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我省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水平的有效路径
我省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具有良好基础,但也存在一些瓶颈。如水平参差不齐、行业差距较大、深度应用企业占比偏低;在数字化转型、互联网云平台运用、智能装备水平提升等方面存在认识不深、路径不清、人才短缺等问题。提升我省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水平,要充分认识到我们自身的优缺点,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一是发挥龙头骨干企业试点示范带动作用。鼓励龙头骨干企业开展“互联网+制造”试点示范,进一步加快个性化定制、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服务化延伸、集成化应用、互联网“双创”等新模式的应用;鼓励龙头骨干企业引进先进智能化生产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升级,优化工艺技术流程,打造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加快信息技术、现代管理技术与企业生产的融合,提升企业研发设计、生产、销售、服务全链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应用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产品优质率和企业发展质量和水平。
二是组建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应用专家智库。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市场化社会服务机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作用,组建专家智库,为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提供科学指导。积极鼓励智能化装备服务商推广成熟整体解决方案,信息技术服务企业发展数字化制造系统集成业务;支持以技术、资本、人才为纽带组建产学研用联合体,培育一批专业能力强、运营模式好、带动作用大的数字化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
三是加快各个环节的改造提升。在设计端,支持企业研发大型、智能、成套的终端产品,提高我省智能化终端产品比重,迈向制造业发展中高端。在生产端,支持企业进行生产过程数字化、网络化、自动化改造,强化数字采集、污染监测、工艺参数优化;利用ERP、MES等提升过程管理的实时响应、柔性和精益管理水平,提高效率、降低消耗、减少排放、保证质量,实现绿色化生产。在市场端,支持企业广泛应用电子商务,采用线上线下协同方式,创新商业模式,提升品牌价值和美誉度。
四是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积极性。采取有力措施,聚合产学研服等多方力量,组成产业发展命运共同体,使更多优质资源成为促进和提升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力量。政府发挥政策引导、宏观布局、管理监督的作用,打破资源配置壁垒,推动各方有效对接,实现企业、行业协会、高校、科研院所、中介服务机构等资源共享和信息互联互通,优化“生产服务+商业模式+金融服务”跨界融合的数字化生态,提升数字化发展水平。
五是结合实际找准适宜的路径。不同的企业,其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路径也不同。要根据企业自身情况选择适宜的路径,比如集团带动路径、顾客拉动路径、管理驱动路径、政府推动路径、技术促动路径、环境牵动路径等,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升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水平,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在增强转型意识、提高实施组织能级、优化管理模式、强化顶层设计、产学研深度融合上下功夫。(陈爱祖 郭春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