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冬奥来啦】开幕前夕 探访冬奥场馆

2022-02-04 07:17:07 来源: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2月4日晚8时,北京冬奥会将隆重开幕。各场馆都准备好了吗?先期开赛的运行如何?在距离北京冬奥会开幕只剩一天之际,记者前往三个赛区的一些场馆,一探究竟。

“鸟巢”周边 为开幕式的完美“冲刺”

2月3日晚8时,国家体育场“鸟巢”灯光璀璨,绚丽的中国红穿透钢结构缝隙,在夜幕下显得更加辉煌壮美。

2月4日晚,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将在这里举行。“鸟巢”将成为世界上唯一举办过双奥盛会开闭幕式的场馆。

“我们已经准备好了!”说起开幕式,来自河北北方学院的学生邓少美感到兴奋,“我们经过刻苦的训练,将在‘鸟巢’这个大舞台上,用热情、专业的舞蹈,把青春风采展现给世界。”

在“鸟巢”的西门处,邓少美和同学们利用休息时间,加紧排练,每一个动作都精准到位,没有一丝马虎。同学们自然的笑容、活泼的舞姿,与优美的旋律融为了一体。

邓少美告诉记者,作为开幕式热场环节舞蹈演员,从开始选拔到现在大概经过了近半年的时间,紧张而又充实的排练,让她跟同学们都紧绷一根弦——为一场精彩的开幕式贡献力量。“我们很幸运,虽然排练很辛苦,但很值得。”

记者从主媒体中心乘坐媒体班车前往“鸟巢”途中,经过国家体育馆、国家游泳中心等场馆站点,只见每个站点入口处都有工作人员值守。沿途两侧通过护栏围挡实现闭环内外的隔离,互不影响。

临近开幕式,北京赛区巴士团队已经完全进入“冲刺”状态,整整忙碌了一天。大到电控系统的检查、紧固、清洁,小到轮毂轴承的松紧程度,都要逐一检查,确保车况完全达标。开幕式上,巴士团队将负责3000多位媒体人员的运输。

“从主媒体中心出发,单程是20分钟,一圈循环班线是40分钟。考虑到高峰,极限间隔可以达到一分钟发一辆车。”巴士团队负责人董宁说,他们选配了50辆大巴车,准备了60名驾驶员,一旦有紧急情况就能及时递补。

夜已深,不管是运行管理人员,还是服务保障人员,抑或是媒体记者和志愿者,都仍在各自岗位上忙碌着,为了开幕式那激动人心时刻的到来。

“冰立方” 为冬奥会实现精彩“开壶”

2月3日晚8时,国家游泳中心“冰立方”内,冰壶混合双人循环赛第三轮比赛即将开始。中国运动员凌智与范苏圆在场边不时互相交流,做着上场前的最后准备。5分钟后,他们与瑞典组合展开了精彩角逐。

“冰壶是北京冬奥会第一个开赛的项目,2月2日晚就已经开赛。到目前为止,比赛一切运转正常。可以说,‘冰立方’为北京冬奥会实现了精彩‘开壶’。”国家游泳中心场馆主任张杰告诉记者。

北京是世界上第一个“双奥之城”,国家游泳中心则是第一个投用的“双奥场馆”。2008年北京奥运会,让被称为“水立方”的国家游泳中心家喻户晓。经过改造,“水立方”在冬奥会时变身“冰立方”,成为世界上唯一水上项目和冰上项目可交替运行的“双奥场馆”。

张杰介绍说,为了让“水立方”顺利变身“冰立方”,场馆团队在完成赛道制冰工作后,又连日进行修冰、场地调整、设备设施测试以及就绪演练等工作,按时让“冰立方”在赛前一切准备就绪,迎来北京冬奥会首赛。开赛两天来,“冰立方”所有领域工作都运行平稳,得到很多外国运动员点赞。

“这一切,离不开场馆团队每个人的付出。”张杰说,国家游泳中心场馆团队划分为36个业务领域,工作人员接近1800人,其中包括675名志愿者。经过长达几年的准备,特别是经过最近十几个月的不懈努力,场馆团队已经非常成熟。“冰壶是北京冬奥会赛程最长的项目。我们有信心取得冰壶项目竞赛工作的成功。”

