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十年•我们的笑脸 | 创业的路越来越宽啦!
非凡十年•我们的笑脸 | 创业的路越来越宽啦!
扫码阅读手机版
燕赵都市报纵览新闻记者 卢伟丽、杨佳薇 实习生侯淼
8月24日,石家庄西城国际写字楼6层,马九超和团队正开会热烈地讨论着接下来的工作,另一边,一些小伙伴正忙着布置场地、对接即将入驻的企业。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中,石家庄桥西区创业孵化基地几天后即将开始运营,为更多有志创业的人提供场地、政策服务、专家指导等一条龙帮助。而这,已经是马九超带领团队运营的第12家创业孵化基地。
从勤工俭学的大学生到石家庄海川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的校长,马九超可以说是创业大军中的佼佼者。他创立的海川职业培训学校有多家分校,曾在一年内为2000多人提供过创业培训,他运营的创业孵化基地遍布石家庄、保定等河北多地。作为一名创业者,马九超体会过创业路上的种种艰辛,也实际感受过政府的好政策为企业解难纾困所带来的那种久旱逢甘雨的喜悦。“尤其是近十年,这是我的学校发展最快的十年。在最艰难的关键时刻,政府各种支持创业的好政策给了我巨大的帮助。”
马九超这十年都经历了什么,为何如此满怀感激。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的讲述。
马九超觉得,最近十年政府的普惠性政策越来越多
蝶变:从勤工俭学的大学生到百名员工的团队负责人
我是个80后,老家是沧州河间的,家里有四个孩子,我是最小的。
2001年,我考上了石家庄经济学院,也就是现在的河北地质大学,和我一起考上大学的还有比我大两岁的姐姐。那个年代,一家有两个孩子考上大学是件让父母非常骄傲和自豪的事情,然而,对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而言,两个孩子上大学的费用是家里很重的一个负担。
为了减轻父母的经济压力,也为了改善自己的生活,我上大学的时候就努力寻找各种机会勤工俭学。送报纸、贴海报、发广告单这些我都做过,非典期间学校封闭管理,我还帮保龙仓超市卖过东西。后来又帮那些英语、计算机培训机构招生,这也算我最早接触的技能培训吧。
大学毕业后,我去北京做过“北漂”,后来又回到石家庄,跟朋友一起接手了一个师姐的技能培训机构,正式开始了创业之路。
2007年,我们注册成立了石家庄海川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创业初期是很难的,我和朋友手里都没有多少钱,为了节约成本,我们用一个硬盘带二十几台电脑的存储,招聘的人员数量也尽量压缩,只要是能自己干的活都尽量自己干,根本不会考虑辛苦。
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我的团队已经有了110多人,大家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培训的范围也早已不限于电脑知识,而是拓展到家政服务、保健按摩、养老护理、西点、美容、插花、茶艺、直播销售、创业培训等十几个专业。另外,我们还承办了全省多地市的12家创业孵化基地,带动2800多个小微企业成功创业。
前几年,我帮父母改善了居住条件,想努力让他们生活得更舒适更便利一些,让辛苦了一辈子的老两口幸福地安享晚年。也有一些人在我的带动下创业成功,不仅改善了自己和家人的生活,也拥有了之前不敢想像的一番事业。
马九超和团队的小伙伴在讨论业务
难忘:政府贷款帮我解决了资金难题
仔细回想这十几年的创业路,有汗有泪也有笑。我的事业能发展到今天这样的规模,除了因为我和小伙伴们有坚韧的创业信念和实干精神,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党和政府的好政策,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政府部门在就业创业方面的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让我们这些怀揣梦想的创业者如鱼得水,成就一番事业。
