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探访大厂评剧歌舞团:演老百姓爱看的事儿

2023-10-26 06:34:57 来源: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演老百姓爱看的事儿

——探访大厂评剧歌舞团

阅读提示

10月13日下午,大厂回族自治县陈府镇,一场惠民演出即将开始。

附近的村民陆续赶来,有被家人搀扶着来的,有老两口骑三轮车来的,有结伴走着来的。演出还没开始,一百多个座位的小礼堂上座率已经过半。观众都知道,今天来的又是当地的明星剧团——大厂评剧歌舞团。有的观众已经看了三四场,还是喜欢看。

观众为什么如此喜欢一个县里的剧团?

10月13日下午,大厂评剧歌舞团在表演微喜剧《喜临门》。河北日报记者 白云 摄

镇上的“小春晚”

10月13日15时整,大厂回族自治县陈府镇小礼堂,“启航新时代 奋进新征程”2023年大厂回族自治县文化惠民演出现场,大厂评剧歌舞团有一场演出。

音乐起,干冰出,四位主持人盛装登场,刚才还嘈杂的礼堂也安静下来。

开场第一个节目是歌舞《领航——伟大的中国共产党》,鲜艳的演出服、动感的节奏以及演员们富有活力的表演,让现场气氛热烈起来。紧接着是大气磅礴的歌曲组合和活跃氛围的歌舞组合。氛围烘托到位,剧团的传统剧目评剧《大登殿》开演,上点年纪的观众有人跟着哼唱,有人打起了拍子。

陆续还有腿脚不利索的老人被家人搀扶进来,摸索着找座位,刚落座便直起了身子,看得目不转睛。后排的观众不时拿起手机,对着他们喜欢的节目拍了又拍。

经典选段也就几分钟时长,观众还没听够,综艺微喜剧《喜临门》来了。演员们表演夸张、台词幽默,戏曲、流行歌曲与剧情巧妙结合,当地土特产名称“现挂”穿插其中,熟悉的细节、恰到好处的包袱,现场有观众笑得前仰后合,有人大声叫好。

笑声还没平复,演员张军旗用口技模仿起电影《战狼》中一幕的音效。坦克履带的轰隆声、子弹的嗒嗒声、炮弹的呼啸声不绝于耳,配着大屏幕上的场景,让人如在影院。

看得意犹未尽时,演员吕宗洋带着唢呐登台,一曲《百鸟朝凤》吹得荡气回肠。尤其是最后一小段,演奏者长时间不换气,唢呐响不停,不少观众站起来鼓掌。

这场演出可不只是让观众看个热闹。

综艺说唱《“扫黄打非”正气扬》,把“扫黄打非”的道理讲得明明白白,连群众遇到什么情况应该怎么办,也交代得清清楚楚。情景剧《信仰》,则讲述了三位老人为什么要求入党的故事。压轴歌舞《人民就是江山》,又引来观众纷纷举起手机。

一小时演出很快结束,65岁的张凤兰有些恋恋不舍。她想找个人问问,剧团下次什么时候来,“真人演和电视上看就是不一样。”

大厂评剧歌舞团常务副团长石学广妆还没卸就跑过来问:“怎么样?节目好看吗?看着带劲吗?”得到肯定回答后,他大笑起来。

有观众说,看这节目像看春晚。石学广一拍大腿,“你算说对喽。这是我们模仿春晚的节目编排,结合剧团特色和当地观众的欣赏水平,推出的小号春晚。”石学广在大厂评剧歌舞团工作了近40年,有着丰富的演出经验,熟悉当地文化,更熟悉当地的观众,尤其懂得“剧为谁排,戏为谁演”。

“下乡演出,要考虑不同年龄段观众的喜好和接受度。我们演得再好,观众不喜欢,也不算成功。”石学广说,以13日这场惠民演出为例,12个节目中设置了3个歌舞类节目,开头、中间和结尾各一;两三个语言类节目,其中一个挑大梁,是整场演出的重头戏;其余为口技、唢呐、评剧、说唱等多种形式的表演。

石学广说,演出中,最怕观众“抽签”——台上演着,观众觉得没意思中途离场,“整场演出得有节奏感,稍微平淡一下的时候,就得上个提气的节目,得抓人。”

接下来,他们还要转场祁各庄镇、大厂镇等乡镇巡演。


10月13日,大厂评剧歌舞团在文化惠民演出中的歌舞表演。河北日报记者白云 摄

原创的大舞台

赵松芝今年65岁,她从村里的微信群里听说了演出消息,专门从陈府村骑电动车过来的。算上这次,她看过三次大厂评剧歌舞团的演出。“热闹,真热闹,小品演得尤其好,笑得我腮帮子疼。”

