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新闻纵深丨农业文化遗产上的垦荒人

2023-11-09 07:06:24 来源: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阅读提示

王金庄,太行深山村,地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涉县旱作石堰梯田系统的核心区。

然而,因村里年轻人外出打工,老年人无力耕种,越来越多的梯田被弃耕,农业文化遗产传承面临困境。

王虎林,王金庄一位投身梯田保护的肢残青年。今年春天,他和村民约定——“我为你春耕一亩田,你秋后还我10斤谷”,开始了他的“复垦梯田计划”。

春去秋来,15万斤粮食颗粒归仓。500亩梯田,因这场农耕合作实践焕发生机。

近日记者前往王金庄采访时,王虎林正在为秋耕忙碌,今冬明春他计划再复垦300亩梯田。

10月26日,涉县王金庄,王虎林偶遇一群拍摄梯田景观的摄影爱好者。山路难行,他热情地扶大家登上一处高岗。 河北日报记者李冬云摄

一个人和500亩田

10月26日7时,河北省涉县王金庄萝卜峧沟。

王虎林驾驶电动三轮车,带着雇的两名村民,沿着蜿蜒的碎石路颠簸着进山了。上午,他们要把3户村民的十几块梯田耕完。

复垦,从最近的一块三四米宽、二十多米长的条形梯田开始。

王虎林弯下腰,发动微耕机,握紧把手,推动机器前行。顿时,响声隆隆,尘土飞扬,僵硬的荒地翻出了新土。王虎林深一脚浅一脚,身体随着机器左右摆动,一会儿就成了“土人”。

秋耕,春耕,一年两耕,这是王金庄旱作梯田耕作的老传统。

王金庄,是太行深山村,有1000多户。几百年来,村里人在山上修石堰、开垦梯田,至今全村梯田面积1.2万亩,大小8万余块。

王虎林,今年37岁,是土生土长的王金庄人,从小跟着爷爷上山种地,山沟里一块块梯田是谁家的,他能说个八九不离十。

因一场事故王虎林落下腿部残疾,原本在外打工的他回到老家,2015年开始做电商卖家乡的小米,后来又成立了胖驴儿农业合作社。2022年,涉县旱作石堰梯田系统被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这让王虎林的小米有了引以为傲的卖点。

萝卜峧沟,曾是旱作梯田景观最典型的“示范沟”,农业文化遗产申报时的梯田景观照片就拍摄于此。

然而,最近几年,王虎林发现逐渐收不上谷子了。“2018年收了10万斤,之后一年年减少,2022年只收上来3万多斤。”

年轻人外出打工,老年人耕种困难,王金庄大量梯田被弃耕。这项农业文化遗产的传承面临困境。

撂荒的梯田有多少,没人准确统计过。“这梯田一年不种生杂草,两年不种长黄蒿,三年不种生灌木,撂荒容易拾起来难。”王虎林指着对面的山坡说。

放眼望去,山坡上荒草连片,山间的小路被掩埋。半山腰以上,一些石堰已被雨水冲塌。

王虎林家有十几块梯田就在萝卜峧沟。这几年每逢耕种,他都发现又有梯田被弃耕了。

“现在这道沟里只有三四家的地还自己种着,再过几年也要种不动了。”耕完一块田,王虎林喘着气,顺手脱下鞋,把里面的土倒出来。“从小爷爷就告诉我,鞋里进了土,要磕回地里,不能磕到外边。”

“丢地对不起祖宗”,老一辈多么珍惜梯田,王虎林最知道。

可是,耕种的现实困难也摆在眼前。

王金庄的梯田,分布在十几座山上。一般农户每家有二三十块,每块两三分,地块小且分散,有的要“绕山转”,有的是“隔山望”,耕种一次翻山越岭走半天。

上午10时,王虎林开始往山坡高处的梯田走,正遇上在地里摘柿子的曹灵梅大娘。

“虎林,俺欠你的10斤谷还没给你咧,你记得去家拿。”

“大娘,急啥咧,不急。”

