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可爱的儿童”,不要借以牟利的“网红儿童”
要“可爱的儿童”,不要借以牟利的“网红儿童”
扫码阅读手机版
蔡晓辉
近期,一些短视频、直播平台上出现了许多以展示“萌娃”为主要内容的账号,不少家长将孩子打造成“网红”,并通过商务合作实现流量变现。近日,文旅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网络文化市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意见》,严禁借“网红儿童”牟利,保障未成年人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据《人民日报海外版》12月20日报道)
儿童正在成为许多直播、短视频平台的“流量担当”。除了大多数以记录孩子日常生活为主的“晒娃”账号,这些平台还出现了一些吃播、美妆穿搭、演绎剧情等模式的账号:5岁多的小男孩,模仿大人口吻流利地讲出各种搞笑段子;刚过完5岁生日的小女孩,熟练地拿起粉底和眼影,对着镜头向大家介绍如何化妆;一些家长故意给宝宝喂有刺激性味道的食物,拍摄宝宝表情取悦观众……稚嫩的孩童做着与年龄不符的动作,部分“晒娃”逐渐畸形化。
人们为什么喜爱儿童?因为儿童天真烂漫、纯净无邪。那些童言无忌的瞬间、好奇单纯的时刻,被谓之“童趣”,寄托着人们对“再也回不去”的心境的感念、对人性中善良与美好的向往。众多“萌娃”视频之所以走红,就是契合了人们内心深处的共通心理。而“网红儿童”,看似天真烂漫,实则就是牵线木偶,背后是成年人精心设计的台词、脚本、机位等一条龙策划。一定意义上,“网红儿童”不过是其父母用来博眼球、求关注、赚打赏、谋商业合作的工具。
“网红儿童”让屏幕另一端的网友在围观中享受到了放松和愉悦,让其父母收获了经济利益,让平台收割了流量。看似多赢,但最大的输家,却是纯真可爱的儿童。
吃播博主“佩琪”,年仅3岁就被父母喂到了70斤以博人眼球;因为拍摄时不配合,一名女童模特被母亲脚踹“教育”;本该用来玩耍和学习的时间,却被拍摄短视频占用……几乎每一名“网红儿童”的产生,都是以看得见或看不见的身心健康为代价。正如专家指出的那样,一方面,把孩子推到镜头前,按照脚本“卖萌”,过度透支他们的体力精力,过度暴露隐私,极易造成心理焦虑。另一方面,孩子过早借直播短视频等参与商业活动,也会造成价值观扭曲,形成功利思维和浮躁心态。
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发育尚未成熟,他们既缺乏自我保护的能力,也缺乏明辨是非美丑的能力。在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构建人生观、价值观的年龄,被急于挣快钱的父母推出当网红捞金,必然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影响。早早地、轻易地出名,会让孩子们认为迎合一些低俗的审美、不必付出艰辛的努力就可以获得“成功”。一棵幼苗,被功利的父母和平台灌溉这样的价值观,如何跑好人生漫长的“马拉松”?
儿童的可爱,是天然本性,需要成年人用心呵护。文旅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网络文化市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意见》,要求严管严控未成年人参与网络表演,对出现未成年人单独出镜或者由成年人携带出镜超过一定时长且经核定为借助未成年人积累人气、谋取利益的直播间或者短视频账号,或者利用儿童模特摆出不雅姿势、做性暗示动作等吸引流量、带货牟利的账号依法予以严肃处理。严格落实《意见》相关规定,加强监督和处罚力度,才能斩断靠“网红儿童”牟利的途径,保护好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
要“可爱的儿童”,不要借以牟利的“网红儿童”。期待在严格的监管下,平台上再无被操弄、围观、消费的“网红儿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河北日报
微信公众号
河北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燕赵都市报
微信公众号
河北日报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