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讯(河北日报记者解楚楚)促进贫困人口就业增收,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内容。记者从省人社厅了解到,脱贫攻坚以来,河北省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抓紧抓实就业创业扶贫工作,多措并举帮助贫困劳动力就业,不断提高就业扶贫的精准度和针对性,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基础。据统计,截至今年10月底,全省贫困劳动力已实现就业87.14万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25%;省外就业14.67万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36%。
“自从有了稳定的工作,再也不为生计发愁了!”在邯郸市肥乡区兰丰交通设备有限公司担任钣金技工的李伟峰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
家住肥乡区东漳堡镇李庄村的贫困户李伟峰告诉记者,父母年事已高,体弱多病,常年需要吃药,两个孩子刚读小学,全家生计仅靠他一个人在外打工维持,常常入不敷出。今年受疫情影响,让本打算正月初五返岗的他一下子没了收入来源。
正当李伟峰心急如焚时,肥乡区就业服务局发布了点对点招工公告,在该局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李伟峰第二天顺利与兰丰交通设备有限公司签订了免费培训学习和家门口就业的劳务合同。
通过一周的技能培训,李伟峰顺利掌握了钣金技术,开始正式上班。“现在每天工作八个小时,企业负责一日三餐,因为是技术工,没有以前工作累,但工资比以前还多了些。”如今的李伟峰不仅实现家门口就业,而且每个月都能拿到六千余元的工资,彻底摘掉了贫困帽子。
而在张家口市张北县大囫囵镇庙洼村,村民冯海每每谈起当初参加县里组织的司炉工专业培训,并在冬季农闲时去北京烧锅炉,都会开心地笑起来。
“县里为我们贫困户组织了司炉技术培训,帮助我们考取司炉证件,还安排我们到北京烧锅炉,一年下来,我家的收入可增加了不少。”冯海说,如今与他一同接受过培训的乡亲们,已被北京20多家供热企业所认可,不仅打响了“张北司炉工”品牌,还为自己脱贫致富增添了一份稳定的收入。
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增加就业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脱贫方式。当前,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决战决胜、全面收官的关键阶段,河北省坚持扩大就业总量和提升就业质量相结合,坚持提高就业创业能力水平与激发贫困劳动力内生动力相结合,坚持阶段性攻坚与建立长效机制相结合,进一步补短板、强弱项,持续巩固扩大就业扶贫成果,努力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积极贡献。
今年河北省失业保险基金用于稳就业支出21.5亿元,惠及330.9万人。今年以来,全省相继制定出台了促进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形成“1+18”就业扶贫政策体系,实现用人单位、服务主体和贫困劳动力全覆盖。同时,为鼓励市场主体更多地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全面落实阶段性减免社保费政策,加大援企稳岗力度,全面推行吸纳就业补贴、以工代训补贴、社会保险补贴等政策。截至10月底,共减免养老、失业、工伤三项社保费325亿元。全省失业保险基金用于稳就业支出21.5亿元,惠及企业4.3万户、职工330.9万人。
围绕外出务工和就地就近就业两大方向,今年河北省在扶贫公益性岗位安置、有组织劳务输出就业、扶贫车间吸纳、返乡创业带动就业“四渠道”基础上,创新实施“七个一批”,即通过引导回归农业增收一批、就地参与项目建设吸纳一批、劳务协作转移一批、鼓励城市资本下乡帮扶一批、扶持创新创业带动一批、扶持自主创业脱贫一批、公益性岗位安置一批,不断拓展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空间,促进贫困劳动力就业增收。
从贫困劳动力需求出发,坚持精准施策、精准帮扶,提高就业服务效率。今年以来,河北省建立健全“一册两表六清单”,全面记录就业服务、就业帮扶过程,实现就业扶贫实名制信息管理系统、贫困劳动力求职招聘网络系统和省脱贫攻坚综合信息系统“三网合一”,努力做到全覆盖、全实名和全过程服务。面对疫情防控新形势,在全省建立企业用工监测、日报告、信息共享等工作协调机制,人社干部深入企业、乡村,摸清企业用工和劳动力返岗复工“两个清单”,实现输入地、输出地的信息准确匹配。
大力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今年河北省围绕岗位需求,采取“岗位+技能+贫困劳动力”模式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深入推进技能脱贫千校行动,对于接受技工教育的贫困家庭学生,免除学费、杂费、书本费,并给予每人每年3000元生活补助费。截至11月25日,全省技工院校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在校生达到3766人,其中2020年新招1121人。
河北省坚持把劳务协作作为拓展贫困劳动力就业渠道的重要途径,不断强化输出地与输入地对接,着力促进贫困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同时,以返乡贫困劳动力为重点,逐人掌握技能水平和就业服务需求,全力做好务工需求摸底和岗位推送,对未就业贫困劳动力每个月推荐不少于3次就业机会,对已就业的每3个月回访一次,帮助贫困劳动力尽快实现就业、稳定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