10斤谷子,是曹大娘和王虎林今年春天的约定。

为了解决村民耕地难问题,今年2月初,王虎林想出一个“复垦梯田计划”——“我为你春耕一亩田,你秋后还我10斤谷”。

简单来说,村民的梯田如果让王虎林的合作社代耕,秋收后一亩地给合作社10斤谷子,抵偿犁地费用。

没想到,许多村民听说后,纷纷来找他。

“虎林,这是好事,俺家有犁地机,要用就去拿。”60岁的王彦祥大叔说。

“虎林,俺岁数大了,俺有5块地种不了,你去犁了吧。”70岁的王土林大爷说。

…………

从2月到5月,120多户村民先后把500亩梯田春耕的活交给王虎林。其中,300亩代耕,还有200亩,为了不让地荒着,村民们让王虎林“白种”。

“农业文化遗产和其他文化遗产很大的不同,就是要保持活态。地没人种,荒了,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就没有了。”王虎林说,复垦,就是在利用中保护农业文化遗产。

10月23日,涉县王金庄,村民赶着毛驴走在山路上。王虎林摄

“悍牛”和毛驴

中午12时,秋耕转战到桃花水沟半山腰。

前方是一段300多米长的石阶路。“来,把‘悍牛’抬起来!”王虎林一声吼,和一位村民一前一后,抬起了150多斤的“悍牛”牌微耕机。一步,两步,三步……两个人屏住气,咬着牙,一口气上了十几级台阶。

像这样的石阶路,山上有很多。王虎林记得,春耕时为到达最远的一块梯田,三个人抬着微耕机走了一个半小时。

中午休息时,王虎林掏出一个本子,靠着梯田旁早年搭建的石头小屋,把上午干的活儿记上一笔。

这本“垦荒日记”,他从复垦第一天记到了现在。

“3月8日,收拾东西、机器,8点半到地里。”日记本里的头一行,王虎林只写下了这简短的几个字。

就是从那天起,他的“复垦梯田计划”正式开始。

王金庄的梯田,雨多排水,雨少蓄水,田里不仅种谷子,还种花椒、柿子、核桃、黑枣,长期以来,形成“山上戴帽(种松柏)、果树缠腰、梯田种粮”的独特山地雨养农业系统。

“长期耕种的梯田像海绵,长期撂荒的梯田像胶皮。”王虎林抓起一把翻耕后的土块,轻轻一攥,碎在了手里。“地是松软的,能呼吸的。”

拍拍手上的土,王虎林从背包里掏出几张发面饼,这就是午饭。吃完饼,他仰起头,咕咚咚灌下一瓶水。

垦荒时,午饭都是这样在山里吃。合作社雇的十几名村民,带上小锅、面条、咸萝卜条,天亮出工,天黑收工,一干一天。

“‘悍牛’在高峧沟翻车了,从路上掉了下去。今年冬天,一定想办法把这条路修了!”5月26日的“垦荒日记”里,王虎林这样记录。

“好多山路很窄,宽的不到两尺。”王虎林比划着,“‘悍牛’不止一次从路上掉下去。”

为了把微耕机开上山,今年春天,王虎林带领村民修了1.4公里的上山路,路面拓宽到近2米,为此,用坏了多把铁锹和铁镐。

“今天,终于可以交付‘复垦梯田计划’001号支持者的小米啦!”10月3日,谷子丰收,王虎林的“垦荒日记”有了新的主题——发货。

复垦,需要大笔资金,怎么办?今年春天,王虎林利用网络预售小米:49元5斤小米包邮。从3月到5月,他通过预售筹集了十几万元,解决了垦荒所需的人工、机械、油料等费用。10月,预购小米的100多位全国各地客户,陆续收到了贴有“春耕梯田”标识的小米。

