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河北阜平44个孩子140秒感动世界的背后,这些故事很动人

2022-02-10 13:11:57 来源:河北新闻网综合

扫码阅读手机版

马兰花儿童合唱团用希腊语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歌唱。河北日报记者霍艳恩摄

2月4日晚,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马兰花合唱团用希腊语演唱了一首奥林匹克会歌《奥林匹克颂》。

这支合唱团由河北阜平县44名孩子组成,他们中最大的11岁,最小的5岁,这支合唱团成立只有3个多月。

这支小学生合唱团怎么组建的?140秒演出的背后又有哪些动人故事?大山里的孩子放声世界,未来他们有什么梦想?

●阜平孩子的音乐梦,一位79岁老人18年的坚守

马兰花合唱团虽然成立只有3个多月,而实际上,这群孩子对音乐并不陌生。他们中有一群来自马兰小学的孩子,他们的音乐故事,更要从2004年开始说起。那年,村里来了一个从北京来的老人。

邓小岚(右)在马兰小学教孩子们学习演奏乐器。保定市委宣传部供图

她就是邓小岚,原《晋察冀日报》总编、社长邓拓的女儿。她出生在保定阜平马兰村,在那里生活了三年,一直把马兰村视为第二故乡。

2003年清明,邓小岚同老报人们一起回到马兰为革命烈士扫墓。 在胭脂河畔,他们遇到了村里的一群小学生,邓小岚提出大家一起来个小合唱时,才发现孩子们大多不会唱歌,这让邓小岚心里有说不出的难受。也就是从那时起,邓小岚每年要往返北京与马兰村数十次,决心帮这里的孩子们补上音乐这一课。

邓小岚从自己的退休金里自掏腰包,修缮校舍、更换桌椅、添置乐器。开始了山村孩子们音乐与艺术的启蒙教育,并组建了“马兰小乐队”,开办了马兰音乐节。

从此,这个小山村便时常被美妙的音乐和动听的歌声包围。 2008年,邓小岚带着马兰小乐队的孩子们走出大山,先后应邀到北京、浙江等地参加节目录制,2012年还登上了北京电视台春晚舞台。

邓小岚(右)教孩子们学习演奏乐器。保定市委宣传部供图

18年来,邓小岚的学生换了一茬又一茬,周边多个村子的孩子也慕名而来。 很多志愿者在邓小岚的带动下,纷纷加入马兰小乐队的大家庭,为小小山村带来了更多元的音乐教育,把偏远的马兰村和外面的世界紧密地连在了一起。

2016年10月,付宝环作为北京市教委“老校长下乡”活动的第一批下乡老校长来到阜平县石猴小学支教。

“有的小学没有音乐老师,孩子们唱歌就是喊,压根不在调上。”付宝环说,几年下来,部分孩子有了音准概念,付宝环还帮石猴、井沟两所小学谱了校歌,“好听”的歌开始在山村小学响起来。

这些,都是阜平孩子们的声音能被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导演组发现的原因之一。

●咱乡村小学能上冬奥会开幕式?大山里的孩子放声世界

2021年9月中旬,阜平县城南庄镇夏庄学区中心校校长刘凯接到一个电话,是北京冬奥开幕式导演组打来的,对方在电话里询问了石猴小学的情况。

“咱乡村小学能上冬奥会开幕式?”

同一时间,付宝环也接到了一个电话,国家体育场运行团队场馆副主任、开闭幕式部演出仪式处处长王军找到她,提出想去她支教5年的阜平县石猴小学看看,组建一支儿童合唱团在开幕式上表演。

马兰花合唱团参加冬奥会开幕式集训。视频来自保定市委宣传部

这样,来自阜平县城南庄镇八一学校、石猴小学、井沟小学、大岸底小学、马兰小学的孩子们正式组建起了马兰花合唱团。

9月28日,冬奥开幕式相关负责人听了孩子们的演唱,现场决定,这个节目可以上。

老师们惊喜又激动,替孩子们高兴啊,山里的孩子,有的十来岁了最远到过阜平县城,这机会多难得。

任务定下来之后,最早由邓小岚和付宝环两位老师以及镇上的特岗老师们来教。但这首歌专业难度很大,超出了镇上的能力,他们向阜平中学求助。

仅仅过了两周,阜平中学的音乐教师苏志艳发现,要解决语言、演唱的诸多技巧,合唱团亟需更专业的老师。

10月18日,保定学院音乐舞蹈学院院长张红玉一行被请到阜平。第一次和合唱团见面,张红玉皱紧了眉头,“孩子们没有音乐基础,可要学的奥林匹克会歌音域宽、旋律复杂、变化音多。2008年北京奥运会演唱这首歌的是著名的北京爱乐合唱团。”

而且,奥林匹克会歌是无伴奏合唱,这会比有伴奏合唱更难。另外,这首歌要用希腊语演唱,别说孩子们,老师们都不会。

马兰花合唱团参加冬奥会开幕式集训。保定市委宣传部供图

困难很大,决心更大。村小学特岗教师、县中学音乐老师、大学音乐学院专家立即组成了一支教学团队,老师们憋着劲儿要在12月底前把44个素人孩子打造成一支登台合唱团。

11月中旬,北京外国语大学欧洲语言文化学院希腊语教师秦烨臻带着学生林嘉濠赶到阜平,花了10天时间教孩子们学希腊语,帮助他们发音标准。12月初,当林嘉濠第二次到阜平,他说孩子们的表现“很惊艳”。