她说的小品指的是微喜剧《喜临门》。不止是她,这一作品跟着剧团走南闯北,可以说走到哪儿火到哪儿。在剧团近200个微喜剧剧本中,常演的作品有40多个,每次剧团会根据演出主题和当地观众特点,选定节目单。石学广拿出一沓纸,上面是按照字母排列的剧本列表。他自豪地说,这其中有三分之二都是剧团原创的。

原创也不代表一劳永逸。几乎每个剧本都在不停修改。

《喜临门》也不例外。这一作品最初由编剧哲石创作,石学广在原稿基础上进行了更符合剧团特色的修改,剧团用这个剧本上过大厂回族自治县的春晚,也上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农民春晚,还在不断改。

当天的演出中,“笑果”最好的一段,是演员用谐音梗提到的“导游,倒什么油?兰庄户村的小磨香油?”这是石学广结合陈庄镇兰庄户村的特产小磨香油,专门修改的。“群众永远都爱看他们熟悉的人和事儿,这些细节也容易激发他们的共鸣。”

原创可不是剧团个别人的事儿。在大厂评剧歌舞团,人人都能出谋划策。

演员张秋影这几天正和小伙伴绞尽脑汁谋划新梗,“包袱要在‘生’和‘不生’之间找一个平衡点,太生的包袱观众找不到笑点,太不生的包袱又容易被观众提前识破。”

这一点,石学广更有感触:“诗词是雅文化,可以传承多年不衰。小品是俗文化,观众看上几遍可能就过时了,这就督促着演艺人员不断创新。”

创新怎么创,新又新在哪儿?

演出现场,有观众骑着三轮车打听:“你们团的胖丫怎么没来?”被惦记的胖丫就是张秋影,人如其名。观众记不住演员的名字,往往用吹唢呐的、会口技的对演员贴“标签”。张秋影和别的演员的区分除了外形,还有她主演的综艺小品《新铡美案》。

人们熟悉的《铡美案》中,秦香莲的形象美丽而令人怜惜。石学广大胆选用自带喜剧元素的张秋影扮演,本身就是创新。“没人规定秦香莲长什么样对吧?”石学广两手一摊,这部戏甚至在创作之初,就是为张秋影量身定做的,“要的就是喜剧效果。”

“创新不是乱改。”石学广说,“这些改编并不意味着降低了表演的艺术性,我们依然要求演员具备评剧表演的基本功,唱腔要有唱腔的水准,身段要有身段的功夫,改编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让观众能从节目中得到更多享受和欢乐。”

这种大胆改编还延伸到剧本上。比如包公审判时对秦香莲说:“站起来说话,不必害怕,有开封妇联为你做主。”台下观众每次听到这句台词,就笑成一团。石学广认为:“这种贴近性,是观众买账的关键要素之一。”

观众的买账总是热情又具体。“我每次演完这出戏,总有老百姓到后台找我,拉着我的手让去家里坐坐。他们有时从院里摘根黄瓜,有时给我倒点水喝,这就是老百姓对陌生人最高的待遇了。”张秋影说。

大厂评剧歌舞团,依然冠着评剧二字,这既说明了剧团的特色,也代表着他们还没抛弃老本行。尽管,演出中评剧的表演分量根据市场变化,已从过去的50%下降到30%,“剧团需要市场,市场要尊重观众。”石学广说。

这种尊重,也体现在剧团吸纳多种表演形式上。

口技表演者张军旗原来是剧团的司机,后来拜师中国杂技团石磊、焦建中两位老师学习,能惟妙惟肖模仿鸟鸣等很多声音。他的表演是剧团的特色节目。

石学广也在13日下午的演出中两次登台,分别扮演老太太和老爷爷。他说:“艺术作品都是被创作出来的,从最早赵德平老师创作的《嫁不出去的姑娘》到《喜临门》《新铡美案》,老百姓爱看的、符合主流价值观的、适合我们团的,都是好作品,都值得被搬上舞台。”


10月13日,文化惠民演出结束后,观众和大厂评剧歌舞团演员告别。河北日报记者白云 摄

培养群众的欣赏习惯

从1月至10月,大厂评剧歌舞团演出了70多场,场次相比往年同期有些低,但和同级别的剧团比,已经不少了。“平均3天就有一场,中间还需要排练、休息。”石学广说。

高频的演出很多都是公益性质的。位于大厂回族自治县西环东路的大厂评剧歌舞团有380个场内座位,剧团外广场上有一块可以同步播放的露天大屏,能容纳1000名左右的观众。

9月底,当地组织的“彩色周末”文化活动告一段落,大厂评剧歌舞团作为主要演出单位之一参与其中。据石学广观察,观众以当地群众为主,也有部分外地游客,上座率能达到70%。这对于县级剧团而言,是一个相当优秀的成绩。

