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冀医疗协作造福两地百姓 燕郊居民家门口享北京专家服务
京冀医疗协作造福两地百姓 燕郊居民家门口享北京专家服务
扫码阅读手机版
共建7年来,河北燕达医院与北京朝阳医院合作不断升级
京冀医疗协作造福两地百姓
近日,在河北燕达医院胸心外科专家门诊,来自北京朝阳医院的李彤教授(右一)在接诊。 通讯员陈浩摄
日前,河北燕达医院与北京朝阳医院携手举办了京冀医教研协同发展座谈会暨燕达·朝阳合作7周年系列主题活动。合作共建7年来,北京朝阳医院累计向河北燕达医院派出162名专家,燕郊居民在家门口享受到了北京专家的诊疗服务。
名医问诊、医保破冰……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蓝图下,位于廊坊燕郊的河北燕达医院,日渐成为京冀医疗协作的一个范本。
分级诊疗见成效
——燕达门急诊量较2014年合作初期增长6倍
从北京市通州区往东,过了潮白河,就是河北省三河市燕郊镇,河北燕达医院就坐落在这里。
6月30日8时,胸心外科专家门诊,来自北京朝阳医院的李彤教授准时开始接诊。
患者孟先生是住在燕郊的北京上班族,当天特意挂了李医生的专家号。诊断过后,他来到医院为北京医保患者开设的窗口交费。刷卡、交费、取药,整个流程下来不到20分钟。孟先生说:“能在家门口看上好医生,还能享受医保报销,谁还往北京跑啊。”
燕达医院管理委员会主任李海玲介绍,与北京朝阳医院合作共建7年来,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显著提升,业务量也不断增长。截至2020年,医院年门急诊量较2014年合作初期增长6倍,出院量增长近7倍,手术量增长391%。
可在2014年之前,由于京冀医保不衔接、医疗资源不均衡等原因,燕达医院病床空置率一度高达70%。
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实施带来了转机。乘着协同发展的春风,2014年5月9日,燕达医院与北京朝阳医院签署了《共建协议书》。在此基础上,燕达医院又先后与北京天坛医院、北京中医医院等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
“沉睡”的医疗资源被盘活了!与北京朝阳医院合作1年后,燕达医院门诊量同比增长了181%,住院人数同比增长196%,手术量同比增长217%。
对此,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两院通过切实合作,将北京的优质医疗资源辐射到河北,起到了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作用,为推进分级诊疗做出了积极尝试、取得了良好效果。
异地就医结算破冰,是京冀医疗协作迈出的一大步,让燕郊居民享受到了更多协同发展的红利。
2017年1月5日10时15分,北京退休职工姜忠涛直接刷北京社保卡在燕达医院挂号看病,成为享受京冀医保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的首位北京患者。从这天起,几十万在燕郊居住的北京参保人员,在燕达医院就医可直接刷卡结算。
此举有效引导北京就医外流,缓解了北京各大医院服务压力。
“过去在北京,各大医院每天要接待100多个来自燕郊的患者。现在,北京的医生来到燕郊,100多个患者省去了奔波的辛苦,你说这个社会效益大不大?”北京朝阳医院党委书记、理事长张金保说。
学科共建结硕果
——以前不敢收的病人敢收了,不能治的病能治了
55岁的燕郊居民张先生,因为体检发现左侧肾上腺肿物入院。北京朝阳医院派驻燕达泌尿外科主任张鹏组织科室讨论,认为张先生的肿物为嗜铬细胞瘤,不排除恶性可能,决定实施4k超高清腹腔镜手术。
据介绍,这项手术风险极大,非常考验医生的技术水平。最终,张先生的肿瘤被完整切除,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张先生平安出院。
7年一大步。随着北京朝阳医院人才、专家、技术等优质医疗资源的持续注入,燕达医院走上了全面发展的快车道,其管理水平及医教研能力得到跨越式提升。
两家医院在心内科、骨科、泌尿外科、消化内科等重点合作科室相继开展了4k超高清腹腔镜手术、骶神经调控术、二尖瓣狭窄球囊扩张成形术等一系列高精尖技术。
“以前不敢收的病人敢收了,不能治的病能治了。”李海玲感慨说。
2018年底,燕达医院通过了省卫健委对于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评审。近年来,燕达医院年申报各级各类科研课题保持高速增长,并成为河北医科大学、河北东方学院、河北北方学院等多所院校的临床教学医院。
在北京朝阳医院党委副书记、燕达医院管理委员会副主任陈勇看来,这得益于双方建立的开放共赢的机制。
“两院在资产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基础上,共管共建燕达医院。朝阳医院充分发挥自身学科人才优势,全权负责医院的医疗、教学和学科建设。河北燕达医院充分发挥资本和经营的优势,全权负责资本和运营,这种灵活的合作机制,使两院合作的平台更加开放。”陈勇说。
合作共建7周年之际,燕达医院与朝阳医院再次签署补充修订协议,成立燕达医院管理委员会,在管理体制、学科建设、临床服务能力、信息化等方面深入合作,开启两院合作共建的第3个3年周期。
医养结合创品牌
——近5000位北京老人燕郊养老
“七一”前夕,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燕达金色年华健康养护中心举办了“同心向党,共绣党旗”活动。满头银发的陈玉华今年69岁了,她精神矍铄、素指翻飞,把对党的感恩之心绣进了一针一线里。
陈玉华是北京退休人员,住进养护中心3年了。旁边就是三甲医院,起居有专人护理,还有丰富的文娱活动,陈玉华老人对住在养护中心的晚年生活很满意。
近年来,京津冀三地相继出台系列政策和一系列合作文件,统筹建设特色养老服务片区,引导京津社会资本向河北养老服务领域流动。
依托一墙之隔的河北燕达医院,燕达金色年华健康养护中心建立起国内领先的医养康结合养老服务体系,能够满足自理、介助介护、认知照护、舒缓疗护等不同养护需求,入选了首批京津冀养老服务协同发展试点项目。
2016年底,养护中心一期2300张床位全部住满。2018年10月,养护中心二期8000张床位正式开放入住。目前,养护中心共吸引了近5000位老人前来颐养天年,其中98%来自北京。
从2019年底开始,燕达医院为养护中心的老人们开辟了“绿色通道”,设置了养护老人专职服务员,协助行动不便的老人挂号、交费、就诊等。
来自北京的祖瑞先夫妇切实体验到了医养结合的优势。“有天早上,老伴儿感觉有些晕眩,我赶紧告诉了护士。护士很快把老伴儿送进了燕达医院,发现是脑供血不足引起的,马上就做了治疗。”祖瑞先说,这段经历让他坚定了在燕达养老的决心。
祖瑞先夫妇在养护中心住的房间基本和家里一样,二室一厅,有独立的厨房和卫生间。不同的是,房间设置了紧急呼叫按钮。医生给他们建立了健康档案,每天有医护人员上门给两位老人做基本检查,24小时有医护人员值班守候。
养护中心副总经理李东辉介绍,目前,养护中心三期项目正式开工建设,设置床位4730张。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燕郊承接京津冀地区养老需求的服务能力。(河北日报记者潘文静 通讯员马潇潇)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河北日报
微信公众号
河北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燕赵都市报
微信公众号
河北日报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