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非遗让市民大饱眼福——曲周龙灯走进邯郸市展演活动现场见闻
国家级非遗让市民大饱眼福——曲周龙灯走进邯郸市展演活动现场见闻
扫码阅读手机版
河北新闻网2月5日讯(河北日报记者 刘剑英)盘龙、钻龙、滚龙……伴着热烈喜庆的锣鼓声,一条条长二三十米的巨龙在舞龙队员们的默契配合下,闪转腾挪、上下翻飞,变化出20余种招式,赢得现场观众阵阵掌声。
国家级非遗项目曲周龙灯走进邯郸市展演活动现场。通讯员王喜民 摄
今天是农历元宵节。上午10时许,由曲周县委、县政府和邯郸市文广旅局主办的曲周县龙灯进市展演活动,在邯郸大剧院广场拉开帷幕。5支乡村舞龙队轮番登台,精彩的民俗表演引得观众围了里三层外三层。
国家级非遗项目曲周龙灯走进邯郸市展演活动现场。通讯员王喜民 摄
首先入场的是曲周县南甫村舞龙队。他们的龙灯是一条“水龙”,龙身主色调为蓝色,寓意风调雨顺。队长赵庆祥是一名“90”后,自小参与舞龙表演,在村里老艺人的帮助下,如今他不仅能够带队舞龙,还能够制作龙灯。“龙灯是纯手工制作,包括竹篾扎制、宣纸糊裱、色彩图绘等主要工序。”赵庆祥说,他的家就位于滏阳河畔,经过近几年生态修复,河水水质越来越好,各类水鸟多了,河岸还建起了带状公园,“咱农民的居住环境变美了,舞龙也舞得特别带劲。”
国家级非遗项目曲周龙灯走进邯郸市展演活动现场。通讯员王喜民 摄
紧接着登场的是东街村舞龙队,队员们左右舞动把柄,用丰富的动作和套路,展现出巨龙翻滚腾飞的雄姿,舞法多变,气势十足。
“能在家门口看到原汁原味的民俗表演,太过瘾了。”邯郸市民赵先生专门带着9岁的女儿前来观看,“让孩子近距离感受传统民俗的魅力,从小培养她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据介绍,曲周舞龙灯简称曲周龙灯,起源于北宋时期,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2008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龙灯表演从曲周县东街村、南甫村兴起,目前已发展到周边十几个村。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河北日报
微信公众号
河北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燕赵都市报
微信公众号
河北日报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