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大代表风采丨孙晨华:为实现中国卫星通信“全球通联”而努力
二十大代表风采丨孙晨华:为实现中国卫星通信“全球通联”而努力
扫码阅读手机版
【代表档案】孙晨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首席科学家、第五十四研究所副总工程师。30多年来,她一直从事卫星通信、天地通信网络融合方向系统设计与研发,主持国防和国家多项“首个”“零突破”和“跨代标志”的领域重点项目,深度参与我国宽带、移动以及高轨、低轨卫星通信网络全体系研制建设,是我国卫星通信领域的带头人之一。
“不好意思,久等了。”
9月27日8时15分,孙晨华出现在记者面前,离约定的采访时间晚了15分钟。
“早上7点我就到单位了,有个材料急着修改呈报,去跟院领导汇报讨论了一下。”她一边表示歉意一边解释。
每天8时,是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的正常上班时间,而作为该研究所首席科学家、副总工程师的孙晨华早已习惯了7时之前到达办公室。
不仅如此,她经常加班到深夜,即便周六周日,也总是在工作。如果按照每天工作8小时来计算,她的一周相当于别人的两周。
为什么这样拼命?“在卫星通信领域,欧美国家比我国起步早了10多年,我国卫星通信网络产品市场曾长期被国外垄断。想要缩小‘起跑线’上拉开的差距,科研人员必须‘奔跑’起来。”带着这样的信念,她一直带领团队“奔跑”在科研路上。
1986年,孙晨华从西安交通大学毕业,被分配到第五十四研究所工作。刚入所,单位便安排她研制一个单板计算机,并实现对卫星通信设备的监控。
当时,微型计算机刚开始发展和应用,人们接触并不多。虽然困难很大,但孙晨华彻夜钻研、反复试验,不到一年就完成了任务。
21世纪初,信息系统IP化、宽带化、网络化特征凸显,我国原有的卫星通信系统无法满足既宽带传输又多点组网的新需求,许多重要行业只能购买国外系统产品。
“长期使用国外系统产品不仅存在安全隐患,相应的产业链也没法发展。关键核心技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一定要靠自主创新。”看到了国家技术的空白,孙晨华下决心研发自主可控的系统设备。
从“一张白纸”开始,进行体制设计,研制高性能处理平台、设计软件、研制各型设备……她带领团队花费了近8年时间,攻克20多项关键技术,解决了宽带组网跨层协议体制设计与实现难题,完成了第一代常规透明转发器模式的宽带组网系统,结束了类似系统我国全部依赖引进的历史。
在艰苦寂寞、不懈奋斗的日日夜夜里,孙晨华和团队走过了一个又一个8年,交出了一份又一份令人满意的“成绩单”。她相继主持研制宽带组网体制的二代、三代系统,近5年创造效益超过70亿元;担任我国首个卫星移动通信运控系统研制总师,为系统面向30万用户提供运营级服务奠定基础……
究竟是什么,给了孙晨华不懈奋斗的支撑和动力?
孙晨华说,是职责,也是梦想。她的心里一直有个“梦”,就是实现中国卫星通信的“全球通联”。
这些年,孙晨华在进行高轨星间组网技术攻关的同时,在国内率先组建团队开展高动态低轨星座组网关键技术攻关,创新提出了多种不同场景的星座构型和技术体制。
2019年6月5日,她主持的天象试验1星、2星搭载我国海上发射试验任务上天,双星、双站、一中心、多终端、多功能在轨验证环境全面开通,在国内首次实现了软件定义天基路由和高动态组网协议在轨验证,标志着我国高轨、低轨星行业内共同关注的组网协议技术难题取得新突破。
“原来以为是个遥远的梦,现在却觉得近在眼前。”孙晨华温和的眉眼中露出了几分喜悦之色,“2025年,有望建成全球覆盖的网络,到那时,我们国家就从现在的地面5G向B5G和6G迈进了一大步。”
三十多年的开拓进取,为孙晨华带来了无数鲜花和掌声。她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0多项,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多种荣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今年,她当选了党的二十大代表,将带着这份沉甸甸的荣誉前往北京。
“身上的压力更大了,但这些压力也将推着我继续前行。”孙晨华说,科技创新是科研人员的职责,也是国家、社会赖以发展的根基,只要国家有需求,科研道路她就要一直走下去,“不管这条路有多难,我都一往无前。”(河北日报记者高珊)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河北日报
微信公众号
河北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燕赵都市报
微信公众号
河北日报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