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聚焦河北

长城视频 | 有一种精神叫塞罕坝

2022-08-22 13:33:06 来源:冀云

扫码阅读手机版

从卫星地图上看,在河北省最北端的坝上高原,在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南缘,有一片深绿顽强驻守,这就是塞罕坝机械林场。

60年来,这里的百万亩人工林海,已成为守护京津冀的重要生态屏障。置身其间,落叶松苍翠挺拔,白桦林柔美优雅,而绵延的草地、清亮的湖泊,更是让人时刻感受到“诗与远方”的迷人魅力。


微信图片_20220821172132

图为塞罕坝风光。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彭文君 摄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这片深绿来之不易,三代人,60年如一日,像保护自己眼睛一样保护生态,像对待自己孩子一样对待森林。如今,接力棒交到新一代务林人手里。

再出发,创新业。

塞罕坝人与各大科研院校合作,实践总结出大密度初植、多次中间抚育利用和主伐利用相结合的人工林经营模式,努力提高森林质量,破解人工林树种单一问题。


图为塞罕坝风光。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彭文君 摄

如今的塞罕坝,活立木蓄积量已经达到1036万立方米,每年释放的氧气可供219万人呼吸一年,森林资源总价值达到231亿元,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


微信图片_20220821172128

图为塞罕坝风光。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彭文君 摄

“时代在变,林场的发展目标在变,但是塞罕坝精神不会变。”第三代务林人、塞罕坝机械林场副场长于士涛表示,在“二次创业”的新征程中,当代的年轻人牢记前人建功创业的本色,也肩负着新的历史使命。力争经过10年的建设发展,实现生态保护、绿色发展和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目标,把塞罕坝机械林场打造成为生态屏障更加牢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全国现代化国有林场建设标兵,为世界提供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样本。

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永远镌刻在这里的山川草木之上。

监制:李遥

策划:胡印斌

统筹:刘伟 张天虎

编导:彭文君

摄像:路钦淋 冯硕 马宁

航拍:马宁

制作:郭晶璇

海报:郭晶璇

责任编辑:孔思远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