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非遗讲故事丨衡水内画:一壶一世界 方寸藏乾坤
听非遗讲故事丨衡水内画:一壶一世界 方寸藏乾坤
扫码阅读手机版
新华社石家庄9月2日电题:衡水内画:一壶一世界 方寸藏乾坤
新华社记者冯维健
左手握壶,右手持笔,端坐桌前,精心勾勒。方寸大小的鼻烟壶内壁上,一幅幅精美的作品在国家级非遗项目衡水内画代表性传承人王自勇的手中诞生。
走进位于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的习三内画博物馆,玻璃橱窗内整齐摆放着琳琅满目的内画作品。气势磅礴的山水、惟妙惟肖的人物、可爱俏皮的动物……一件件鼻烟壶内画作品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方寸之内显日月,股掌之上惹人怜。”这句诗形容的就是内画。创作时,画师需要从内径极窄的壶口伸入画笔,在水晶容器磨砂内壁上反向绘画。2006年,衡水内画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王自勇在创作内画。
“我从1983年开始学习内画,到现在已经39年。在父亲王习三的影响下,我从小就喜欢绘画。1991年,我大学毕业来到河北民俗博物馆工作,潜心研究鼻烟壶绘制。”谈及自己的经历,王自勇滔滔不绝。
虽然拥有较好的绘画功底,但对于幼时的王自勇来说,创作内画绝非易事。他需要磨炼心性,从画线条开始。10分钟、20分钟、半小时,直到能坚持练习几个小时,探入黄豆大小壶口的笔尖可以稳定下来,再慢慢学习画图形、山水和人物。
“运笔、描绘要通过笔杆一样粗细的壶口反向进行,内画创作对画师绘制技艺的要求极高,难度也很大。”王自勇称,内画创作需要全神贯注,如果绘画时手指稍有颤动,就会前功尽弃。
王自勇在指导弟子们创作内画。
由于鼻烟壶的壶口很小,限制书画的创作,画师使用的笔都是特制的。铜制的纤细笔杆顶端是与笔杆成90度的笔尖,作画时,整个笔杆伸进壶口,笔尖与壶壁要保持垂直。
“想要将内画艺术发扬光大,必须与当代生活相结合,不断创新。”对于衡水内画的前途,王自勇有自己的看法。他紧跟时代潮流,从生活中寻找素材、汲取营养,创作出绿水青山、乡村振兴、抗击疫情、北京冬奥等题材的内画作品,让鼻烟壶内画在网上走红,吸引了众多网友的关注。
“艺术品要实用化,实用品要艺术化。要把时尚和实用融入非遗传承。”王自勇说,为了增强内画艺术的生命力,他还不断拓展内画的种类,进行产品创新。
王自勇向中小学生进行内画知识科普。
从开发出第一件内画形式的专利产品“内画奖杯”开始,王自勇先后推出了内画首饰、花瓶、茶具、笔筒、钟表等新型内画产品,他还与企业合作推出内画定制服务,内画作品不再局限于鼻烟壶上,而是让内画艺术进入寻常百姓家。
“衡水内画是一张城市名片,将这张文化名片叫响,离不开一代代传承人的努力。”王自勇称,他至今已培养徒弟38人,希望更多年轻人能耐住性子学习内画,也希望内画能进一步走向世界,让更多的人感受这门艺术的魅力。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河北日报
微信公众号
河北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燕赵都市报
微信公众号
河北日报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