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由河北日报记者崔丛丛摄制
河北新闻网讯(河北日报记者崔丛丛)5月14日,从河北高院召开的未成年人审判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全省高中级法院普遍成立未成年人审判工作领导小组,并明确专门负责部门。截至4月23日,全省法院共成立少年法庭176个,是全国第二家实现少年法庭基层法院全覆盖的省份(继海南省后),形成上下统一归口管理的未成年人审判组织机构体系。
近三年,全省法院扎实履行好未成年人审判工作职责。依法审理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刑事案件760余件,特别对拐卖、性侵、校园欺凌以及利用网络实施的严重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等犯罪行为,坚持从重、从快、从严,形成对犯罪分子的有力震慑。对未成年人犯罪坚持贯彻“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和“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原则,教育挽救了一大批失足未成年人。加强未成年人民事权益保护,一审审结涉及未成年人抚养、监护、探望等民事案件2.1万余件。
近三年,全省法院积极推进未成年人审判工作改革发展。探索特色审判制度,从未成年人身心特点和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工作实际需要出发,积极探索改革未成年人案件审判制度和工作方法,形成社会调查、圆桌审判、合适成年人到场、犯罪记录封存、回访考察、多元调解、诉讼引导、社会观护等一系列特色审判制度;突出教育、感化、挽救,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将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融入未成年人审判全过程。庭审前注重前置教育,充分发挥认罪认罚工作在未成年人犯罪中的作用。庭审过程中注重法庭教育,依托公诉机关、被害人、法定代理人等多个主体,扎实做好当庭教育、休庭教育、书面教育“三个教育”。庭审后注重帮扶教育,最大程度挽救失足未成年人。同时加大非监禁刑适用力度,对于那些初犯、偶犯,主观恶性不深,经教育不致再危害社会的未成年被告人,最大限度适用缓刑等非监禁刑,为其提供较为宽松的改造环境;做好法律延伸工作。一方面加强与公安、检察、司法行政等部门的协作配合,严厉打击侵害未成年人的犯罪,有效预防、矫治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另一方面加强与民政、教育、团委、妇联等有关职能部门、社会组织和团体的协调合作,加强未成年人审判社会支持体系建设,全面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下一步,全省法院将以全覆盖的少年法庭作为工作基础和发力点,加强未成年人案件审判指导,深化未成年人综合审判改革,指导全省法院尽快形成“三合一”审判模式,将与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和犯罪预防关系密切的涉及未成年人的刑事、民事和行政诉讼案件纳入少年法庭受案范围,确保少年法庭实质化运行。进一步增强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和犯罪预防合力,营造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