下午4时30分,王虎林准备收工时,看到王茂怀老人骑着毛驴下山。毛驴驮着两筐刚从山上摘的火红柿子,后面跟着一位从北京来的摄影爱好者。

这位摄影人是专程来王金庄拍摄梯田景观的。在他的镜头里,太阳西斜,山路上,老人骑在驴背上,身后是层层秋耕后的梯田。

独具特色的旱作梯田,吸引众多摄影爱好者慕名前来。在他们的拍摄中,毛驴是不可或缺的角色。

“犁地的功能,毛驴被‘悍牛’替代了,但上山驮粪肥、种子,下山驮粮食,还得靠它。”王虎林摸摸毛驴的头。

“那是,俺家毛驴能驮三百多斤,在家地位比俺高咧。”王茂怀笑呵呵地说。

毛驴,是王金庄农业生产中的“壮劳力”,当地也形成了独特的金驴文化,每逢冬至家家要为毛驴过生日。

现在,王金庄有300多头毛驴。早些年,家家户户养驴,最多时全村有1000多头。

地不种了,很多人家把驴卖了。王虎林说,复垦梯田,这些“跳跃的精灵”,作为农业文化遗产中活的文化符号,就能继续留在王金庄。

10月26日,涉县王金庄萝卜峧沟,王虎林用微耕机翻耕梯田。 河北日报记者李冬云摄

老谷种和新智慧

下午6时,王虎林下山后,来到合作社磨米坊。

“小钢磨”嗡嗡地运转着,王虎林把谷子从磨上方的漏斗倒进去,一侧出米,一侧出糠。梯田收获的一袋袋谷子,在磨米坊里成了堆。

春耕秋收,500亩梯田,因为这场农耕合作实践焕发生机,15万斤粮食颗粒归仓。

“村民交给我们‘白种’的200亩地,就收获了6万多斤谷子。”王虎林抓起一把谷子,用力捻了捻,很瓷实。曾经撂荒的地,不施化肥和农药,谷子生长全靠降水,这样的收成已经很好。

“虎林,还你6斤谷种,都是俺挑的好谷子。”村民李江灵走进磨米坊,把一袋谷种放到秤上。

“叔,你挑的这个谷不赖。”王虎林双手捧起一把仔细看,壳红,粒大饱满。

王金庄的谷子谷壳呈红色,当地叫红谷。村里有世代沿袭的留种习俗,这些谷子,都是老谷种种出来的。

王虎林取出一份清单,在“5月11日李江灵领取4斤谷种”的记录后面,记下“6斤,已付”。

按照1∶1.5的比例,春天,和李江灵一样,村民从合作社领走谷种进行播种,秋收后兑付谷种。老谷种就这样一年年留下来。

与亩产五六百斤的谷种相比,旱作梯田的老谷种亩产只有三百多斤,王虎林也想过引种外地谷种,但都“水土不服”,没成功。这让他更相信被实践检验的老谷种,更重视继承留种的传统。

在磨米坊的一角,堆放着几件王虎林从村民家里收来的农耕老物件。

一人多高的楸木老谷仓,当年差点被村民当木柴烧掉,被王虎林抢救回来;步弓,形状像弓,由几根木条制成,是测量梯田面积的尺子,是传统农业的智慧创造。

“现在测量梯田面积,我们不用步弓,用这个。”王虎林拿出一个手机大小、带显示屏的仪器——测亩仪。测亩仪配有北斗定位系统,山里也能用,手持测亩仪绕着梯田边缘走一圈,面积就测出来了。

王虎林铺开手绘的3张王金庄梯田分布图,图上实线表示山岭顶部走势,两侧一条条的波浪线,表示山坡上一块块梯田。

在全峧岭这张手绘图上,9条并排的波浪线,表示001号—009号梯田,每块梯田的面积都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共2.89亩。梯田石堰上,合作社还用红漆刷上了对应的编号。

过去,村民大多只清楚自家有几块地,说不上来亩数。如今,合作社开垦过的梯田,一块接一块有了自己的“身份”信息。

“以后开垦新的荒地,就继续测量、画图,这样各家梯田的位置、面积摸清楚了,梯田管理就有了基础数据支撑。”王虎林说。

磨米坊里,还停放着一架白色小型无人机。

“摔坏了一架,这是第二架了。”无人机到了王虎林手里不耐用,因为他不仅用它拍梯田景观,还经常要在下雨天带着无人机进山“拍水”。

对于靠天吃饭的王金庄,降水多少直接影响梯田产量。而祖祖辈辈在山上建的塘坝、水窖,有的年久失修,逐渐丧失了功能。

“降雨时每一面山坡的汇水口在哪儿,我能通过无人机看清楚。”通过航拍,王虎林摸清了一个个汇水口位置,他打算明年复垦、修路的同时,再修复一些塘坝,拦雨蓄水,用于干旱时灌溉梯田。

