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45分钟院外ECPR急救,6小时院内抢救,河北医大二院23名医护联手救回患者

2020-12-26 01:55:11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从接到求救电话,到给患者实施ECPR上机救治,仅用时45分钟;从准备出发,到把患者接回医院完成手术入住ICU,23名医护人员连续忙碌了6个多小时……

日前,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急诊科ECMO团队“上演”了一场急性心梗经典救治案例。

整个惊心动魄的救援过程,被正在医院采访的媒体记者完整地记录了下来。

“当天的抢救非常成功,还创造了我们急诊院外ECPR速度新记录。”参与救治的一位医生说,那一天再忙再累没人在意,大家唯一的心愿就是尽最大的努力挽救患者生命。

图为河北医大二院急诊科、心内科的医护人员在抢救患者。河北医大二院供图

■凌晨,患者在家中突发急性心梗

12月5日11时50分,河北医大二院急诊科值班室电话铃声突然响起,正在和副主任高恒波谈工作的副主任医师孟兆华随手拿起了电话。

电话那端是来自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急诊科的病人家属,请求河北医大二院紧急支援。

这名家属介绍,12月5日凌晨,患者在家中突发胸闷胸痛,继而意识丧失。家属紧急拨打120,急救医师赶到现场后判断患者发生心跳骤停,立即实施心肺复苏术,并就近转运至和平医院急诊科,并继续进行高级心肺复苏支持。

复苏约45分钟后,患者一度恢复自主心律,但这种状态并没有保持太久,患者开始反复出现心室颤动。医生多次给予电除颤,持续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但心电仍不稳定,循环难以维持。在全面评估患者病情后,抢救医生向家属交待,应该马上向河北医大二院请求ECPR救治。

据介绍,ECPR是指在潜在的、可逆病因能够祛除的前提下,对已使用传统心肺复苏不能恢复自主心律或反复心脏骤停而不能维持自主心律的患者快速实施静动脉体外膜肺氧合(VA-ECMO)、提供暂时的循环及氧合支持的技术。

此时,能否尽早进行ECPR救治,成了挽救这名患者生命的关键一步。

图为河北医大二院急诊科、心内科的医护人员在抢救患者。河北医大二院供图

■45分钟,创造院外ECPR救治新记录

放下电话,孟兆华立即向高恒波进行了汇报,高恒波随即展开部署。

11时55分,河北医大二院急诊科ECMO团队中的吕宝谱、肖浩、孙兵磊三名医护人员准备妥当,携带专用箱跳上救护车。

当时正值中午高峰时段,闯红灯、鸣警报,救护车一路疾驰电掣。

为了争取时间,在途中ECMO团队通过电话向经治医师详细了解患者抢救情况,嘱托提前准备床旁超声机等相关抢救所需设备。

12时15分,ECMO团队到达救治现场。当时患者仍无自主心律,团队成员立即投入到紧张的抢救工作中:肖浩主治医师和孙兵磊护师负责管道连接、机器预冲、氧气接入、参数调整;吕宝谱主治医师在超声引导下准确定位,消毒、穿刺、置管……每一个环节干脆利落,有条不紊,配合默契,约12时35分,ECMO成功运转。

经过ECMO人工膜肺的血液,由黑紫色迅速变为鲜红色,再次注入患者体内。随着血压及血氧情况的改善,患者一度重新恢复自主心律,这令在场的救治人员兴奋不已。

从接到患者家属的求助电话,到ECMO团队迅速集结、急速驰援,再到患者顺利上机,整个抢救过程仅仅花费了45分钟。据急诊科主任田英平介绍,这次的救治速度已经刷新了院外ECMO救治的新纪录。

图为河北医大二院急诊科、心内科的医护人员在抢救患者。河北医大二院供图

■两科室联手:在PCI冠脉开通的时间窗内完成手术

患者虽然恢复了自主心跳,但由于存在严重的代谢性酸中毒,心电依然不稳定,随时有再次心跳停止的风险。

患者原发病为急性心肌梗死,冠脉血管恢复血液供应当是救治成功的根本,考虑患者当时尚在PCI冠脉开通的时间窗内,植入心脏支架开通病变血管是优选措施。

得到家属同意后,高恒波立即联系医院心内五科主任谷新顺,谷新顺当即表示启动紧急预案,开通心导管室PCI绿色通道,并告知设备及人员已准备到位,随时能够进行手术。

14时20分,在和平医院医护人员帮助下,ECMO团队将患者安全转运至河北医大二院心血管内科10楼心脏导管室。

患者一到,心内五科急诊PCI团队的医护人员立即为患者行冠脉造影。造影结果显示,心脏前降支、对角支、回旋支等处分别狭窄85%、70%、60%,医生决定在前降支植入一枚心脏支架。

手术期间,患者再次突发室颤,给予电除颤2次后,患者恢复了自主心律,但床旁心超提示心脏左室射血分数仍低于10%,医生马上给予IABP减轻心脏后负荷同时增加冠脉血流,并联系急诊ICU做好接应。

主任医师苏建玲、副主任医师宫玉等急诊ICU医护人员得到通知后立即准备好床位,术后患者顺利转运至急诊ICU进一步救治。田英平主任第一时间到急诊ICU查看患者,并制定进一步诊疗方案。

图为河北医大二院急诊科、心内科的医护人员在抢救患者。河北医大二院供图

■6个小时:23名医护人员无人喊累

由于这名患者发病时间正值周六,急诊科和心内五科共有23名医护人员参与救治,无一人言苦叫累。

三名ECMO团队医护人员付出更多,当天从上午11时50分出发一直至18时患者住进ICU后,才有空吃午饭,整整连续忙碌了6个多小时。

“只有看到病人稳定下来,我们才有心情休息一下”“现在才感觉到快虚脱了,但,这个结果很欣慰!”啃得早已冰凉的午饭的吕宝谱、肖浩、孙兵磊却满面笑容。

“这次院外ECPR速度刷新了记录,与大家平时的专业素养提升、操作技术熟练密不可分。”田英平说。

据了解,河北医大二院急诊科高度重视ECPR技术的发展,多次组织ECMO团队开展《ECMO救治CDPA会议》,旨在总结经验、减少并发症、提升救治能力,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缩短ECPR实施时间。

在回顾整个救治过程,从接听求救电话、派出团队,及时到达,完成ECMO运转,安全转运,再到心内五科在ECMO支持下的紧急PCI及IABP置入,从救治团队形成、院际合作到科室合作,各个环节衔接顺畅,没有片刻耽搁。

“45分钟,只是一个记录而已。对于我们来说只是一个起点,以后还要做的更好,因为我们唯一的心愿就是尽所有的努力,去挽救所有能挽救的生命。”急诊科医生说。(通讯员杨玫 河北日报记者张淑会)

责任编辑:张永猛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