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讯(河北日报记者周洁 通讯员石翊人)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迁安市待修复矿山达到14.8万亩,已经成为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短板。为此,迁安市以此次“6+1”联动监督为契机,顺势而为、迎难而上,紧紧扭住矿山综合治理这个“牛鼻子”,精准发力、全力助推,以点带面、活跃全局。
找准问题深挖根源。以新出台的《河北省非煤矿山综合治理条例》为依据,组织代表小组先后深入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大崔庄镇、金岭矿山、矿区周边村等60多个部门、村庄、企业和84个矿山迹地进行实地视察检查,针对突出问题提出意见建议17条。
硬核推进问题整改。迁安市政府认真采纳人大建议,积极探索“矿山修复+”模式,践行具有迁安特色的生态发展之路。目前,全市已累计投入资金3.5亿元,按下矿山生态修复的快进键。围绕“矿山生态修复+休闲旅游”,计划投资2.6亿元实施灵山矿区文旅综合体项目,预计新增耕地1553.2亩;围绕“矿山生态修复+现代农业”,计划投资2.9亿元实施棒磨山铁矿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打造矿山生态农业休闲区;围绕“矿山生态修复+绿色建材”,计划投资5亿元实施裴庄区域矿山环境综合治理,预计新增耕地2432亩。
建立长效治理机制。督促市政府加紧制定《迁安市矿山生态修复及综合整治规划》,持续推进矿山生态修复工程。对全市所有矿山实行台账化管理,一矿一策,明确责任主体,并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模式,防止因资金链断裂导致半途而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