记者了解到,北京赛区所有冬奥场馆都已开赛或准备就绪。其中,国家游泳中心、国家体育馆、五棵松体育中心的比赛已经开始,其余竞赛场馆国家速滑馆、首都体育馆、首钢滑雪大跳台则都整装待发。

“雪游龙” 各领域做好了准备

2月3日晚8时,北京冬奥会女子单人雪橇项目官方训练在延庆赛区国家雪车雪橇中心“雪游龙”举行。这是北京冬奥会正式开幕前,“雪游龙”举行的第二次官方训练。

随着广播的提醒,一架雪橇飞速驶来,转瞬间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由于雪车雪橇在滑行过程中可能造成冰面的损坏,趁训练间隙,站在赛道外的40岁法国籍制冰师罗曼·雅安·查迈勒迅速进入赛道开始修补冰面。

“我服务过此前三届冬奥会,北京冬奥会将是我的第四次冬奥之旅。”他介绍,赛道制冰主要分为制冰、补冰、修冰和清扫等4道工序,每天进行的3个小时修冰工作会让赛道保持最佳状态,为运动员创造好成绩提供保障。“北京冬奥会将是一届完美的奥运会,我做好准备了!”他说。

夜渐深,随着一辆大巴车驶来,上下车的乘客,打破了“雪游龙”候车区的寂静。

“您返程的TG-Y-09,我来帮您查一下具体到站时间。”热情的志愿者对记者说。

“我们共有441名志愿者,分布在17个业务领域。”“雪游龙”场馆志愿者经理黄振翔介绍,1月底,经过五方面场馆通用知识培训后,志愿者们又在各自业务领域进行了岗位培训,现在已全部在本职岗位开展服务。“这些志愿者95%为在校大学生,许多志愿者每天在山路上要走2万多步,大家服务冬奥的热情非常高。”

找到“雪游龙”场馆交通服务副经理梁麦时,他已编制好TW班车运行时刻表,正要四处巡查交通保障状况。

“现在已进入赛时状态,有120多辆车、350多人已投入运行。”梁麦说,“我们交通保障团队有信心做好交通服务保障工作。”

“雪游龙”场馆主任林晋文介绍,1月31日,“雪游龙”举行了冬奥会赛前最后一次全流程演练。通过这次实战演练,检验了场馆的竞赛组织、指挥调度、颁奖、新闻发布会、医疗救援等。“我们将团结一心迎冬奥,大家都准备好了。”

云顶滑雪公园 获得参赛运动员盛赞

2月3日晚6时,张家口赛区云顶滑雪公园,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雪上技巧资格赛第一轮比赛开赛。这是张家口赛区首个开赛的项目,也是中国军团的雪上项目首秀。

女子组比赛率先进行,第21个出场的李楠是中国队唯一参赛选手,最终排名第19位。

“我一个人代表中国参加这个项目,希望把最佳的精神风貌展现给世人。”完成了个人冬奥会首秀的李楠说。由于未能以前十身份直接晋级,李楠还要参加2月6日进行的第二轮资格赛,为决赛席位而战。

在稍后进行的男子组比赛中,中国选手赵洋最终排在第28名,也将参加第二轮资格赛。

首个比赛日圆满落幕,云顶滑雪公园经受住了考验。

云顶滑雪公园是张家口赛区的四个竞赛场馆之一,拥有6条赛道,将承办自由式滑雪及单板滑雪两个分项共20个小项的比赛。

澳大利亚冬奥代表团团长杰夫·利普舒特,已经随队参加了五届冬奥会。抵达北京后,他立即到张家口赛区踏勘场馆情况。“这里的大山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6条赛道集中在一起,设计非常合理,非常完美!”在1月30日澳大利亚代表团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他对云顶滑雪公园给予盛赞。

自1月30日起,云顶滑雪公园就进入了官方训练时间。亲测赛道后,运动员们对云顶滑雪公园赞不绝口。波兰单板滑雪运动员奥斯卡·克维亚托夫斯基说:“这里非常漂亮,雪滑起来很棒,体验令人享受。”

