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小康的河北实践与探索|改善民生,持续增进百姓福祉
全面小康的河北实践与探索|改善民生,持续增进百姓福祉
扫码阅读手机版
改善民生,持续增进百姓福祉
——全面小康的河北实践与探索⑤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中国共产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目的。
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委、省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各项民生工作,确保“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一项项民生工程、一件件民生实事,持续为民生“加码”、为幸福“加速”。
老百姓钱包越来越鼓,2020年,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136元,比上年增长5.7%;创业者激情越来越高,“十三五”期间,河北省市场主体从327.7万户增加到692.9万户;百姓退休后的日子越来越好,河北省从2021年1月1日起继续调整增加基本养老金,实现第17次上调……
“小康”这两个古老的汉字,在燕赵大地上写出丰富多彩、生动形象的新篇章。
增收入、强保障,托举起老百姓“稳稳的幸福”
电商购物节是这些年兴起的“新节日”。据某电商平台数据显示,在今年“6·18”电商购物节期间,河北省购买力排名位居全国第9位,6月18日当天成交额同比增长约三成,表现迅猛。
“买买买”背后,是居民收入的稳步提升。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通过一系列惠民举措,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让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始终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东峰在不同场合反复强调,要坚持以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和共同富裕为目标,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省委副书记、省长许勤多次就提高居民收入、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出具体要求。
“十三五”期间,河北省全面深化工资分配制度改革,调整和落实最低工资标准,强化工资指导线作用,健全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不断改善在岗职工工资待遇。
这些年,居民收入的增长轨迹,呈现出一道优美的上升曲线。
2018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2997元,是1978年的119.5倍。今年一季度,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8%。
这条曲线让人们切实体会到“小康的滋味”。
“幸福感‘爆棚’!”不久前,石家庄市民曹静为新房购置了全套家具,她高兴地说,“20多年前布置自己的小家,只能等每月工资发了一件件地凑,现在一次性就购齐了。”
“蛋糕”不仅要做大,更要“切”好,河北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也在缩小。
“好日子让人不忍变老!”在阜平县骆驼湾村一号院,一拨又一拨游客涌进来,75岁的女主人顾宝青给大家讲述着2012年底习近平总书记顶风冒雪来慰问时的情景,“总书记和我们拉家常,问我们一年挣多少钱,粮食够不够,生火的煤存了多少,小孩上学远不远……”
“那时候日子穷,人均8分地,就种些玉米棒子和土豆,想吃顿白面都不易。现在,吃啥那是天天不重样儿!”这几年,顾宝青眼见着骆驼湾村脱胎换骨,村里发展起食用菌、高山林果、民宿旅游等产业,全村人均收入从2012年前的不足千元增长到2020年的15660元。
在骆驼湾村口,“我们过上了好日子”8个红色大字格外醒目。
过上好日子的,又岂止是骆驼湾一个村。2018年,河北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031元,是1978年的123.0倍。2020年,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快于城镇居民收入2.8个百分点。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河北省始终坚持“社会政策托底”,出台了一大批惠民举措落地实施,兜住民生底线,托举起老百姓“稳稳的幸福”。
民生投入只增不减,凸显出发展的温度。
今年上半年,河北省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81%。2020年,全省财政用于民生支出7367.9亿元,比2012年翻了一番多。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人民群众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基本途径。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总量逐渐攀升,农民工返乡、农村新成长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等各类群体就业问题交织汇集,就业成了一个庞大而复杂的难题。
在复杂的就业形势下,河北省把促进就业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陆续出台《河北省就业创业资金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做好稳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妥善解决了国企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有效化解了以高校毕业生为主的新一轮青年就业高峰压力。
2020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85.9万人,一年增量就超过1949年全省城镇就业总数。“十三五”以来,职业院校培养输送毕业生185.15万人,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
“走,创业去!”除了找一份好工作,这些年,创业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选择。
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推进商事制度改革……近年来,河北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激起了万千创业者的创业热情。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整合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建立“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模式,完善医疗救助“一站式”报销结算制度……一项项顶层设计提纲挈领,让百姓病有所医,看病能报销,大病得补偿。
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是每个家庭的深深关切。河北省全力推进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扩面工作,推行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管理服务规范化建设。截至今年5月,全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528.31万人,基本实现全覆盖。
残疾人事业迎来“春天”。“十三五”以来,河北省实施了残疾人服务工程,提供康复服务、适配辅助器具、提供就业培训、提供托养服务、进行家庭无障碍改造、资助贫困残疾学生及贫困残疾家庭子女上大学,确保每一个残疾人在小康路上不掉队。
解难题、补短板,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冬季取暖是老百姓的心头事,也是省领导的牵挂事。
“11月1日起全省提前供热。”2020年10月31日,一条发自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的通知刷屏微信朋友圈。
这已是河北视天气变化,连续三年提前供暖。
2019年11月11日晚,王东峰不打招呼、轻车简从,深入石家庄市供热指挥调度中心和社区热交换站,走进棉五社区进行暗访,亲手摸摸百姓家的暖气热不热;2020年11月5日下午,他深入到石家庄市暗访检查供暖工作;2021年1月10日下午,王东峰深入石家庄市暗访检查冬季供暖、电力保障、生活必需品供应等情况。“河北温暖”每次都跑在寒流前面,“河北暖冬”成为广大群众真心点赞的民心工程。
暖气热不热、停车难、“接娃难”等民生“小事”,看起来家长里短、零零碎碎,对群众来说都是实实在在的大事,切切实实影响着他们的幸福指数。
如何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突出问题,让民生暖阳照耀千家万户?