晚上9时,忙碌一天的王虎林终于吃上了晚饭,照例是喷香的小米饭。明天,他还要继续上山垦荒。今冬明春,他计划再复垦300亩梯田。(河北日报记者李冬云、姜艳 燕赵农村报记者李月锋)

采访手记

用梯田的产出保护梯田

在王虎林的手机里,有一个“复垦梯田计划支持者”微信群,群里有111名成员,都是今年春天谷子还没播种时,就预购了梯田小米的客户。预购金额从最低49元,到几百元、几千元不等,最多的一万元。

他们当中,有王虎林做电商积累下的老客户,但还有很多人,王虎林到现在也不知道是谁。

“‘复垦梯田计划’能顺利推进,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大家一起在干一件事。”王虎林说,王金庄的村民,以及全国各地的支持者给了他力量。

从今年3月到5月,王虎林收到了十几万元预售款,这帮助“复垦梯田计划”渡过了前期的资金难关。

比钱更促动他的,是支持者的留言。

“喜欢你努力把王金庄变得越来越好的过程,一直在默默关注你。”一位外出打工的同乡说。

“祝农业文化遗产事业蒸蒸日上!”转来1000元预购款的杨晓,在中国科学院读博期间曾来王金庄考察梯田。

“起初买小米,是被你的‘复垦梯田计划’感动,现在再预购500元2024年的小米,是因为王金庄的米好。”北京的梁女士说。

2016年之前,王金庄谷子的收购价是0.9元一斤,王虎林做电商后,把收购价提到3元一斤。

过去,王金庄的梯田小米,混入统一收购的小米中,默默无闻。现在,从王虎林的胖驴儿农业合作社发出的小米,包装上都印着“旱作梯田”的字样,王金庄梯田小米已经小有名气。

王虎林的“复垦梯田计划”,也带动梯田里产出的其他农产品有了新销路。

10月26日晚上,50岁的村民王永怀到村里的快递网点,准备邮寄十斤花椒,花椒是在天津工作的儿子帮同事订购的。

“俺家儿子把虎林复垦梯田的事发到朋友圈,他的同事知道了俺村有梯田,还种花椒,都来找他买。”王永怀为了表明自家花椒是新摘的,还特意在邮寄产品中放了几片花椒叶。

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有了“电商思维”。近几年,村民通过传统收购渠道销售花椒,价格是15元一斤,而通过电商渠道能卖到50元一斤,村民们感受到了梯田的价值。

为了保护梯田,一直以来,王虎林办梯田摄影展、办赛驴大会、搜集老谷种、协助专家调研梯田,现在他又通过“复垦梯田计划”找到一条新路。他还专门注册了“春耕梯田”商标,计划把王金庄梯田产出的小米、花椒等,做成太行山的特色农产品。

“村民通过梯田获得的收入高了,才能更注重保护梯田。”王虎林说,“复垦梯田计划”就是用梯田的产出保护梯田,这是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长久之计。(文/河北日报记者李冬云)

链接

涉县旱作石堰梯田

涉县旱作石堰梯田,是中华民族旱作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早在1990年,它就被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专家称为“世界一大奇迹”“中国的第二长城”。2022年5月,涉县旱作石堰梯田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正式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该系统包含3个乡镇46个村,梯田面积4.15万亩。据史料考证及农业考古发现,核心区王金庄的旱作梯田始建于元朝,距今已有700多年历史。

涉县地处缺土少雨的石灰岩山区,山高坡陡、石厚土薄、十年九旱。当地人为了生存,建成了规模宏大的旱作石堰梯田。如今,它不仅保留了丰富多样的传统作物品种和环境友好的耕作技术,还具有重要的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养分循环等生态功能,并衍生出梯田文化、金驴文化、饮食文化、石头文化等独特的文化体系。

涉县旱作石堰梯田充满着传统农业智慧,创造了山地梯田景观,见证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整理/河北日报记者李冬云)

责任编辑:张云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