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天蓝地绿水秀铸就美丽新河北

2022-03-23 05:54:28 来源: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塞罕坝机械林场七星湖景区。(资料片) 新华社记者 牟 宇摄

张家口天空湛蓝令人陶醉,塞罕坝百万亩林海苍翠连绵,白洋淀碧波荡漾飞鸟翔集……

春风和煦,草木萌发;燕赵大地,美景如画。

河北的天更蓝了——2021年,PM2.5平均浓度38.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5.3%;优良天数269天,占比达到七成以上。PM2.5平均浓度、优良天数比率均创有监测记录以来历史最好水平。

河北的地更绿了——全省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5%以上,森林面积达到9901万亩,森林蓄积量达到1.75亿立方米,年可吸收二氧化碳3.2亿吨。

河北的水更清了——近岸海域国考点位水质优良比例连续四年达到100%;劣Ⅴ类断面全部消除,累计消除个数全国最多。

坚定不移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建设天蓝、地绿、水秀的美丽河北”的重要指示,党的十九大以来,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全省上下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河北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显著成效,生态质量和环境发生历史性新变化。2019至2020年,党中央、国务院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中,河北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等级。

依法铁腕治污,蓝天白云天气越来越多

“蓝天很棒,气温也很完美。”冬奥会、冬残奥会期间,张家口良好的空气质量,受到各国运动员点赞。

蓝天白云背后,清洁能源的贡献不可小觑。

张北的风点亮冬奥的灯,通过实施张北柔性直流工程,实现了奥运史上首次全部场馆使用100%绿色电能;张家口赛区赛时运行出租车、公交车全部使用电动车或氢能车……“绿色办奥”,是中国向世界的承诺,河北倾力将“绿色脚本”演绎成真,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作出贡献。

冬奥会是一扇窗,折射出河北近年来治理污染的不懈努力。

环境美不美,生态好不好,攸关人民福祉和永续发展。

曾经,偏重的产业结构、偏煤的能源结构、偏公路的交通运输结构,给河北发展笼罩上一层霾。

“全国10个污染最严重城市河北占了7个。再不下决心调整结构,就无法向历史和人民交代。”2013年9月,在参加河北省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习近平总书记既一针见血指出问题,又指明了努力方向。

掷地有声的话语,激荡起河北干部群众“拨霾见日”的信心和力量。

治沉疴,需下猛药。河北必须跨过结构调整的坎,爬转型升级的坡!

为解决“心肺之患”,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东峰紧抓大气污染防治,深入基层密集调研、召开会议专题部署、研究破解难题之策……一次次调研考察,一次次重要部署,一件件攻坚克难,宣示了坚决向大气污染宣战的坚定决心和历史担当。

省委副书记、省长王正谱多次就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作出指示批示、多次深入一线调研指导,部署调度重点工作,协调解决实际问题。

省委九届六次全会提出“三六八九”工作思路,将“污染防治”列为“打好六场硬仗”之一;成立由省委书记、省长为“双主任”的省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深入实施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十条措施……强化顶层设计,进行全面部署,以最严格的制度、最刚性的约束,举全省之力为打赢蓝天保卫战夯基筑台。

目标定了、路径明了。我省打出压能、减煤、治污、控车、增绿“组合拳”,还老百姓蓝天白云、繁星闪烁——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去产能倒逼企业转型。

坚决去、主动调、加快转。钢铁产能由峰值时3.2亿吨压减到2亿吨以内,石钢、唐钢等城市钢厂退出主城区,宣钢产能全部退出,廊坊、保定、衡水、张家口成为“无钢市”,“煤电围城”“钢铁围城”等历史难题得以破解,钢铁等6大过剩产能超额完成“十三五”压减任务。产业结构在“二三一”转变为“三二一”的基础上持续优化提升,全省迈入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轨道。

调整优化能源结构,驱散村庄上空的煤烟。

宜气则气、宜电则电、宜煤则煤,我省坚持对全省农村1450万户农村常住户数分类施策,气代煤、电代煤改造和农村散煤治理实现全覆盖,“双代户”达到1296.5万户,超额完成国家确定的清洁取暖试点城市目标任务,农村地区全面实现清洁取暖。经生态环境部门测算,河北清洁取暖改造工程每年对京津冀大气环境改善贡献率达30%以上。

调整优化运输结构,强化机动车污染治理。

河北与北京、天津协同制定了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污染防治条例。实施国六排放标准。推进公转铁和海铁联运,秦皇岛港、唐山港、黄骅港港口的煤炭运输基本实现了铁路和水路集港。2019年以来,全省新增和更换的公交车主要是新能源车。

