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青砖树起不朽丰碑
——在邯郸市晋冀鲁豫烈士陵园
晋冀鲁豫烈士陵园烈士纪念堂内陈列的“青砖碑”和烈士遗稿。 晋冀鲁豫烈士陵园刘伟供图
“青砖有幸伴忠骨,英烈浩气万古存!就是这样一块块凝聚着革命先烈热血和生命的青砖,铸就了中华民族抵御外辱的不朽丰碑。”近日,记者走进位于邯郸市晋冀鲁豫烈士陵园烈士纪念堂内,在一块雕刻“鸿化”二字的青砖前,讲解员动情地讲述了它的来历。
据介绍,袁鸿化烈士为八路军冀南军区新四旅政治部主任,牺牲时年仅34岁。从寒家子弟到驰骋疆场的英雄,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1909年,袁鸿化出生在陕西省高陵县一贫苦农家。15岁,他积极参加反帝爱国运动,创办了进步青年组织——青年社;17岁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在当地秘密组织农民自卫军。他曾单枪匹马潜入杨虎城骑兵团做兵运工作,也曾编印《红光报》,将党的方针政策宣传到红军走过的地方。
长征时,袁鸿化两次翻越雪山、三过草地,被同志们赞为“能吃苦耐劳的知识分子”;太行山中,他参与一二九师随营学校创办,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与战斗相结合的办学方针,为部队累计培养近万名军事政治干部。
1943年,针对蒋介石发表《中国之命运》一书,袁鸿化撰写雄文《国共两党和中国之命运——驳蒋著〈中国之命运〉的研究提纲》,对国民党的两面性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大声疾呼:“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中国!”
“我父母是在党校认识的,共同的革命理想让他们走到了一起。”袁鸿化烈士的儿子周滏东(随母姓)说,1940年3月,在中共中央北方局党校学习期间,母亲周雅认识了学校第一大队支部书记袁鸿化,共同学习的过程中,她渐渐被这位学识丰富、为人坦诚的老大哥所吸引,双方互生爱慕之情。毕业后,俩人正式结为战友夫妻,并育有一儿一女。
“在母亲眼中,父亲有着崇高的革命理想,既是爱人,又是良师益友。她在回忆文章中写道,‘他是非常坚强的革命战士,同时又是一个对亲人和同志关心爱护、体贴入微的人。他对我,内心充满着爱。’”周滏东回忆说。
1943年10月,为了扩大根据地,摆脱困境,冀南军区打响了临东战役。“袁鸿化烈士就是在这场战役中牺牲的。他是协助指挥,总指挥为四分区司令员雷绍康。”晋冀鲁豫烈士陵园党委书记杨俊岭介绍。
是年10月21日凌晨5时许,战斗正式打响,我军4个团分别从温庄、张庄、赵建庄同时向暗中通敌的国民党顽军展开攻击。直到中午,战斗进行得非常顺利,敌人被打得丢盔卸甲,抱头鼠窜。
下午1时,我军指挥部驻地陈官营附近发现多股日伪军来袭,指挥部随时有被包围的危险。我军撤离时,袁鸿化和第七分区政委肖永智不约而同想起刚组建的、装备差战斗力弱的基干团,在敌人即将合围的紧急情况下,他们返回村内,把已被冲散的基干团再次组织起来,边打边撤。
战斗一直持续到黄昏。最终,因寡不敌众,袁鸿化、肖永智在一块棉花地里,身中数弹,相继牺牲。
第二天,雷绍康亲书信函,告知家属噩耗。周滏东讲述,此时母亲身怀六甲,随时可能临盆生产,且距离父亲牺牲地有二十余华里的距离。但她坚持,一定要送丈夫最后一程。
经组织同意,周雅骑马前往临清县大桑树村,赶到时丈夫棺木已被钉好,放进了墓穴。现场,还有另外几名牺牲的同志一同安葬。
返回驻地后,悲痛不已的周雅想到同一地点安葬这么多同志,今后如何分辨丈夫骸骨呢?为便于日后寻找,同时寄托深情,周雅从老乡家中特意挑选了一块尚未使用过的青砖,用笔描下“鸿化”二字后,再用小刀一笔笔雕刻,直到深夜“墓碑”完工。
凌晨,不顾疲惫的身体和与敌遭遇的危险,周雅纵马再次返回,将这块青砖深埋在丈夫坟前。
1953年,根据周雅女士的回忆和这块特殊的“墓碑”,人民政府找到了袁鸿化烈士的遗骨,并移葬于邯郸市晋冀鲁豫烈士陵园。
“父亲的遗体找到了!母亲当年冒着战火为父亲留下‘青砖墓碑’的行动有了价值。”周滏东说,记录这段历史的“青砖碑”现今完好保存于烈士纪念堂,向一批批来访者讲述它的故事,激励后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努力奋斗。(河北日报记者陈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