68岁的赵凤茹算是剧团的老粉丝,她“抱怨”类似的演出还是少。

如何让老百姓想看就能看?这也是石学广正在考虑的事儿——培养观众的欣赏习惯。

这种培养需要多方面的努力。

今年1月,大厂评剧歌舞团承办了当地“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大厂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进基层暨戏曲进乡村活动;5月,承办了当地2023年度文化惠民首场大型歌舞戏曲演出。

9月24日和10月4日,大厂分别举行了2023河北大厂“京津冀协同发展杯”半程马拉松和河北大厂“京津冀协同发展杯”公路自行车邀请赛,大厂评剧歌舞团又承接了其中的文艺展演,任务是作为“体育+文化+旅游+产业”中的“文化”名片,宣传推介大厂。

“当地政府给了一些补贴,我们自己筹措一点。通过这种方式,剧团有的演,群众有的看,还能把宣传搞起来。”石学广说。为此,他们还尝试将部分宣传要素编到节目中。比如《喜临门》剧本中,就加了“各地选手齐聚大厂,所有的目光聚焦大厂,八方来客亲近大厂、品味大厂,肯定会迷上大厂、爱上大厂,一定会迎来品质大厂、产业大厂、美丽大厂”一段话,观众听完会拍手叫好。

这并不算“夹带私货”。在石学广看来,“任何文艺演出都是一种输出,把宣传内容嵌入演出节目中,更能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10月14日,石学广又把团里的编剧刘六良喊过来,谋划着怎么编排一下新作品。石学广“盯”上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的旅游团。

“大厂和天津北京都挨得很近,如果能把外地旅游团拉过来,我们剧团免费演出,让游客们吃在大厂、玩在大厂,把市场养起来,培养出游客们的欣赏习惯我们再收费,就能实现拉动当地经济和剧团增收双赢。”石学广对这一计划信心十足,酝酿着年底前就搞起来。

在他的设想中,大厂的美食、景点都能出现在剧团演出节目中,既可以推介当地形象,又能让游客通过文艺演出了解当地的物产和文化。

“到时候,你要来啊。”石学广发出了邀请。(河北日报记者 白 云)

10月13日,演出结束后,附近的村民乘坐不同交通工具回家。河北日报记者白云摄

相 关

明星剧团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大厂评剧歌舞团,原名大厂评剧团,是20世纪80年代的老典型。

它曾从一个濒临解散的县级剧团,借助改革开放的东风,通过人才引进、内容创新、薪酬体系三方面改革,成为全国文艺系统的一张亮丽名片。

被改革释放的艺术生产力是巨大的。当时由团长赵德平创作的《嫁不出去的姑娘》被誉为改革开放的标志性剧目,引发了当时的思想碰撞,也坚定了剧团为人民演出的决心。

2003年,在首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先进集体表彰会上,剧团被中宣部、文化部授予最高荣誉奖——特别贡献奖。这些,都是大厂评剧歌舞团辉煌的昨天。

时至今日,大厂评剧歌舞团的改革创新从没停过。一切对剧团发展有利的都去探索。

今天的大厂评剧歌舞团剧目多样,既有传统的评剧演出,也有现代歌舞,还有小品和微短剧,旨在满足不同年龄段的观众需求。剧团甚至针对公司年会市场开发出定制节目单——你看什么我有什么,而不是我有什么你看什么。

但剧团对演员的要求,始终有自己的标准。

剧团的常务副团长石学广记得,他们曾尝试引入一位戏曲演员,在面试时,请应试者念《罪人》中的一句对白——“兰香,吃药吧,吃了药好歇着”。戏曲演员习惯了唱腔的拿捏,总是“端着”专业腔。“当时赵德平老师说,给老百姓演节目,得化了身上那股劲儿,又不能化没了,剧团所有演员要找到这个点,因为我们的节目要给基层老百姓看。”

在这个剧团,几乎没有专职一行的演员,人人都有“好几把刷子”。剧团深度挖掘每个演员的天赋和特长,只要想学,团里出资请老师教,培养每个演员成为多能演员。一路走来,原来的评剧团变为了评剧歌舞团,实现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而在内容创制上,剧团在尊重传统艺术的前提下,原创、改编了很多剧本,加入不同艺术元素,形成了独特的大厂评剧歌舞团标签,拓展了艺术的边界,提高了作品的欣赏性。

最近,团里最大的一笔支出是耗资十几万元添置的新家当——直播设备。团里考虑的是,演出环境在变化,观众也在变,普通剧场最多也就容纳1000多人,但是网上直播可以同时让更多人观看。

“大厂评剧歌舞团,此前一直都是改革先锋,第一波吃螃蟹的。眼下,我们感觉已经落伍了,现在赶,还有机会。我们已经迫不及待想尝试一下,通过无边的网络,将剧团的优秀剧目扩散出去。”石学广说,文艺演出市场,是最真实反映作品水平的试金石,坚持为老百姓创作,为老百姓而演,一定会有更好的明天。

文/河北日报记者 白 云

责任编辑:赵荣昊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