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历经苦难仍报之以温柔:沧州47岁志愿者成功捐“髓”

2023-02-24 15:44:39 来源: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视频摄制:周颖

河北新闻网2月24日讯(张晓晴、周颖)今天上午8点40分,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造血干细胞采集室内,机器嗡嗡地运转着,沧州志愿者刘轶群微笑着躺在病床上,“当初留下血样时,我就一直在等这一天,现在终于如愿了!”刘轶群开心地说道,虽然他说话很轻快,但脸上仍隐约流露出一丝疲倦。

河北省第648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刘轶群。 河北省红十字会三献工作事务中心供图

据了解,他在捐献前一直在上海照顾患骨肉瘤、已经高位瘫痪的儿子,2月18号要到医院报到时,才赶到石家庄。“我深知受助者需要帮助的急迫心情,也感同身受过那种绝望的感觉,所以对于捐献我不曾有过犹豫。”刘轶群坚定地眼神中透着光。

“当时脑子里全是为父亲治癌在献血屋求人的画面”

刘轶群,1975年生人,是沧州聚隆化工有限公司的一名职员。2016年在一次社区宣传造血干细胞捐献活动时,现场留下了血样,“即使我不太清楚造血干细胞是什么,但我知道多一个人捐献就多一个生命的希望,当时脑子里全是为父亲治癌在献血屋求人的画面。”刘轶群回忆道,他的父亲在生命最后的几个月里,确诊淋巴癌,急需血小板进行救治,但那时医院内的血小板供不应求,他只能前往献血屋门口“堵人”,求与父亲血型相匹配的人捐献血小板。最后刘轶群的父亲还是不幸离世,从此之后他的心中就种下了一颗助人的种子,希望靠自己的力量减少类似情况发生。

刘轶群正在捐献。 周颖摄

今年年初,正在陪儿子治疗的刘轶群接到了河北省红十字会的电话,“当时其实儿子的情况也不太好,去年的时候第三次复发,病情恶化后他就瘫痪了,24小时需要人陪。”刘轶群说道,接到电话的他即使正在经历着苦难,也毫不犹豫地选择为陌生人送去生的希望。后来的高分辨检测和健康体检,刘轶群都顺利通过。

“最盼望病情别再复发,儿子可以好好活着”

2月18日,在和妻子交接完照顾儿子的事情后,刘轶群从上海来到省二院进行捐献前准备,第二天开始注射动员剂,“打动员剂后的反应和个人体质相关,这点不舒服和患者感受到的疼痛相比一丁点都不叫事儿。”经历过看护患癌父亲和儿子的刘轶群完全理解捐献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的不适。

刘轶群和沧州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杨超合影。  河北省红十字会三献工作事务中心供图

在石家庄的这几天,刘轶群的妻子、儿子经常打来视频电话,关心他的状况,“儿子很懂事,他自己身体已经吃不消了,但还是放心不下我。”刘轶群提起儿子满脸的骄傲,他的儿子从小就很优秀,大学考入南京一所211院校,但在大一下学期,突然被诊断为骨肉瘤,“有一段时间我真的接受不了,儿子又高又帅,学习也很优异,从来没有不良嗜好,怎么会患癌!”刘轶群有些哽咽,“不过医生说儿子还是有希望的,我们现在最盼望病情别再复发,儿子可以好好活着”。2021年初刘轶群的儿子确诊骨肉瘤,两年的治疗中复发了三次,即使现实情况不太乐观,但他和妻子依旧期盼着儿子能奇迹般再次站起来。

“友善可以传递,我们都可以渡过难关!”

“化疗、住院、痛苦的煎熬。眼泪、绝望陪我走了三年,直到你的出现,感谢你让我再一次重燃活下去的希望……”在捐献过程中,刘轶群收到了受助者手写的感谢信。

“‘绝望’在信中提到很多次,我可以理解,但我希望他不要让自己深陷绝望的情绪,面对恶性疾病,需要的应该是勇气和战胜的信心!”刘轶群说道。

在刘轶群的表达中你永远感受到的都是乐观、希望。刘轶群和妻子都是普通工薪阶层,为了儿子在上海、沧州两地奔波,两人轮流照顾儿子和上班,“工作不能丢,要不怎么给孩子治病啊!”据了解,刘轶群儿子的后续医疗费用预估达70万元。

谈起自己的这次善举,刘轶群表示:“友善是可以传递的,当你选择帮助别人的时候,这份友善就传递了下去,相信我们都可以渡过难关。”

由于受助者病情需要,这次捐献历时两天。今天11点40分,刘轶群完成了第二次采集,两次采集一共为受助者捐献396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成为河北省第648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这份“生命种子”即将送往上海,到达受助者的身边,刘轶群也将启程赴上海陪伴儿子,愿生的希望重新燃起,生命之花灿烂绽放!


责任编辑:张晓晴

相关新闻: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