2013年,我的企业遭遇了非常大的资金压力。当时面临着扩大经营、优化技术和工作流程的需求,需要更新添置一批硬件设施,也要招聘一些优秀的技术人员,整体下来大约需要30多万元。但对我们这样的小微企业来说,手里的流动资金非常有限,二三十万实在是笔庞大而难以企及的巨款,但竞争压力大,企业的升级又必须得做。那段时间我能想的办法都想了,愁得经常夜里睡不着觉。最困难的时候,媳妇儿刚发了工资就被我拿来交了房租,但这也都是杯水车薪,只能解决燃眉之急,巨大的资金缺口依然补不上。
就在我一筹莫展的时候,转机来了。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听说人社部门有一个创业担保贷款项目,能够给符合条件的创业企业提供3年无息贷款,而且3年到期之前不用还款。这个消息让我欣喜若狂,立刻和团队的小伙伴准备材料申请贷款。最后,我们拿到了4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一下子就解决了难题,等于在关键时刻给企业输了血,极大地缓解了资金困难,助推我们走上了创业的快车道。到现在我都一直想,如果没有那40万元无息贷款,企业后期的发展就会非常困难非常缓慢,更别提有今天的规模了。
有了资金,我们很快更新了设备,招到了核心技术人员。但同时还需要很多做基础工作的人,当时每月支付这些人的工资也面临着很大的压力。这时候,国家的优惠政策再一次帮了我们。2014至2016年,我们申请了人社部门的大学生就业见习岗位,可以招收毕业两年内的大学生,政府对参加就业见习人员给予见习补贴,企业再拿出一部分,就可以把人留住。这个政策既解决了大学生就业问题,又解决了企业用工问题,可谓一举两得。
后来,我们还从科技、工信、商务等部门的创业优惠政策中获得资金支持。也正是有了这些优惠政策,我们的团队越来越完善,才有了后面的快速发展,有了今天的经营规模。
对未来,马九超信心满满
体会:优惠政策上门,覆盖面越来越宽
我们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的业务主要分为两个板块,一个是职业技能培训,另外一个就是运营政府部门的创业孵化基地。这些年我有一个特别深的体会,就是最近十年,政府对就业创业群体的普惠性政策越来越多,越来越好,就业创业的路越来越宽了。
我们学校成立之初,只有计算机和会计手工账的培训,参加培训需要个人付学费。到2013年左右,政府面向刚毕业的大学生和失业人群推出了很多补贴性的培训项目,比如中式烹饪、中式面点、西式烹饪、西式面点、美容化妆、保育育婴等,这些群体不需要支付学费就能学到一门技能。2018年以后,免费学习的群体进一步扩大,企业职工也可以参加免费培训了。
当年我们开始创业的时候,经营场地的租赁费带来的压力还是比较大的,大约占到总成本的三分之一。了解政策需要自己一趟趟去找相关职能部门,而且各种手续繁琐。
自从2013年各地陆续开始建立创业孵化基地以后,入驻孵化基地的创业者就没有这些烦恼了。只要场地不是太大,在补贴范围内,租赁这些场地基本都是免费的。对创业者来说,这大大降低了成本,可以把更多资金用于提高绩效。不仅如此,相关部门还主动组织企业宣讲优惠政策,甚至上门办理业务,邀请专家提供上门指导。入驻孵化基地的企业之间还能形成上下游的供应链,实现园区内的微循环。
2017年,有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就在裕华区创业孵化基地解决了创业场地难题,基地又帮他申请了10万元的大学生创业贷款,帮他成立了自己的绘画设计工作室。这家工作室规模扩大后,已经迁出孵化基地,去年营业额达到了700多万元。还有个环保专业毕业的研究生,2014年入驻孵化基地,创业初期碰到很多困难,基地多次邀请专家上门“把脉”,帮助她寻求突破瓶颈的办法,最终公司步入正轨。2021年,她的公司销售额达到1200万元,带动93人实现就业。
创业这么多年,我是政府优惠政策的受益者,也是政策的传播者。要说我的感受,真心觉得这些年政府各部门对就业创业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各种服务越来越精准全面,覆盖的人群也更加广泛。作为千万创业者中的一员,我对未来充满信心!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河北日报
微信公众号
河北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燕赵都市报
微信公众号
河北日报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