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持证餐饮单位明厨亮灶实现全覆盖

2020-11-11 10:30:14 来源:河北新闻网-燕赵都市报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持证餐饮单位明厨亮灶实现全覆盖

河北多项食药安全监管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群众满意度大幅上升

燕赵都市报讯(燕都融媒体记者呼延世聪)11月10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食药安全诚信河北”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18年省政府印发了《“食药安全诚信河北”行动计划(2018-2020年)》,截至目前,三年行动计划21项具体任务稳步推进,22个量化指标已完成18个,其余4个量化指标属于年度目标任务,预计年底前完成;全省未发生重大及以上食品药品安全事故,总体形势持续平稳向好,群众满意度由2013年的58.48上升到2019年的82.04;在2019年国家食品、药品安全工作考评中,分别获评A等次和全国第三名。

食品安全聚焦源头治理

据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安全总监张毅介绍,为净化产地环境,河北省聚焦源头治理,省生态环境厅推进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累计完成1.27万个村庄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划定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1055个,完成全省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排查整治涉重金属污染源133个,食用农产品生产环境明显改善。省农业农村厅开展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等行动,农用化肥、农药使用量呈现下降态势;组织制修订省级农业地方标准247项,加快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全省农业标准化生产覆盖率达70%,小麦主要病虫草害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45.68%,省级农产品质量检测合格率均保持在98%以上。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加强粮食质量安全监管,出台重金属等超标粮食收购处置暂行办法,确保库存粮食和新收获粮食质量安全。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推进餐厨废弃物等无害化处理项目建设,目前石家庄、唐山、承德、秦皇岛、邯郸、辛集已建成运行。

持证餐饮单位明厨亮灶全覆盖

据介绍,省市场监管局实施“食品药品安全工程”,全省所有规模以上食品生产企业全部通过了危害分析及关键控制点管理体系(HACCP)认证;16个食品生产集中区得以治理提升;269家食品及食用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达到整治提升标准;全省90%的餐饮服务单位达到“清洁厨房”标准,持证餐饮单位“明厨亮灶”实现全覆盖;95%的学校食堂、集中用餐单位、大型连锁餐饮企业、中央厨房、用餐配送单位量化等级达到良好以上;各市和各县(市)主城区食品小摊点进入政府划定区域经营比例分别达90%和70%。省药品监管局坚持药品医疗器械全生命周期监管,选取阿司匹林肠溶片等31个品种开展风险分析,深化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改革,有序推进药品上市持有人试点和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工作,目前44个品规通过一致性评价,71个品规纳入《中国上市药品目录集》。

三年办结食药违法违规案6万余件

在推进“食药安全诚信河北”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过程中,多部门围绕假冒伪劣、“两超一非”、私屠滥宰、虚假宣传等突出问题,开展了食品药品安全方面漠视群众利益问题、防控打击“山寨”食品、药品流通领域违法经营行为集中整治等系列专项整治行动。查办衡水未经许可生产假冒橄榄油案、保定市高碑店特大制售假药案、秦皇岛市“11·13”非法经营药品案等一批大案要案。2018年来,办结各类食品药品违法违规案件6.27万件,行政处罚4.08亿元;侦破食品药品刑事案件4440件,抓获犯罪嫌疑人6468人。

河北省探索“智慧监管”新模式

为提供安全保障,河北省探索“智慧监管”新模式,在石家庄、秦皇岛2个试点市推进肉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目前两市主城区实施信息化追溯节点分别达130个和213个。并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平台应用,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全部实现追溯管理。2.88万家药品生产流通企业(含门店和单体药店)加入药品追溯系统,企业入网率达98.3%。同时,提升技术保障能力,全省通过“双认证”的机构数量达到48个,食品风险监测覆盖所有市、县,并逐步延伸到农村地区,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系统已覆盖全省各级医疗机构。省市场监管局提升检验检测能力,为每个县(市、区)配备了食品快检车和移动快检装备;省食品检验研究院获得冬奥全部48项食源性兴奋剂检测资质。此外,落实失信企业黑名单管理、联合惩戒等措施,倒逼企业履行主体责任。


责任编辑:韩琳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