依法铁腕治污,环保长出“钢牙利齿”。

始终把大气污染防治作为市、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采取预警提示、通报批评、公开约谈、经济奖罚、专项督察、区域限批、追责问责等多种方式,构建起明晰的责任追究体系。

2018年以来,我省累计对有关市县党委或政府负责人公开约谈272次;对1个市、45个县(市、区)实施区域限批;累计奖扣资金3.3亿元。“不简单以GDP论英雄”的要求,一步步成为硬约束、真激励。

科学精准施策,严禁环保领域“一刀切”。

我省对47个重点行业实行绩效分级管理,多排多限、少排少限、不排不限。实施生态环境监管正面清单制度改革,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期间,不停产、不限产、少检查、少打扰。全省超过3700家企业项目被纳入正面清单,越来越多的企业享受到差异化管控政策红利。

推进智慧环保改革,大力推行非现场执法。2021年,全省全年现场执法检查企业家次同比减少9.01%,发现问题率同比提升13.34%。大数据赋能,生态环境执法更精准、高效。

奋力治本攻坚,不信蓝天唤不回!

从前几年的雾霾锁城,到如今蓝天白云成为常态,我省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推进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17至2021年,全省PM2.5平均浓度由62微克/立方米下降到38.8微克/立方米,下降37.4%;空气质量综合指数由6.62下降到4.43,下降33.1%;优良天数由222天增加到269天,重污染天数由27天减少到9天。

2021年,我省将重点城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退后十”作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中之重,邢台、邯郸、石家庄3个城市成功实现“退后十”。全国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排名后十位的城市中,我省由曾经的7个减少为1个。

全面系统修复生态,筑牢首都生态安全屏障

“要传承好塞罕坝精神,深刻理解和落实生态文明理念,再接再厉、二次创业,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上再建功立业。”

2021年8月23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到承德考察调研指导,首站就来到塞罕坝机械林场,深入绿意盎然的无边林海,赞誉荒漠变绿洲的精神力量,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重要指示。

将茫茫荒原变成百万亩林海,塞罕坝机械林场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生动范例,先后捧回联合国地球卫士奖、联合国土地生命奖。依托森林资源发展生态产业,林场带动了周边4万多百姓受益,2.2万名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河北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保护修复,首都生态安全屏障更加巩固——

国土绿化,让荒山变绿家园变美。

召开推进首都“两区”建设工作会议,多次到张家口调研检查……王东峰把首都“两区”建设工作紧紧抓在手上。他反复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和生态环境支撑区的重要指示精神,持续用力,久久为功,扎实推动首都“两区”建设迈上新台阶。

锚定首都“两区”建设,张家口高质量推进生态建设,努力厚植生态优势。推进坝上地区181万亩土地退耕还草轮牧,完成草原生态治理133万亩,草原天路成为京津冀的靓丽风景线。近年来,张家口造林1368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0%以上。崇礼冬奥核心区森林覆盖率已超过80%,成为滑雪胜地、户外运动天堂。924个农宅空置率50%以上“空心村”、169个农宅空置率30%到50%的“空心村”、7个农宅空置率30%以下易地新建和联村并建类村庄,已全部完成治理任务。

让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张家口把培育壮大绿色产业作为建成首都“两区”的核心支撑,在保护绿水青山中赢得金山银山,在服务首都中加快发展壮大自己。去年,体育文化旅游、冰雪、大数据、可再生能源、现代制造、绿色农牧等六大绿色产业占GDP比重接近50%。

保卫净土,让老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

突出重点区域、行业和污染物,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分类管理、风险管控、污染担责、公众参与,我省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完善创新保障机制,聚焦重点强力攻坚,净土保卫战取得阶段性进展。

《河北省土壤污染防治条例》2022年1月1日起施行,河北首次立法防治土壤污染,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障人居环境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省受污染耕地、建设用地治理管控实现全覆盖。脚下这片赖以生存的土地,正变得越来越干净、健康。

“十四五”是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我省拿出抓铁有痕的劲头,坚决打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这场硬仗。

出台《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认真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创新建立降碳产品价值实现制度体系,2021年累计实现两批交易额2315.1万元;设立碳中和(氢能)绿色产业投资基金,组织开展首笔企业碳配额质押融资;组建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产业技术联盟,搭建碳服务平台……2021年,我省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全省单位GDP能耗下降5%以上、二氧化碳排放下降5.8%。可再生能源新增并网装机743万千瓦。

统筹流域治理,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春日的白洋淀波光粼粼,不时有成群的水鸟在淀上觅食、戏水,一幅美丽和谐的生态画卷。“水清了,鸟多了,环境好了,小时候的白洋淀回来了!生活越来越幸福!”65岁的安新县桥东村村民张双菊感慨地说。

