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多万亩耕地分批实施,打造农业智慧节水灌溉“田田通”
来到巨鹿县扶贫产业基地金炳诚克瑞森葡萄园,一眼农用机井已经由巨鹿京鸿田田通农业供水有限公司安上了智能磁电式水表,一旦葡萄需要浇灌,打开手机APP即可遥控进行水肥一体化精准滴灌。
农业用水是巨鹿用水的大头,去年仍有7000多万立方米,占全县用水总量的90%。为了大幅削减农业用水,巨鹿县去年在国内率先启动了全县域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高标准农田灌溉系统提升项目,引进社会资本建立全县域统一的农业浇地公司,整合所有机井和扬水站,重点实施水源工程、基础管网、自控系统、农业综合服务站等,打造农业智慧节水灌溉“田田通”。
“全县64万亩耕地将分批实施,我们已经在凌石屯坑塘、南花窝坑塘等30处坑塘安装了雷达水位监测和视频设备,陆续为试点村农用机井安装了智能磁电式水表。”京鸿公司项目经理刘博说,灌溉用水将坚持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优先、咸淡水混用的原则,节水率约为一半。
穿行在巨鹿大地,到处可见成方连片的金银花、枸杞、杏林。巨鹿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史凤杰介绍,该县正在梯次推进种植结构调整和农业转型升级,目前中药材种植面积13.4万亩,林果面积6.6万亩,设施蔬菜面积2万亩,计划在3年内将全县小麦、玉米等高耗水农作物种植面积压减到10万亩以内。
自备井已全部关停封存,节采回补助推地下水位止跌回升
绿树成荫,水波潺潺。依河而建的巨鹿县洪溢河生态公园打造了南湖和北湖等宽敞的水面,宜人的环境吸引着众多的居民休闲游玩。
巨鹿县依托穿城而过的洪溢河及周边低洼地、坑塘、沙荒林地等资源,建设了5.5平方公里的洪溢河生态公园,已被列为省级水利风景区和四星级公园。
“这里的水不仅来源于引水,还接收城区的雨水和再生中水。”王建普介绍。为了做好蓄水节水文章,该县已投资7.7亿元对县城区主街道雨污分流管网进行全覆盖改造升级,雨水和再生中水全部通过洪溢河进入水系水网,增强了河渠坑塘水源和地下水回补能力。在多个点位建成了生态水环境智能24小时在线监控系统,确保河长治、水长清。
巨鹿县坚持坑塘景点化发展,积极开发滨水休闲旅游,培育养殖、垂钓等水域经济,首批打造了柳洼、崔寨、洪水口等滨水景观。新建成的环城水系张庄村段400多米河道蓄水后,投放了5万尾草鱼,由村里23名贫困人口轮流看护投喂,已人均分红6000元。
随着南水北调水的引入,县城及周边村12万人口的饮用水全部置换为引江水,公共供水管网范围内的54眼自备井已全部关停封存,年节约地下水500万立方米。农村饮用水源置换工程正在加快实施,2022年全部完成。
此消彼长,巨鹿县深层地下水位在止跌回稳的基础上,今年开始步入上升轨道。从省水资源监测平台的最新通报显示,5月份该县地下水水位较去年同期回升4.28米,6月份较去年同期回升6.16米,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初见成效。孙保祥表示:“我们将进一步提升工作标尺,坚持开源节流并重、压采回补并举、建设管理同步,切实完成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目标任务。”(河北日报记者王永晨 通讯员徐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