按照导演组要求,每周合唱团的训练视频都要发给他们看,12月底最后一组孩子们排练的视频发过去,刘凯他们收到最后通知,马兰花合唱团的表演正式列入开幕式节目单,这事儿,稳了。

●从含泪退出到补选归队,她对音乐的坚持让人眼眶湿润

2022年2月4日晚,阜平县马兰新村,席金海的眼睛快要贴到电视机上,他在寻找女儿席庆茹的身影,“我闺女,我闺女!”席金海满脸憨笑,“听不懂,可怪好听的。”

11岁的席庆茹,她的经历有些特殊。

回家后,合唱团小成员马兰小学学生席庆茹依然非常自豪。河北日报记者寇国莹、李连成摄

在阜平县城南庄集训的时,席庆茹的母亲突然病重,她不得不退出冬奥会集训。带着哭腔的一句“没事儿,他们在台上唱,我在台下唱……”让所有人湿了眼眶。

就这样,席庆茹放弃训练,回家陪母亲走完了最后一程。

音乐支撑着她走出失去亲人的痛苦,但是音乐这个梦一直在心中,她想登上更大的舞台。在一次补选的过程中,席庆茹再一次获得了参加冬奥会开幕式的机会。而这一次,她终于实现了自己的音乐梦,站在了冬奥会开幕式的舞台上。

席庆茹说,我想让全世界的人都听到我们马兰花合唱团的声音!

从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演出归来,席庆茹依旧像往常那样,一有空就拿出小提琴来认真练习。

用松香轻轻擦拭琴弓,小心翼翼调试琴弦,手臂舒展、轻轻拉动,世界名曲《欢乐颂》的悠扬曲调在客厅流淌开来……

她说这是她学拉小提琴练的第一首曲子。邓奶奶(邓小岚)说,这首曲子简单又好听,最适合当入门练习曲了。

席庆茹在家中练习拉小提琴。河北日报记者寇国莹、李连成摄

席庆茹的两个姐姐都曾是马兰小乐队的成员,其中一个还跟着邓小岚参加了《我要上春晚》节目。

姐姐们学音乐的开心和骄傲感染着小庆茹,也令她羡慕不已,觉得学音乐是一件可幸福、可洋气的事。

席庆茹沉浸在音乐的世界里不断成长,先后在马兰儿童音乐节、骆驼湾快闪活动、月亮舞台等众多场合表演,直至登上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舞台。

“音乐让山里的孩子掌握了一门特长,打开了眼界,这会让他们终生受益的,我们支持她一直学下去!”席金海说。

●开幕式演唱的锤炼,为孩子们插上逐梦的翅膀

音乐就像一颗播撒梦想的种子,深深地根植于阜平马兰花合唱团孩子们的心中。“我学会了用希腊语唱歌”“我学会了自己洗衣服、洗头。”“我到天安门广场看了升国旗”“我看到演出现场,演出舞台的高科技含量”……有音乐滋养,孩子们不断蜕变、收获、成长。

视频拍摄:河北日报记者寇国莹、李连成  视频制作:河北日报记者吴晓萌、王木者

2月5日,马兰花合唱团完成在冬奥会开幕式上的表演,返回阜平。10岁的陈昱龙一下车问爸爸,“爸,你们冷不冷?”父亲陈永立愣了一下。“咱山里孩子,以前不会这么说话,心里有也不说,突然觉得这心里热乎乎的。”

合唱团最小的成员韩舒心。保定市委宣传部供图

韩舒心是合唱团最小的成员,返回阜平后,就像个小喇叭,一个劲儿跟妈妈讲。“妈,你昨儿个看见我了吗?”妈妈杨丽说看见了,你唱得真好。“然后就给我讲,她在北京看见了啥。走的时候感觉还是个小宝宝,回来一下子变成大孩子啦。”杨丽说。

王语佳的爸爸干个体,妈妈焦杰目前被借调到城南庄镇林场上班。“语佳还有个妹妹,平时,这孩子就比较乖,作业什么的都不用操心。这次一回来,我就发现孩子说话比以前有条理了,视野大了。”

“我学会了刷鞋、洗衣服,自理能力比以前强了。”王语佳说,在合唱团,她算大孩子,她会帮小一点的孩子们倒热水、系鞋带,“以前我都不会帮我妹妹系,哈。”她自己笑起来。

这次到北京参加冬奥会开幕式表演,给大山里的孩子们打开了一扇通往更大世界的大门,也极大刺激了孩子们的内心。

视频拍摄:河北日报记者李连成 寇国莹 视频制作:河北日报记者许佳奇

“我以后的梦想,要当个音乐老师。”王语佳说,而几个月前,她还立志要当一名医生,“我学会了音准,能听出歌唱得大概什么水平。知道原来唱歌也有这么多学问。”

1月30日,陈昱龙接受采访时说他想当个歌唱家。参加完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后,回到阜平,陈昱龙的梦想改变了吗?“我以后想当像邓奶奶(邓小岚)那样的音乐老师。”陈昱龙说。

被问及原因,陈昱龙沉默了一会,“总得有人来建设我的家,我想把知识传下去。”

心中有梦是可贵的,梦想实现是幸福的。梦想,哪怕遥远,为冬奥会开幕式演唱的锤炼之旅,已经为孩子们插上了逐梦的翅膀。

(河北新闻网综合河北日报客户端、冀时客户端、新华社等,编辑魏雨)

责任编辑:魏雨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