河北省坚持问题导向,从最困难的群众入手,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从最现实的利益出发,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加快补齐民生短板。
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从2018年起,河北省连续4年滚动实施20项民生工程,突出普惠性、基础性和兜底性民生建设,围绕棚户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老旧小区改造、住房制度改革、冬季清洁取暖等办成了一批民生实事。
在此基础上,今年5月初,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聚焦办好10件民生实事的通知》提出,着力办好10件民生实事。
聚焦健全完善养老服务体系、解决“三点半”难题、提升医疗保障服务水平……10件民生实事聚力解决群众关切的“关键小事”,把实事办好办实,办到了老百姓心坎上。
“安得广厦千万间”是中国人世世代代的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梦变成了美丽的现实。省委、省政府心系百姓安居冷暖,大规模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事关居住条件改善的棚户区改造、老旧小区改造、城中村改造相继被纳入20项民生工程。
如今,百姓住有所居,“忧居”变“宜居”。
“总书记到这里看望居民时曾亲切地问‘大家幸福不幸福’,我想代表祥富里社区全体居民大声回答:我们非常幸福!”祥富里社区党总支书记陈林静常常这样说。
祥富里社区是唐山大地震后建设的第一批安居工程小区,2016年7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唐山时专门到这里看望居民。2018年该小区被列入唐山市首批老旧小区改造名单,规划了停车位,更新了各类管道,增设了健身娱乐设施。
截至2020年,河北省累计筹集公租房46.7万套;累计改造棚户区住房183.6万套,近500万棚户区居民实现“出棚进楼”;改造老旧小区6311个,惠及居民141万户。
居住条件的改善不仅发生在城镇,农村人居环境也大变样。2018年、2019年,农村危房改造工程被列入20项民生工程。截至目前,全省已累计改造105.5万户。
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体现在一个个民生“小”坐标中,要靠行动来落实。
——孩子放学早、家长不便接,这样的时间差长期以来困扰着不少家长。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河北省明确将解决“三点半”难题作为10件民生实事之一,弹性放学、按需延长课后服务时间,各地课后服务不断升级,切实解决了家长后顾之忧。
——城市停车难,难在缺少停车资源。石家庄市住建局根据全市停车场分布,划定合理区域,不间断寻找合适地块,千方百计创新理念增设停车泊位。在地处市中心、周边急缺停车场地的民生路上,他们创新谋划了一座6组筒式地下立体智能车库。
——不动产登记耗时长、办理难,让不少人“闹心”。衡水市在房地产领域将服务事项从“串联”改为“并联”,实现全流程优化,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
重质量、求实效,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有了更新的期盼,期盼更好的教育、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期盼能够在平安祥和的环境中学习和工作。
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河北省民生建设更加注重民生质量和人民群众的实际获得,更加注重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是承载更深内涵的全面小康——
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上的一个阶段性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色如何事关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能否开好局、起好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强调的不仅是‘小康’,而且更重要的也是更难做到的是‘全面’。”
全面小康,既要“富口袋”,还要“富脑袋”。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河北省坚定不移实施科教兴省和人才强省战略,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2020年,全省共有小学在校生695.92万人,小学学龄人口毛入学率102.17%;初中在校生301.55万人,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5.62%。
有学上还要上好学。河北省持续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大力推进义务教育从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迈进,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深入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全面小康,既要丰衣足食,也要和谐稳定。
平安,是民生所盼、发展之基。持续开展信访积案专项攻坚,打击涉枪涉爆、涉黄涉赌等突出违法犯罪和群众深恶痛绝的电信网络诈骗,扎实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河北省扎实推进平安河北建设,用心用力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首都政治“护城河”,让平安和谐与民生幸福比翼齐飞。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
省委、省政府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谆谆嘱托,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制定和实施了大气环境污染治理“1+18”系列政策和行动方案,坚持科学治污、精准治污和依法治污,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加力工业污染深度治理。
坚持一天一天努力,一微克一微克争取,雾霾越来越少,蓝天白云成常态。今年7月份,河北省PM2.5平均浓度为21微克/立方米,创2013年有监测记录以来单月历史新低。
民生连着民心。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
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是河北省“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之一。省委九届十一次全会提出,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全民受教育程度明显提升,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河北日报记者赵建)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河北日报
微信公众号
河北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燕赵都市报
微信公众号
河北日报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