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与行 | 加快推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
知与行 | 加快推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
扫码阅读手机版
□吴 宇
数字普惠金融是以数字技术为支撑的新型普惠金融发展业态,它通过数字技术和普惠金融的有机融合,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提升金融服务质量、扩大金融服务范围、提高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和可得性,对于解决金融供求双方信息不对称、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降低交易成本具有重要作用。发展数字普惠金融,把更多的金融资源优化配置到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手段,是加快建设共同富裕、普惠共享的现代化河北的现实需要。
强化政策支持,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需要强有力的政策引领和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一是加强顶层设计,认真分析数字普惠金融需求领域、供给领域、外部环境等方面现状,立足我省实际制定出台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规划和实施细则。二是出台相关支持和激励政策,在财政补贴、奖励、税收等方面给以优惠,并通过优化营商环境、放宽市场准入限制、完善风险防控机制等举措,为数字普惠金融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三是夯实数字普惠金融基础设施,特别是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推动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升级改造,让更多人享受到质优价廉的移动网络服务。
合理配置资源,实行差异化发展战略
我省各地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基础不同,需实行差异化的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策略。对发展基础相对较好的地区,要发挥自身数字和经济优势,创新数字普惠金融工具,探索构建服务不同群体的多元化、多层次的现代数字普惠金融体系。对发展基础相对较弱的地区,可以出台倾斜政策,鼓励当地金融机构发展数字普惠金融业务,引导金融资本、数字资本等流向这些地区,提高当地的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此外,要加强地区之间数字普惠金融资本、信息、人才等流动互通,逐步减少地区差距。
丰富金融场景,拓宽金融服务半径
金融场景就是将金融服务下沉到非金融服务中,将金融与非金融服务相结合,把客户的金融与非金融需求深度融合,打造一站式服务与极致消费体验。金融机构要围绕发展需求,构建不同的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场景,形成全链式的新金融生态。比如,构建数字农业场景,将数字普惠金融与数字农业相结合,让金融服务延伸至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构建适老数字普惠金融场景,推出适合老年人使用的手机银行,方便老年客户自助完成各类业务。打造智慧医疗、智慧商城等应用场景,推进数字普惠金融与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民生领域的融合,提升服务体验。
汇聚专业人才,强化智力支撑
发展数字普惠金融,人才是关键。一是加强人才引进。依托燕赵英才计划等重大人才工程,引进高水平的数字普惠金融人才和创新团队。探索灵活的人才引进机制,采取软引进的方式,如请专业人才进行现场指导、举办讲座等。二是加强人才培养。鼓励有条件的高校设置数字普惠金融专业,开展数字普惠金融相关课程建设。支持金融机构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共建产业研究院、培训基地。金融机构要加大培训投入,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在员工中进行数字普惠金融知识普及,提升从业人员专业能力。
加强金融教育,提升数字普惠金融素养
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对象很多是小微企业、农户、城市低收入者等,其金融知识、金融技能、风险防范意识等相对匮乏,提升他们的数字普惠金融素养十分重要。一是根据这些群体的特征,结合他们的需求,进行差异化、针对性的数字普惠金融教育。二是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多种方式宣传普及数字普惠金融。比如,通过举办讲座、巡回宣讲等方式宣传数字普惠金融特征、功能、作用、产品、服务、风险识别等相关知识,通过微信、微博、电视、广播等传播渠道宣传普及相关金融知识。
(作者系河北大学教授)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河北日报
微信公众号
河北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燕赵都市报
微信公众号
河北日报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