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记者讲故事 | 百姓看联播 新闻新样态
来自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百姓看联播 新闻新样态
换个方式看联播,有意义的也可以有意思。
百姓愿望、百姓视角、百姓态度——河北新闻联播,这样的网络“入口”可以有。
2022年10月16日党的二十大开幕当天,短视频日播栏目《百姓看联播》开播了,从那时起到现在,联播小伙伴们和河北广播电视台一起,尝试着用竖屏短视频,“翻译”、解读、讲述每天河北新闻联播里新闻背后的故事。
新闻新样态,300多天里,一天不落,1500多条短视频让你看到不一样的新闻,播放量10万+、上热搜都是常事,联播小伙伴们越干越带劲!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张瑞雨
百姓看联播有一个硬核要求,就是一定要找到老百姓看得明白的报道角度,每次采访联播小伙伴们都会为了这个视角“挖呀挖”。
今年7月底的汛情中,地处太行山深处的邢台临城县梁家庄村两天下了两年的雨,成了京津冀地区极值降雨点。但是,就是在这次强降雨中,112人的梁家庄无一人伤亡。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带着这个问题,我和河北新闻联播的记者一同来到梁家庄。村党支部书记郝立杰把他们这次应对强降雨的过程从头到尾讲了一遍,可我总觉得缺点“料”。于是,我就挨个找村民去聊。
村民转移流线图。资料图
在村民郝喜贵家,我终于有了发现。我看到了用铅笔画的“转移路线图”,上面清晰标记着全村受洪灾威胁户的具体位置、转移路线、转移地点。
原来在强降雨之前,郝立杰就手绘了这张图,并且给受洪灾威胁户每家都送了一份。就是按照这张路线图,全村组织了防汛演练,大家都能在最短时间内跑到预定安置点。
第二天,《百姓看联播》发布后,短视频《梁家庄的手绘“转移图”》上了热搜。小山村战洪的惊心动魄,党组织战斗堡垒的坚不可摧,都通过一个小故事让大家记忆深刻。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王守一
在百姓看联播中我有个自己的板块,叫《守一词典》,我的任务是用不超过2分钟把联播里的“大词”说清楚。
联播里的好多词我也看不懂。啥叫“专精特新”?“小巨人”又是啥意思?“工业用电量”又代表了什么?
怎么能让大伙儿听得懂呢?我就想,我愿意看什么样的内容?首先我得接受这个人,然后才能接受他讲的内容。他可能就是我们身边的普通人,他可能像跟我聊天一样也会打比方、举例子,他可能有点有趣。
哦!原来这个就叫所谓的“人设”。我把自己当成普通人身边的一个碎嘴子,用和熟人唠嗑的方式讲词儿。比如,说到“双盲”评选,我就说,评标就像高考阅卷,你不知道你的卷子是哪个老师打的分,打分的老师也不知道他评的是谁的卷子,主打的就是一个公平。
这样一来,我让外行也能看懂门道了。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冯立华
我主打新闻现场,为大家展示联播新闻的第二落点。
唐山乐亭阚田村“鱼菜共生”的视频,是我第一条找到点感觉的《百姓看联播》报道。
记者在鱼菜共生大棚。资料图
记得在并不宽敞的大棚里,为了讲清鱼和菜怎么相处,我跟着、看着、追问着,终于找到了一个相连通的管道,它能把鱼粪变成有机肥,帮着蔬菜吸饱营养,视频中我拿出了根长20厘米的芹菜演示这个管道的作用,让大家伙儿一看就能明白。
视频播出后,“兵支书”一路小跑,见着老乡了就拿出手机给大家看。老乡们自发地在评论区打出了整齐划一的“金元宝”。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郭宇翔
大头大头,下雨不愁。我就是“大头哥”本尊,可别小看这大头,里面装的全是生活小百科。
今年2月,一场“倒春寒”让咱河北很多地方的小麦发生了严重冻害,我跟随河北省小麦育种首席专家郭进考来到晋州的田间地头。
看到麦田里麦苗枯黄一片,郭老眉头紧皱说:“得赶紧告诉老乡们,没镇压的田块,拔节前趁着晴天再次镇压,水肥也得及时跟上!”我马上赶回去制作了一条短视频,用顺口溜告诉乡亲们:浇水次数要适量,宁少勿多微干好;合理施用氮磷钾,肥水充足扎深根。
你看,不到两分钟的视频要让人津津有味地看完,可真不是容易的事,用心学习百姓语言,我们努力来说老百姓能听得懂、喜欢听的话。
人们常说改文风就是改作风,百姓看联播更让我们知道,改文风就是一个脱胎换骨的过程,要从一句话、一个字、一个画面改起。
如今,《百姓看联播》的阵容越来越大,许多市县融媒体中心的记者和网络大V也加入进来,一起来给大新闻找到小视角,把大主题讲出好故事。
百姓看联播,新闻新样态,我们的新状态!
创新无止境,我们在路上!
监 制:张国锋
策 划:曹朝阳 于军涛 杨建民 张光明
统 筹:张梦琳
编 导:田 梦
记 者:张瑞雨 王守一 冯立华 郭宇翔
摄 像:姚 杰
后 期:筵 怡
视 觉:筵 怡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河北日报
微信公众号
河北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燕赵都市报
微信公众号
河北日报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