白洋淀全域还清!新年伊始,从省生态环境厅传来好消息:2021年,白洋淀淀区及上游有水入淀河流水质全部达到Ⅲ类及以上标准,为1988年恢复蓄水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从2017年的劣Ⅴ类一年一个台阶,取得历史性跨越,白洋淀创造了北方地区治水的典范。

白洋淀是华北平原最大淡水湖泊。然而,过去由于缺少上下游协同防护,处于“九河下梢”的白洋淀成为纳污之地。

“建设雄安新区,一定要把白洋淀修复好、保护好。”2017年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实地考察雄安新区建设规划时强调。

决不让一滴污水流入白洋淀!成立白洋淀生态修复保护领导小组,制定实施《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条例》,我省统筹全流域水生态环境整治和修复,补水、治污、防洪“三位一体”统筹规划、协调推进,坚持科学治水用水,白洋淀开始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系统性生态治理。“华北之肾”功能加快修复,水质持续改善,生物多样性显著增加。

水清的白洋淀,是淀区百姓的福利,也见证着河北打好碧水保卫战的不懈努力。

全面推行河湖长制。省委书记、省长任双总河湖长,全省5万余名河长、湖长上岗。成立由省长任组长的水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协调推进水污染防治工作。河湖健康有了专属守护人。

创新治水机制。我省对地表水环境质量达标情况实施“按月排名+奖惩问责”组合机制,在全国是首例;在全国率先建立全省主要河流跨界断面水质扣缴生态补偿金机制;率先建成覆盖省、市、县三级的跨界断面水质监测体系……

严格排放标准。我省实施严于国家标准的大清河、子牙河、黑龙港及运东等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大清河流域核心控制区对标北京,排放限值执行最严的标准,推动了相关流域水污染治理提速。

坚持水陆统筹、河海兼顾、综合施治,全省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京津水源地水质越来越好——

为改善滦河流域水质,保障天津和唐山用水安全,我省清理潘家口、大黑汀水库网箱近8万个、库鱼8650万公斤。2017年网箱养鱼清理完成后,潘大水库水质由地表Ⅴ类开始逐年向好,水库水质达到Ⅱ类。

加强京津冀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我省与京津建立并深入实施跨界河流横向生态补偿机制,截至2021年,入京津的生态补偿考核断面均达到或优于Ⅱ类,为保护京津水源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

近岸海域水质显著改善——

渤海综合治理是“十三五”期间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七大标志性战役之一。2020年,河北省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圆满收官,近岸海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稳定改善。

2021年,全省近岸海域优良水质面积比例达到98.7%,12条国考入海河流全部达到Ⅳ类及以上水质标准,旅游旺季13条主要入海河流全部达到Ⅲ类及以上水质,8个主要海水浴场全部达到一类水质标准,秦皇岛湾北戴河段被生态环境部评选为全国首批4个美丽海湾优秀案例之一。

华北“大漏斗”治理成效明显——

天气渐暖,候鸟北迁。滹沱河叶子广场附近的水面上,百余只白色的小天鹅在这里嬉戏,给清澈平静的水面增添了灵动之美。

去年6月7日,水利部和我省联合启动2021年夏季滹沱河、大清河(白洋淀)生态补水工作,推进华北河湖生态系统复苏和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当年6月底,实现了滹沱河—南运河—子牙河、大清河—独流减河627公里河道全线贯通,累计补水2.2亿立方米,有力推动了河湖水生态修复、水环境改善和地下水回补。

截至2021年底,河北累计压减地下水超采量52.3亿立方米,全省超采区深浅层地下水位分别同比回升5.12米和1.87米。

城乡人居环境更加美丽宜居——

“以前,家家户户的污水、粪便排进河里,河水臭不可闻。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后,家家实现旱厕变水冲厕,生活越来越便捷、美好。”邯郸市峰峰矿区和村镇后连庄村党支部书记李春旺说,昔日的污水河焕然一新,成了村里的景观河。

截至2021年底,全省农村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新增覆盖10800个村庄,累计覆盖39287个村庄,覆盖率达到80.3%;农村黑臭水体实现动态清零。

为守护碧水长流,养殖户收起网箱将河湖还给自然;城市污水管网快速推进;违规排放被严查严管……一条条河流、一个个湖泊悄悄变了模样,清水绿岸、鱼翔浅底变成现实。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

以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我省将统筹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宽广度,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加快建设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和绿色低碳、生态优美的现代化河北,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河北日报记者 贾 楠

责任编辑:王景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