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咖说 | 郑一民:做民间文化珍宝的守望者

2022-09-08 16:08:44 来源: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视频摄制:李东宇、王木者、薛岳虎

人物名片 郑一民

1946年生,河北内丘人。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文联命名的首批“德艺双馨”艺术家,中国民协顾问、河北省民协名誉主席、知名文化学者、民间文艺学家。参与打造蔚县剪纸艺术节、耿村故事村、滦河文化节、武安固义傩戏、盐山千童文化、涉县女娲文化节等享誉国内外的河北文化品牌,曾承担和主持《中国谚语集成·河北卷》《中国歌谣集成·河北卷》《中国民间故事集成·河北卷》等多项国家重点社科项目,撰写《河北民间文艺史》等书籍。

近50年来,郑一民一直马不停蹄奔走在乡村古道,梳理浩如烟海的河北民间文艺。

他的笔端书写民间市井文化奇观,他的双脚沾满河北古老村落的泥土。

“沉浸在燕赵民间文艺的海洋,感受河北大地上民间文化和艺术的深厚与璀璨,享受到民间艺术的多元和精彩,真是一件人生幸事啊!”一路走来,如今已年逾古稀的郑一民不言辛劳,反而带着孩子般天真的笑容。

曾经,大半生浸润在民间文化中的他,心里总有一个“缺憾”存在,那就是地域性民间文艺史相关研究的空白。

“作为一个文化学者,应该有勇气承担起填补这一空白的职责和使命。”

于是,2019年,73岁的郑一民,开始着手撰写《河北民间文艺史》。

郑一民代表作《河北民间文艺史》。河北日报资料图

决心不改,但难题就在眼前。

如此厚重浩大的学术课题,找不出可借鉴的史书记载,大量史实需要进行田野调查。

好在郑一民一直以来就抱有一个信念:民间文艺生于民间、兴于民间、藏于民间,只有扎根田间大地,走进基层,才能搞清楚其发展脉络,也才能真正触摸到民间文艺的生命力。研究民间文化就要到“破砖烂瓦”中,到乡村去搜集、挖掘历代人民所创造的文化内涵和真谛。

郑一民在乡间考察文化遗迹。河北日报资料图

用他自己的话说,田野调查就是在读“无字之书”,是在向人民学习。

为了搜集资料,郑一民下乡时跑得特别快。

“人们跟着我下乡的时候,认为我是个‘拼命三郎’,走起来没完没了,也不顾别人。为什么这样做?是因为我心疼时间啊!”

为了搜集丰富的资料,他曾一天内考察6个传统村落。人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画面,一位老人奔走着,在山间小道上从一个村奔向另一个村,又从一个县串到另一个县,手中拎着相机,兜里装着笔记本,走到哪里就记录到哪里。

每次进行田野调查,郑一民都会拍摄大量图片资料。河北日报资料图

2021年12月30日,《河北民间文艺史》出版发布会在石家庄举行。

两年多时间,八百多个日日夜夜,80多万字。

《河北民间文艺史》从多角度、多方位阐释了河北多种民间文艺门类的发生发展、传承保护、弘扬创新的历史。业内专家高度评价该书作为省级民间文艺史著作,填补了国内民间文艺史研究空白。

心里的“缺憾”终于补上了,那种愉悦无法用语言形容。

郑一民在乡间考察文化遗迹。河北日报资料图

其实这位打捞民间文化艺术珍宝的守望者,当年一脚踏入民间文化宝库也是偶然。

在上世纪80年代,郑一民已发表《告别猴年之前》《山庄奇案》等中短篇小说十几篇,并出版了第一部专著《神医扁鹊的故事》,很多人看好他的创作潜力,但时代和工作的需要却把他推到完全陌生的民间文化殿堂。

1984年,全国民间文化面临着断层的危机,国家实施了被誉为“文化长城”的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工程,计划20年完成。“人一辈子能有几个二十年,一旦加入,这一辈子就得赔进去。根得扎在民间,日子得移到田间地头。有人劝过我,可是我一头扎进去,就被吸引了,民间文艺的海洋太浩瀚,太具有魔力了。我深深地爱上了她。”郑一民欣慰地说,从事民间文艺事业是他的幸运更是他一生的抉择。

郑一民著作《神医扁鹊》。河北日报资料图

“传统文化是祖先留下的财富,必须服务社会、造福百姓。”

在郑一民心里,出之于民,为民所用,是民间文化挖掘保护的一个重要目标。因此在每一项民间文化遗珍的梳理过程中,他都会思考如何把文化软实力变成社会生产力。

在他的引导和支持下,先后树起了蔚县剪纸艺术节、耿村故事村、滦河文化节等一个个享誉国内外的河北文化品牌,将那些沉睡在燕赵乡野的文化资源转化成致富一方的文化产业。

“我几十年干的工作都与‘民’有关,而且我的名字就是‘一个老百姓’的意思。”

笃信这一渊源的郑一民对其奉献一生的民间文化事业,充满了情感,甘愿做民间珍宝守望者。

链接:

郑一民:民间文化珍宝的守望者

记者:曹铮

视觉:张婷

编辑:张宇昊、薛岳虎

责任编辑:闫漪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