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都融媒体记者 卢伟丽
王绍明,保定市军休一所军休干部,一位参加过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的老兵。德川攻坚战、突破三八线进击战、584高地守备战都曾有他浴血奋战的身影。在艰苦卓绝的战争岁月,王绍明多次立功受奖。1947年1月、1950年1月、1953年分别荣立大功;1956年3月荣获沈阳军区司令、政委授予的解放奖章;1968年2月、1976年1月荣获通令嘉奖两次。
虽然已经92岁高龄,但王绍明老人仍然精神矍铄,思维清晰,回忆起当年和战友们一起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斗岁月,老人依然很激动。
童年受尽欺凌,下决心要当兵
1929年,王绍明出生在天津静海县一个农民家庭。家里一贫如洗,父亲和哥哥很早就去闯关东。
王绍明10岁时,母亲拉扯着他和两个弟弟,吃尽千辛万苦到长春投奔父亲。14岁时,王绍明到日本人开办的卷烟厂当童工,受尽了日本人和伪警察的欺凌,尝尽了亡国奴的滋味。为此,王绍明小小年纪便暗下决心:“长大一定要当兵!”
1946年,18岁的王绍明参加了东北民主联军,在一纵2师6团当战士,参加了“三下江南”“四战四平”以及辽沈、平津等著名战役。后来,王绍明随四野南下作战,从白山黑水一直打到西南边陲。战火硝烟磨炼了他的战斗意志,也坚定了他的革命理想和信念,在部队里,王绍明入了党,先后当上副排长、排长、连副指导员。
关死“闸门”阻击敌军南逃
1950年10月,王绍明随部队入朝参加抗美援朝战争。
在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中,王绍明所在的38军113师的任务是穿插到敌后三所里。三所里是一个小山村,南临大同江,北依起伏的山峦,村西有一条南北向公路,这是西线联合国军北进失败后南逃的必由之路,113师的任务就是关上这道“闸门”,完成对敌人的包围。
1950年11月27日傍晚,113师冒着严寒,沿着德川以南的小路,强行军145华里,于11月28日晨,比南逃之敌早5分钟插到三所里。29日凌晨,113师又抢占了另一个要点龙源里,堵死了敌人南逃的两条重要公路,“闸门”被他们死死地关上了!
困兽一样的敌人潮水般涌向三所里和龙源里,企图夺路而逃,激战在先头部队到达后5分钟便开始了。338团坚守三所里,337团抢占并死守龙源里,王绍明所在的339团炸毁大同江上的大桥、破坏公路,阻击南面前来接应的美军。整整三天,不管美军怎么狂轰滥炸、轮番冲锋,也不管自己付出多大牺牲,113师仅凭步枪和手榴弹,像一颗钢钉一样牢牢地钉在阵地上,这道“闸门”始终紧紧地关闭着!
在此次战役中,38军战果辉煌,彭德怀总司令异常高兴,亲自起草嘉奖令,“中国人民志愿军万岁!38军万岁!”从此,“万岁军”的荣耀极大地鼓舞了全军,也鼓舞着王绍明继续奋勇作战。
王绍明是339团2营6连副指导员,同时还是优秀的机枪手,在开展思想动员、做好行军收容、圆满完成筹集粮食等战备物资任务的同时,他也身先士卒、冲锋杀敌。在攻打象鼓山的战斗中,部队伤亡很大,关键时刻王绍明抱起一挺机枪压制住敌人火力,掩护战士们一个冲锋拿下象鼓山。
奇袭敌军,10分钟夺回阵地
自1951年1月25日起,损失惨重的美军纠集20多万人,向我军全线发起进攻,企图将我军压回三八线以北。2月5日,是中国的农历除夕,王绍明所在的38军339团前进到莺子峰、杨子山一线组织防御。
莺子峰是汉江南岸滩头阵地的一个制高点,584高地是莺子峰的前哨,前有公路,背靠汉江,是敌人北进必经之地。6连在投入战斗前,指导员和副连长均已负伤,连长有病,王绍明承担起全连的组织指挥任务。战斗极其惨烈,敌人一天数次进攻,都被王绍明他们打退了。部队伤亡很大,后勤补给极其困难,不仅补充人员上不来,连粮食弹药也接济不上。作家魏巍在战地通讯《汉江南岸的日日夜夜》中写道:“这儿的战士,嘴唇焦干了,耳朵震聋了,眼睛红了,他们用焦干的嘴唇吞一口炒面,一口雪……”王绍明千方百计鼓励战士们保持高昂的斗志,弹药没有了,就到战场上搜集美军遗弃的弹药。他只抱定一个念头:“人在阵地在!”
