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观察|从艺术交融到民心相通
文化观察|从艺术交融到民心相通
扫码阅读手机版
从艺术交融到民心相通
——来自2021“一带一路”·长城国际民间文化艺术节的思考
连日来,2021“一带一路”·长城国际民间文化艺术节吸引了全世界热切的目光。从渤海之畔到亚欧大陆,从长城雄关到地中海沿岸……这一璀璨舞台,吸引了诸多国家的政府官员、驻华使节、艺术家、非遗大师参加。移步换景,漫步艺术节现场,处处感受到异域风情、河北风物、中华热情,更能感受到精神文化上的共同富裕。
这一新诞生的平台何以被寄予厚望?从艺术交融到民心相通,这座沟通之桥何以流光溢彩?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这一纽带正在带来哪些惊喜?驻足于艺术盛宴的中央,在丝竹鼓乐的灵动悠扬中,我们为之心动。
9月16日,在2021“一带一路”·长城国际民间文化艺术节“百年百艺”民间文化艺术展区,一名小朋友被国家级非遗黑龙江省赫哲族鱼皮饰品所吸引。河北日报记者赵永辉摄
八音合奏,共谱盛宴——一个文艺荟萃的舞台
艺术节第三天,再度走进廊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交流中心,多彩绚烂的“百年百艺”国际民间文化艺术展令人目不暇接,来自“一带一路”国家的800余件非遗作品汇集于此争奇斗艳、惊艳世人。
“庆阳香包,把立体造型和平面绣制兼容。按照剪纸图样,在丝绸布料上用丝线绣出五彩斑斓的图案,然后缝成不同的造型,填充上丝绵、香料……”来自丝绸之路重镇甘肃的国家级传统美术项目庆阳香包绣制传承人刘兰芳,热情地向人们介绍其丝绸作品。她告诉记者,此次前来就是想让更多人了解庆阳香包的文化和历史,同时交流学习其他传承人的传播方式,努力让庆阳香包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技艺传承,不拘门户;渴望交流,自古皆然。这些古老的民间技艺、产品和朴素的渴望,共同书写了不同文化艺术的精彩篇章。漫步展厅,陕西华县皮影、上海黄杨木雕、云南普洱茶制作,斯洛伐克的民族服饰和彩瓷、匈牙利的海蓝德瓷器、俄罗斯的非遗传统舞蹈“勺子舞”表演以及委内瑞拉、斯洛伐克等国的民族服饰、金属器皿、陶瓷制品等作品,展现出“一带一路”上多元的文明。
“生动鲜活的民间文化艺术,蕴含着各国人民的生活智慧和审美情趣。”本届艺术节协办单位、新绎控股有限公司总裁李晓菲说,这是河北历史上,首次举办以“一带一路”为主题的文化盛会。可以说,此次盛会开创了一个新纪元:真正特色鲜明地让璀璨的文化艺术成为“主角”,这是文化自信的表现,是大国气度使然。
“优秀的民间文化艺术,映现着古老的历史文脉,弘扬着文化精神。搭建舞台、展示多元,进一步促进着人们精神上的共同富裕。”廊坊市市长杨燕伟说,河北环绕京畿,是重要的文化资源大省,是长城文化的重要省份,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一带一路”国家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非遗资源富矿。艺术节的盛况表明,通过搭建艺术荟萃的舞台,能够让天涯近在咫尺,勾勒出一道道山海相连的弧度,促进不同的文化艺术穿越大漠海涛而牵手共赏。
民心相通,和睦共享——一座“沟通对话”的桥梁
“青海热贡艺术、陕西华县皮影戏、河北蔚县剪纸、丰宁满族剪纸……无法想象,在这个展馆里,竟然见到7个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太幸运啦!”展厅内,来自白俄罗斯的波莉娜等观众惊喜不已。他们欣赏景泰蓝、花丝镶嵌、雕漆、宫毯,参与艺术匠人面对面、非遗体验互动,收获满满的幸福。
“我为幸福唱歌曲”,阿塞拜疆轻歌剧《货郎与小姐》中这最为流传的咏叹调,唤醒几代人的记忆。丝绸之路,是一条贸易之路,更是心灵互通之路。
9月17日清早,走进丝绸之路国际文化交流中心音乐厅,一场由80多位旅居中国的艺术家们首度合作演绎的专场音乐会——《多彩的永恒·丝绸之路爱乐乐团交响音乐会》,正在进行最后的彩排合练。“为一个共同的梦而来。”国际著名华裔钢琴家、作曲家克劳迪娅·杨说,音乐会曲目几乎覆盖了“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最广为人知的精品,演奏出爱好和平、渴望沟通的心声。
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人文基础;把对话当作“黄金法则”,大家一起做有来有往的邻居……艺术节虽是首次举办,但爱的桥梁既已搭起,天涯还会远吗?
打破壁垒、平等尊重——一条文明互鉴的纽带
“经天纬地曰文,照临四方曰明。”文明,是普照天下的光耀。“本届艺术节带来深度思考,在更深层次探讨了当代文明的互鉴共融。”艺术节组委会相关负责人说,这一点,可以从艺术展中得到体悟。
漆黑中,一团炽烈“火焰”猛烈“燃烧着”,带来温暖和希望;一对情侣被困荒岛,渴望回归正常生活……艺术节上,由多国艺术家共同创作实施的《“公共的未来”·国际公共艺术展》对公众开放。与纯技艺呈现不同,这些具备当代性、国际性审美的艺术装置作品,汇集了20位(组)来自中国、法国、希腊、泰国等多国的艺术家和艺术小组。
“这些作品,形态上具备公共属性,内容上也极具公共话题属性。创作历程本身就是合作、交流、包容的体现,传递着渴望打破壁垒、同舟共济的心声。”该展览策展人陈澈说,历史上,“一带一路”都是人文荟萃之地,连接的文明形态非常之多,而彼此欣赏,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始终是民心之所盼。
“中华文化自古就有包容的特性,那就是尊重特色、尊重多元。富裕起来的中国人,渴望精神文化的满足,更渴望了解世界,与世界分享。”廊坊市民赵存众坦言,这就是“你了解我,我懂得你。大家美美与共,做永远的好朋友。”
“共建‘一带一路’,不是独奏,而是大交响。从文化艺术到思维方式、到精神情感,艺术节如同一个纽带,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积极力量。”省文化和旅游厅宣传和对外合作交流处处长李新杰表示。 (河北日报记者 龚正龙)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河北日报
微信公众号
河北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燕赵都市报
微信公众号
河北日报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