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聚焦河北

“一船明月过沧州”今天如愿!大运河沧州段的水工智慧、文化遗存惊艳世人!

2022-09-01 15:20:08 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扫码阅读手机版

大运河是沧州的重要标识,也是沧州人民的“母亲河”。千百年来,大运河养育了世世代代的沧州人民,也给这座城市带来了独特的文化和繁荣。夜半不知行近远,一船明月过沧州。这句古诗一直传诵于沧州人民口中,表达了沧州人对大运河复航的殷切期盼。今天,大运河沧州中心城区段将实现旅游通航,“一船明月过沧州”将再次变为现实。

大运河沧州段属于南运河,长215.8公里,北起青县李又屯村津冀界,南至吴桥县第六屯村(冀鲁界),经过青县、新华区、运河区、沧县、泊头、南皮、东光、吴桥8个县(市、区)。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捷地分洪设施、连镇谢家坝、南运河沧州段—衡水段、沧州旧城、泊头清真寺、马厂炮台、海丰镇遗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0处:吴桥杂技、沧州武术、青县哈哈腔、劈挂拳、燕青拳、沧县狮舞、木板大鼓、生铁冶铸技艺、泊头六合拳、沧州落子。

从沧州市青县李又屯村到衡水市景县留智庙镇叶园村的南运河沧州段衡水段列入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同时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运河始于东汉末年曹操开凿疏通的清河—平虏渠,隋唐为永济渠,宋金元为御河,元代以后为京杭大运河的一部分,明为卫河,清至今为南运河。南运河在平面布局上设计了多处弯道,通过人为延长了河道长度降低了纵降比,不建一闸而实现了航道水深的调整,同时满足干流行洪的需要,实现了“三弯抵一闸”的功能,体现了古代运河工程的规划科学性。南运河至今仍然保存着完整的古代河道、堤防及部分纤道。

青县马厂炮台,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位于沧州市青县城东北,距南运河东岸约1000米。原名盛军故垒,始建于1871年,现存河东、河西土城残垣数段,中央炮台1座及其东西营区13座炮台遗址。马厂炮台是河北省大运河沿岸地区近代史上现存较完整的唯一一座军事设施,在此创办了“北洋军阀的鼻祖”――定武军,历史上发生的许多著名事件,如“段祺瑞马厂誓师讨伐张勋复辟”、马厂减河阻击战等,均载入中国近现代史的光辉史册。

南运河流至沧县与捷地减河交汇处,在捷地闸所内有一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捷地分洪设施。捷地分洪闸为捷地减河的河首工程,始建于明弘治三年,后于雍正、乾隆、宣统年间多次重建。1933年中华民国华北水利委员会将溢流堰改建成8孔分洪闸,保留至今。最初的明代滚水坝龙骨石在闸南侧还有部分保存,现存的分洪闸启闭机为1933年改为八孔闸时所安装设备。为齿条式电动手摇两用,德国西门子产品,现仍能灵活运用,为研究运河水利设施的发展及技术变迁提供了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历史研究价值。

位于沧州市沧县东南20公里的沧州旧城,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沧州旧城历史上曾名浮阳、清池等,西汉高祖五年置渤海郡,明洪武二年,州治迁至长芦(今沧州市),该城逐渐废弃,沧州旧城之名因此而来。现存为宋城遗址,旧城遗址轮廓明显,城墙西南两面保存较好,西门瓮城依稀可辨。城墙残缺不全。旧城址内文化遗存丰富,现存文物点有铁狮子、铁钱库、密云寺碑、毛公甘泉古井,其余部分遗址埋于地下。

沧州武术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沧州的武术门派众多,有八极、劈挂、燕青、八卦、六合、查滑、功力、太祖、通臂、唐拳、螳螂、杨家枪等53个拳种,占全国129个武术拳种的40%,是中华武术精华聚集之地。另外,疯魔棍、苗刀、戳脚、阴手枪等拳械,为沧州所独有。

黄骅海丰镇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曾经通过和大运河的连接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北起点。隋唐起,随着大运河的开凿,海丰镇通过柳河与大运河连接,古柳河成为了大运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此成了沧州从大运河走向渤海湾的主要通道。古柳河承担河北乃至全国的瓷器等物产从海丰镇港口运销海外的重任,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宋金元时期,这种交流达到了巅峰状态。

位于沧州市东光县连镇四街、五街交界处南运河上的东光连镇谢家坝,2014年列入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同时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堤坝建于清末,为灰土加糯米浆逐层夯筑,夯土以下为毛石垫层,基础为原土打入柏木桩。坝全长218米,现存坝体稳定性好,局部风化。谢家坝为南运河河北段仅存的两处夯土坝之一,是南运河结构保存最好的夯土坝。它的修建对防御洪水起到了重要作用。

南运河从沧州吴桥县的西边流过。吴桥杂技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该县杂技文化底蕴丰厚,杂技艺人在国内外分布广、影响大,是世界闻名的杂技之乡。吴桥杂技文化伴随着中国杂技的发展沿革而形成,经历了中国历史的各个时期。汉、唐达到兴盛,及宋,杂技走向了民间,成为市井百姓共享的民间艺术。从1987年至今,以吴桥命名的“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已成功举办十八届。

责任编辑:闫漪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