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河北承德:用好“钱袋子” 共圆“小康梦”

2021-07-21 11:26:51 来源: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承德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

用好“钱袋子” 共圆“小康梦”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哈里哈乡哈里哈村集中安置区,一期工程于2017年6月竣工,二期工程于2018年9月竣工,安置搬迁人口46户130人,已于2018年10月前陆续入住新居。承德市财政局供图

进入7月,到平泉市桲椤树镇桲椤树社区赵玉明家葡萄大棚里采摘的人络绎不绝,一斤采摘价20元,还供不应求。

搬出穷山沟,住上楼房,种上葡萄,加上养羊和开钩机挣的钱,一年收入就有20来万元。日子越过越好,赵玉明心气儿也越来越高,他筹划着年底买台轿车,开着小车进入小康。

“十三五”以来,承德市财政局始终坚持发挥行业优势与立足贫困地区实际相结合,累计投入各级财政资金130.6亿元,支持全市7个贫困县、936个贫困村高质量脱贫出列,45.6万贫困人口小康梦圆。

持续加力,争取支持

——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充足资金

从县城出发,在平坦的乡间公路上行驶20多分钟,便看见一片整齐的居民区。滦平县安纯沟门乡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到了。

一川多沟的安纯沟门乡,共有90个自然村,其中近40个在偏远山沟里。

上瓦房村村民张宇坤的旧家是石头墙、黄土房,自己都记不清这房子是啥时候盖的。2018年11月,张宇坤一家搬进了新居,年收入也突破5万元。“三室两厅92平方米,我只交了1.2万元,总觉得捡了大便宜。”

“安置区有713户2474人,涉及全乡11个村中的10个村。”安纯沟门乡党委书记刘国金说,小区还就近配套乡卫生院、幼儿园和学校及产业园,长期困扰百姓的看病难、上学难、行路难、增收难问题全得到了解决。

建安置房,配产业园区,资金从何而来?承德财政部门不断健全投入保障机制,全力以赴投入保障。

2016年至2020年,全市累计投入扶贫资金12.3亿元,保持逐年正增长。特别是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和财政收支的严峻形势,承德市县财政投入专项扶贫资金3.1亿元,同比增长7.5%,超出省定任务1000多万元,规模不降反增。

抢抓国家政策机遇,承德市财政部门围绕水利发展、农业产业、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政策,累计争取上级各类扶贫资金62亿元。同时结合东西部协作扶贫,争取北京、天津帮扶资金20.6亿元,谋划实施对口扶贫项目577个,引进京津两市外迁企业落户承德82家,直接带动2.5万贫困人口实现收入增长。

资金分配精准发力、“对症下药”,让贫困群众的民生事、烦心事一一得到解决。

——改造农村危房8.8万户,建成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149个、配套产业园区和项目166个,30461名搬迁贫困人口全部如期入住并落实后续扶持;

——全面推行“632”医疗保障救助模式,为460.23万人次提高医疗补助10.65亿元;

——实施“两类学校”全面改薄工程220所,消除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和人员空白点;

……

数字无言,彰显巨变。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日益完善,群众出行、上学、看病等一系列老大难问题普遍得到解决。

拓宽渠道,创新机制

——扶持脱贫产业助农增收

见到隆化县隆化镇十二挠海村64岁的于海泉时,他正在给牛喂饲料。牛儿吃得欢、长得肥,老于幸福之情溢于言表。

隆化县养牛历史悠久,素有“中国肉牛之乡”之称。为培育、发展、壮大该产业,承德市财政部门认真谋划,协调市人保财险公司,积极打造以隆化为核心,覆盖丰宁、围场的环首都“百万头肉牛基地”。

市财政部门创新推出由财政出资设立风险补偿资金池,建立与保险公司共管账户,人保财险公司通过“险资直投”,即根据政府风险补偿资金池规模,为要扩大养殖规模的养殖大户、散户,尤其是买牛、养牛但寻钱无路的贫困户,提供资金贷款支持。

受益于此,2017年,于海泉贷款5万元新建了牛棚,养了10头牛。如今,于海泉不仅脱了贫,还走上了致富路。

为助力发展产业、促进就业,承德市财政局打出了一套“组合拳”——

统筹整合集中财力。将目标相近、方向类同的涉农资金的配置权,完全赋予脱贫攻坚一线的贫困县,推动贫困县将“零钱”变为“整钱”,将“整钱”集为“大钱”,构建“多渠道进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放水”的涉农资金整合使用新格局。

2016至2020年,全市7个试点贫困县统筹整合使用各类涉农资金117.5亿元,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4727个,产业扶贫项目2703个。

金融帮扶撬动财力。通过信贷担保、保费补贴等金融支持政策,降低贫困户农业生产风险,累计撬动金融机构发放贷款15.8亿元;全面推开“政策性”农业保险,累计实现保费总额达5.3亿元,惠及63.8万农户;组建承德农业信贷担保公司,累计审批授信担保贷款项目718笔,贷款额达2.5亿元。

政府基金引进财力。设立全国首支农业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带动社会资本投入262亿元,受益贫困人口达20万,新增就业4.4万人次,增加农民收入9.8亿元;成立农业产业化增信基金,累计为102家企业发放贷款272笔,放贷14.5亿元,带动559户贫困户实现增收。

机制创新,亮点纷呈,激活了全市脱贫攻坚的“源头活水”。

强化监管,精准问效

——确保用在“刀刃上”

近日,承德市财政局组织人员对全市财政扶贫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又一轮大排查。重点排查财政扶贫资金投向、使用效益、公开公示等情况,推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该市财政部门在保障资金投入的同时,更要全面加强扶贫资金监管,确保用在“刀刃上”。

为此,该局从建立长效机制入手,制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扶贫资金监管的实施意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实施办法》《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监督办法》等,构建了“123”扶贫资金监管体系,明确扶贫资金使用范围、拨付程序、监管责任等内容,层层压紧压实财政和部门责任链条,不断规范并加强扶贫资金管理。

花钱必问效,无效必究责。不断完善“财政+部门+第三方”扶贫资金绩效评价体系,将扶贫资金支持的项目全部纳入绩效评价范围,开展扶贫项目资金绩效目标审核和自评质量抽审,打造项目前、中、后全过程绩效评价管理格局,累计开展重点绩效评价项目30个、涉及资金50亿元。

监督检查是确保扶贫资金安全使用的有力举措。该局制定了《建立财政扶贫资金经常性监督检查工作机制实施方案》,督导县级落实“廉政提示函”“联审联签”“公示公开”等制度,建立财政扶贫资金动态监控平台,并将扶贫资金投入规模和使用等作为专项监督检查的重点内容和延伸领域,通过分类处理、建章立制、挂牌督办、移交线索等方法,严查资金管理使用中的违法违规问题,坚决斩断伸向扶贫资金的“黑手”。

下一步,该市将进一步强化资金保障,加大资金整合力度,注重风险防范,强化绩效管理,为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河北日报记者尉迟国利 通讯员朱凤鸣 季增

责任编辑:李亚萍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