一样朴实无华,他说,老区群众对阜平的革命文物感情深厚,现在更加体会到这些红色资源带给他们生活的巨大改变。
“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到河北,不仅能看到阜平青山绿水好风光,也能感受先辈们在太行山上以伟大革命精神传递的红色脉动。”他的话,说出了革命老区群众的心声。(刘采萍)
(感谢中共河北省委党史研究室大力支持)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河北日报
微信公众号
河北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燕赵都市报
微信公众号
河北日报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