黄昏时,2营弹药断绝、伤亡巨大,不得不放弃了阵地,美军约一个营占领了584高地。
2月10日凌晨,王绍明自告奋勇带领反击小分队誓死夺回阵地,营教导员同意了他的请求。“但哪还有人啊,我挑选了17名没有负伤或轻伤的战士,连同8连支援的9名战士组成了26人的反击小分队。”王绍明回忆,出发前,共产党员把自己所有的钱物都交给营党委作为党费。这一悲壮的举动意味着不夺回阵地他们不会生还了。
那天早晨,大雾弥漫,王绍明率领小分队穿着美军服装在大雾的掩护下向584高地进发了。高地上的敌人正在吃饭,他们出其不意直插敌指挥所,以突然猛烈的短兵火力击毙了敌指挥官,又用手榴弹把吃饭的敌人炸得晕头转向,然后冲入敌阵,刺死敌人的机枪手,夺得重机枪,掉转枪口向敌人猛烈开火,打得敌人纷纷向山下溃逃。王绍明指挥26名勇士只用10分钟就夺回了阵地。
半小时后,敌人开始反扑,王绍明指挥战士们一次次把敌人打了回去,阵地前横七竖八全是美军的尸体。突然,一颗炮弹在王绍明身边爆炸了,弹片击中了他的背部,深深地嵌入了骨头和肺部,后背上全是血,手枪都拿不起来了,但王绍明仍旧趴在地上指挥战斗。激战了一天,敌人也未能夺回阵地。
后来,王绍明指挥的584高地防御战受到志愿军总部高度评价:“这种顽强守备、机智勇猛的反攻,值得各部学习。”
至今,还有5片弹片留在王绍明的身体里,默默记录着当年战斗的惨烈和英雄的勇敢无畏。
伤还没好又重返战场
王绍明在佳木斯休养了4个月,伤还没有好利索,求战心切的他便去找38军留守所,要求重返前线上阵杀敌。38军后勤处长是王绍明原来的老营长,虽然知道他的伤口还没完全好,但面对态度坚决的王绍明,老营长只得答应了。“我没敢说肺里还有弹片,说了就不让我返回战场了。”回忆起当年的情景,老人的表情里还有一丝狡黠。
从养好伤的伤员中挑选了一个连,王绍明带领队伍再次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过鸭绿江,回到老部队。团里要任命他当连指导员,但王绍明却说:“我不当指导员,我要当连长,我要打仗,为战友们报仇!”此后,王绍明在枪林弹雨中一直战斗到抗美援朝胜利,并荣立了二等功。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近四十年的军旅生涯中,王绍明多次立功受奖,军装上挂满了军功章。他在1947年1月、1950年1月、1953年分别荣立大功;1956年3月荣获沈阳军区司令、政委授予的解放奖章;1968年2月、1976年1月荣获通令嘉奖两次。今年,在抗美援朝70周年来临之际,这位当年的志愿军老兵还收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
“我们之所以能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取得抗美援朝的胜利,党的坚强领导是根本保证。”回首战争岁月,他深情地说,“在战争年代里,许许多多的战友在我身边倒下了,有的连名字都没有留下,他们没有看到为之奋斗牺牲的理想的实现,这是多么痛心的事啊,我不能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
离休之后,王绍明主动挑起了休干党支部书记的担子,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为后辈们讲述革命故事,传承红色基因。目前,92岁的王绍明老人身体健康,生活规律,早晨甚至还能自己打糊糊做早餐。他说:“别看我已经90多岁了,我要好好生活,继续为党工作,为人民服务,生命不息,奋斗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