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者 正青春|刘华琳创新工作室:为港口生产插上“智慧翅膀”
奋斗者 正青春|刘华琳创新工作室:为港口生产插上“智慧翅膀”
扫码阅读手机版
为港口生产插上“智慧翅膀”
——记国能黄骅港务有限责任公司刘华琳创新工作室
经过21年钻研创新,国能黄骅港务有限责任公司科技信息中心网络安全科科长刘华琳,从一名普通的港口工人成长为技能专家,先后获得55项国家专利,并荣获国家能源集团“专利之星”称号。
由于业绩突出,2017年,公司以他的名字命名成立了刘华琳创新工作室。团队28名成员,全部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核心成员平均年龄仅34岁,研究方向涵盖机械、电气、自动控制、大数据等10余个专业领域。
今年5月,刘华琳创新工作室荣获“河北青年五四奖章集体”荣誉称号。
精益求精搞创新
2001年,刘华琳从河北科技大学毕业,进入国能黄骅港务有限责任公司工作。这一干,就是21年。
“煤炭港口主要由翻、堆、取、装四个环节构成。”刘华琳介绍说,为提升作业效率、降低人员劳动强度,以黄骅港为代表的煤炭港口陆续实现了翻、堆、取环节的自动化,但装船机自动化却迟迟无法实现,创新工作室决定攻克这一难题。
实现装船机自动化,面临多个环节的挑战:受潮汐、风浪、装载等因素的影响,船舶在装载过程中位置实时变动;不同年代、不同吨位的船舶在形状上存在很大差异……
2017年,刘华琳带领工作室成员以船在哪、怎么动、如何保证安全为切入点展开智能装船研究。通过在船舶侧与装船机侧加装相应定位系统,实现了船舶与装船机的相互感知,建立可适应多船型的装船机路径规划与轨迹控制算法,实现了装船机在船舶上的无碰撞运动。
一点点计算,一个个方法试验,精益求精搞创新。2020年,刘华琳创新工作室研究出智能装船系统,让黄骅港实现了俯仰式与回转式装船机的全自动运行,形成了整套煤港装船机智能化作业解决方案,为世界煤港自动化打通了最后一公里。
这样的发明创造在创新工作室还有很多。智能堆场建设,实现了堆场单机全自动作业和精准配煤,生产效率提升7%;研发了适用于煤炭港口的生产流程协同控制系统,实现了装卸设备全流程协同化运行……截至目前,该工作室发表科技论文36篇,编制行业和企业标准20余项,获国家发明专利11项、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5项、国内领先科技成果评价4项,为港口生产插上了“智慧翅膀”。
薪火相传促发展
“一个人技能再高,毕竟力量有限,带动更多人投身创新实践,才能更好促进公司发展。”带动班组同事提高技能,刘华琳一直在努力。
“师傅毫无保留地把他的经验和技能传授给我,我也会把学到的东西分享给别人。”创新工作室成员陈致远说,“我学到的不仅是技能,还有一种薪火相传的精神。”
陈致远的徒弟赵德林2018年入职,2019年进入创新工作室。研究生学历的他由于在一线工作时间不长,缺乏对生产设备的了解。
为培养赵德林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智能装船项目研究中,陈致远把装船过程拆分成小模块,让他从制作显示界面干起。在陈致远精心指导下,赵德林从基础做起,一步步研究,一点点进步,逐渐成长了起来。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随着科研项目不断推进,我们陆续从各单位抽调技术人员进入工作室,并采取‘师带徒’的方法,由工作室中的老技术员帮带新技术员。”刘华琳说,他们始终坚持服务主业的定位,立足项目的整体性、实用性,将生产需求作为攻关重点,加强与各相关单位沟通,让使用单位提前介入,参与到研究工作中。目前,创新工作室成员已覆盖公司所有生产单位。
在“师带徒”基础上,刘华琳结合工作室团队成员各自优势,把找课题、各类成果申报、协调加工等各项工作划分到责任人,落实到具体事,形成闭环运行模式。他组织团队成员利用业余时间商讨项目进展、成果存在的问题,到现场研究课题、推广试验。
在全体成员共同努力下,刘华琳创新工作室先后荣获中国港口协会创新团队一等奖、河北省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等荣誉称号。(河北日报记者王雅楠)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河北日报
微信公众号
河北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燕赵都市报
微信公众号
河北日报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