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两名残疾人朋友的冬奥情

2021-12-30 10:49:28 来源:河北日报记者陈华

扫码阅读手机版

距离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越来越近了。对于“两个奥运”,社会高度关注,热切期盼,残疾人朋友也不例外。最近,记者走近一北一南、一老一小两名残疾人朋友,了解了她们助力冬奥和冬残奥的故事。

张家口市海豚温馨家园主任霍振玲:

带领大家乐乐呵呵助力冬奥

“这周日可以打冰壶吗”“请问还有名额吗”……12月19日,张家口市桥西区海豚温馨家园主任霍振玲的助残微信群里,预约学习陆地冰壶的信息不断。

海豚温馨家园是在张家口市桥西区残联的大力帮助下,于去年9月成立的残疾人综合服务场所,开展康复训练、辅具服务、照护帮扶、信息咨询等多种服务,并举办各种适合残疾人参与的文体活动。其中,双休日安排深受残疾人欢迎的陆地冰壶体验活动,但受疫情影响,最近每次参与体验的名额限制在十个左右。

今年51岁的霍振玲是张家口康保人,因小儿麻痹症导致双下肢残疾。她曾是一名残疾人举重运动员,也曾入选省残奥冰壶队。

2019年退役后,霍振玲发挥特长,深入到张家口市一些社区推广普及陆地冰壶运动。今年9月,在桥西区残联的推荐下,她来到海豚温馨家园负责残疾人活动策划、动员等工作,又在这里开展起陆地冰壶普及活动。桥西区残联特意给他们配置了一条陆地冰壶道。

最初的时候,很多残疾人没有体验过陆地冰壶,不懂规则和技战术。霍振玲就给大家分好组,边讲边让他们练。“发球姿势是半蹲,身体不要倾斜。”“胳膊要伸直往外推。”……在霍振玲的悉心指导下,很多残疾人朋友渐渐从“门外汉”成为“行家里手”。

感受到残疾人朋友对陆地冰壶的热情,霍振玲在国际残疾人日组织了残疾人陆地冰壶比赛。他们还打算把陆地冰壶办成海豚温馨家园的特色活动,培养一批有特长的队员,不仅能参加各种活动,还要参加陆地冰壶赛事。

“我们要多开展残疾人文体活动,特别是要在普及冰雪运动方面多下功夫,带领大家乐乐呵呵助力冬奥和冬残奥。”霍振玲表示。

武安市特教学校听障学生韩思蕊:

好想去见证一个个荣耀时刻呀

连绵起伏的雪山上,运动员英姿飒爽;憨态可掬的“冰墩墩”手持雪杖,脚踩雪板,正在雪道上滑行;乖巧灵动的“雪容融”则在快乐地进行舞狮表演——这是武安市特殊教育学校学生、14岁的韩思蕊精心创作的一幅水彩画的内容。

这幅名为《荣耀》的画作,在省残联举办的2021年省残疾青少年冬奥、冬残奥主题绘画作品征集活动中获得一等奖。

“得知获奖的消息,我很开心。希望能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激励青少年朋友,为冬奥、冬残奥筹办加油、助力。”韩思蕊通过手语向记者表达她的喜悦之情。

2007年出生的韩思蕊,因自小耳蜗畸形导致听力障碍。尽管命运不公,她依然心怀梦想,向阳而生,喜欢画画和跳舞。2019年,她参演的舞蹈《冰雪精灵》获得了武安市校园文化艺术节一等奖。

今年10月,一听说省残疾青少年冬奥、冬残奥主题绘画作品征集活动举办的消息,她就报了名,并搜集了很多绘画素材,在老师的帮助下,很快构思出了创作内容。

“从中国体育健儿首次登上冬奥赛场,到中国冬奥奖牌实现‘零’的突破,再到迎来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这是中国冰雪的荣耀记忆,是中国冰雪的光荣时刻。”韩思蕊的辅导老师、武安市特殊教育学校美术老师郭璇璇,这样解释韩思蕊的创作初衷。

据武安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李改英介绍,该校积极开展奥林匹克知识教育,推动陆地冰壶、轮滑等进校园,奥林匹克精神已成为激励孩子们自立自强的不竭动力。2019年,该校被评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和“校园冰雪运动特色学校”。韩思蕊就是校陆地冰壶队的一名队员,在刚刚结束的2021年武安市第三届冰雪运动会陆地冰壶比赛中,他们获得了二等奖。

记者留意到,在《荣耀》的色彩选择上,韩思蕊没有只选择蓝色、白色等冷色调,而是冷暖结合,尤其是将雪道的颜色画成了粉色。对此,韩思蕊用手语表示,粉色代表着爱心和温暖。她希望更多残疾人朋友为冬奥、冬残奥筹办奉献爱心,并借力冬奥、冬残奥,更好地融入社会。

问及即将到来的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韩思蕊兴奋地用手语表示:好想去见证选手们的拼搏进取和一个个荣耀时刻呀!

责任编辑:李亚萍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