“国际雪联、代表团、运动员对云顶滑雪公园给予充分肯定,是对我们的激励。比赛大幕已经拉开,我们一定拿出最佳工作状态,落实‘简约、安全、精彩’办赛要求,全力以赴做好各项工作。”云顶场馆群运行秘书长马轩说。

“雪如意” 努力让参赛各方称心如意

2月3日,是张家口赛区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本届冬奥会的首个官方训练日。晚8时,随着乌克兰选手的纵身一跃,男子个人标准台官方训练正式开始。

南侧看台的指挥室里,古杨树场馆群执行主任、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场馆主任王波透过玻璃墙,在会议间隙不忘关注训练过程。他的正前方,两块屏幕实时与古杨树场馆群运行指挥室以及主调度中心(MCC)连线,对于场馆运行中发现的问题实时进行调度。

“一手抓冬奥筹办,一手抓疫情防控,目前各项场馆运行工作已全面就绪。”王波说。

作为张家口赛区的标志性场馆,“雪如意”的场馆设施一直为外界津津乐道。可古杨树场馆群设施经理、国家跳台滑雪中心设施经理王敬先一点也不敢大意,运送运动员的电梯是否正常运转,灯光秀的灯光是否符合OBS(奥林匹克广播服务公司)要求,他一一核验。场馆转播经理谢长宏也在就晚上的灯光秀和官方训练与OBS详细沟通,抓好每个细节。

在官方训练前一日就开放的“雪如意”VMC(场馆媒体中心),几乎成了人员往来最频繁的地方。场馆新闻运行经理李成说,他们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共59人,已经全部就位。

场馆摄影经理——来自英国的保罗,2月2日就提前在赛场各个点位踩点,2月3日索性对着图示一点点向摄影记者们讲解起了点位的设计安排。看到熟悉的面孔,他连声招呼并加以碰肘礼,让来自世界各地的摄影记者感到轻松友好。

“‘雪如意’运行团队成员来自四面八方,但通过磨合相处,大家亲如一家。”王波说,团结一心,做好服务工作,他们将努力让所有运动员和记者在“雪如意”都称心如意。

张家口山地新闻中心 将服务一点点完善到尽善尽美

2月3日晚8时,张家口山地新闻中心在经历了一个白天的“新闻大战”后,终于安静下来。

路过新闻发布厅,记者发现新闻发布厅里的志愿者已经在展板上更新了2月4日新闻发布会的内容。当天,这里要举行北京冬奥会开幕前的最后一场新闻发布会,主角还是澳大利亚冬奥代表团。自1月30日以来,他们已经在这里连开6场新闻发布会。有记者感慨:“你可以想象,在北京冬奥会这个平台上,大家是多么渴望展示自己国家运动员的风采。”

为了给即将到来的盛会做好充足准备,张家口山地新闻中心的工作人员细致工作。“明天,您会前往‘鸟巢’观看开幕式吗?”抓紧难得的间隙,媒体工作间的两名志愿者向停留的记者们询问着抵离意向,以便第一时间提供相应的交通服务;还有几名志愿者擦去了之前倒计时的展板画,为开幕式重新设计着图案。

“您的车辆还有20分钟进站,您可以先去暖和的地方休息,车到了我们会通知您。”在张家口山地新闻中心的乘车点,两名来自河北建筑工程学院的志愿者和一名来自河北经贸大学的志愿者热情地服务着。

临近门口的交通服务台,也一直是张家口山地新闻中心最忙碌的窗口之一。作为张家口赛区班车抵离的一个核心中转站点,他们每天要服务的咨询人数很多。负责交通服务的志愿者是来自河北经贸大学、河北建筑工程学院以及南开大学等高校的学生。此前,为了便利记者们理解,他们曾手绘了一幅交通引导图,后来图从简易的手绘版变成了更为详细的打印版。

从一堆服务手册中把最初的手绘版本翻出来展示时,来自南开大学的志愿者张书琪骄傲地告诉记者:“这个版本我们早就不用了,但它见证着张家口山地新闻中心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前,将服务一点点完善到尽善尽美的过程,所以我要把它收藏起来。”(河北日报记者郝东伟 王伟宏 张镜 王峻峰 赵瑞雪

责任编辑:魏雨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