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直播电商作为一种销售新业态,激活了消费市场“一池春水”
直播电商,河北如何抢占风口
近日,网络主播在秦皇岛市海港区杜庄大樱桃采摘节上帮助果农直播销售樱桃。 新华社发
疫情之下,直播电商作为一种销售新业态,激活了消费市场“一池春水”。从网红主播带货到业界名人亲自出场,再到各种老字号纷纷入驻直播平台,直播电商成为新风口。
从“人找货”转为“货找人”的直播电商,正在深刻影响着商业与制造业,倒逼企业向“人、货、场”重构的数字化变革方向进发。各地各部门纷纷出台相关举措规范直播电商运营,推动直播电商健康有序发展。
■ “直播+”,赋能传统产业再出发
“大家准备好了吗?3、2、1,上链接。”6月16日晚,君乐宝乳业集团董事长兼总裁魏立华参加“总裁带货”公益活动,在京东、快手等11家平台进行直播带货首秀。主持人方琼倾情助阵,省工信厅厅长龚晓峰作为嘉宾出现在直播现场。当晚的直播活动,线上销售额超过2500万元。
2020年,直播电商成为一大风口。疫情期间,直播电商迎来爆发式增长,并成为“宅经济”中的一道亮眼风景。它不仅让网络平台找到了新赛道,也为各类企业提供了新舞台,成为一种流量变现的新途径。
借助手机,柏乡县宏卓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卓珍化身主播“红薯姐”,让企业种植的红薯以及加工生产的红薯淀粉、红薯粉条、红薯汁等优质农产品畅销全国;清河县“创尔”品牌女装加力创建主播团队,在扩大自身企业产品网络销量的同时,帮助其他企业拓展线上销售渠道;石家庄的北国商城、邢台的家乐园等传统商贸企业纷纷开通直播间,“柜哥”“柜姐”成为直播带货的新生力量,为企业开辟线上新空间。
顺应数字化发展趋势,“直播+”赋能传统产业再出发,推动形成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新格局,带动一二三产业齐头并进,成为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新突破。
来自省商务厅的数据显示,1至5月,我省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845亿元,同比增长20.6%。省商务厅电子商务处处长周向阳表示,疫情期间,不少实体商贸企业及传统电商企业纷纷加入直播电商行列,有效破解商家在疫情期间遭遇的现实难题,进一步提升了网络零售对消费的促进作用。
■ 新模式下,“人、货、场”关系有待重塑
要让直播电商这一新业态真正叩开新机遇大门,进一步激发河北产业资源优势,无论主播、厂商、MCN(多渠道网络服务)机构还是政府部门,仍有许多问题有待破局。
直播有一条完整的生态链。镜头前是光鲜的主播,身后还有助播、选品、订单运营、仓储管理等一系列角色。这些环节都需要人来推动。人才也成为制约直播电商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中,尤以站在台前的主播最为稀缺。
“创尔”品牌在清河和广州都建立了直播基地,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培育了30多位主播,建立了10多个直播间。
“创尔”品牌创始人李纪旺告诉记者,优秀服装主播往往具备较好的外形、性格和一定的销售、穿搭技巧。忠诚度也是企业极为看重的因素。培养一位优秀主播至少需要两个月,公司需要投入极大的耐心和成本。同时,由于人才稀缺,主播被“撬”时有发生,各公司主播流失率普遍较高。
“直播行业的竞争表面上是流量竞争,本质上却是人才的竞争。”河北科技大学经管学院电商系主任、石家庄市电商协会会长高文海说,要让产业更好地跟直播这个新业态发生化学反应,应加大力度培育直播团队,尤其要解决特色产业带直播人才聚集效应不强的问题。
在高文海看来,疫情加速企业进入直播电商,但不少企业仅将直播作为一种销售手段,更关注网红培育等前端因素,而未能看到直播背后是“人、货、场”重构的数字化变革。直播带来的乘数效应虽起始于流量,但决定其成败的则是企业能否构建产业链新业态,使供给侧与需求侧的链接更紧密、更快捷,互动性更强。
站立于商海潮头的商家,也早已嗅到市场转向的气息。改变正在发生。
石家庄乐城国际商贸城商户赵微增,最近尝到了“网红定制”销售的甜头。今年4月,一位主播在直播中发现粉丝对于个性化T恤衫有较高的需求,便向赵微增建议生产一批主播专属的3D印花图案的T恤衫。赵微增觉得可以一试。没想到,几次直播后,这一产品便销售出了十几万件。
向赵微增提出建议的主播便是由乐城孵化出来的。2019年,乐城开始打造华北网红直播供应链基地,基地能够提供电商供货、网红直播、主播培训等一站式供应链平台服务。目前,入驻基地的主播超过350名,市场内参与直播的商户达300家。
与传统批发模式相比,直播带货能够让生产商直面消费端。同时,也更考验其快速响应、生产周期、库存仓储及设计更新能力,对其生产环节的各方面提出更高要求。这也倒逼企业进一步提升数字化水平,通过建立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等,提升各环节的效率。
■ 多方发力,从野蛮生长到有章可循
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国电商直播超过400万场。在数字经济持续升温的当下,直播电商助力网上零售加快发展。但直播电商也频频曝出质量危机、数据造假、恶意刷单等乱象。
河北省电商协会执行副会长、河北掌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志强认为,与所有新生事物一样,仍处起步阶段的直播电商呈现出快速扩张期的特征,行业确有一些不成熟的地方有待规范。
日前,中国商业联合会对外公布,要求由其下属中国商联媒购委牵头起草制定《视频直播购物运营和服务基本规范》和《网络购物诚信服务体系评价指南》两项标准。
河北省电商协会也在与相关政府机构积极谋划,制定我省MCN机构黑白名单制度,并对名单进行动态调整,通过建立标准化评价体系,激励机构做好直播服务。
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以及抖音等短视频平台,也在逐步建立识别打击机制,对各类作弊行为进行实时拦截,对数据造假的商家、机构、达人予以处罚。
行业规范之下,直播电商必将逐步走向规范。这不仅将打破行业发展的标准化瓶颈,更会加速行业洗牌。
刘志强表示,大浪淘沙之后,能够留下的一定是专业化、规范化的直播运营团队。他们能够为厂商提供更好的服务,为消费者提供更多质优价美的产品,厂商、MCN机构、电商平台、消费者,都能在直播电商这一体系中获得相应的权益,从而促使行业健康发展。
后疫情时代,直播电商已不是“去库存”“冲销量”的应急之举,而是发展数字经济的新举措。研究机构艾媒咨询发布的数据显示,预计2020年中国在线直播的用户规模将达5.24亿人,市场规模将突破9000亿元。面对这一消费新风潮,全国多地出台政策举措,支持本地直播电商行业发展。
广州出台打造直播电商之都“16条”,将培育100家有影响力的MCN机构、孵化1000个网红品牌、培训10000名带货达人。安徽启动“电商直播年”活动,举办由头部主播引领的电商直播、“千家自播”等系列活动。杭州市余杭区发布扶持政策,对MCN机构独家签约年带货销售额5亿元以上顶级头部主播的,给予500万元奖励。
“直播之外,企业也要思考下一个带货的风口是什么。”高文海说,从传统电商平台建立之初的“淘时代”,到智能手机逐步普及的“微时代”,再到当下有5G等技术强力支撑的“播时代”,供给侧到达需求侧的链条越来越短。创新始终在路上,企业也需要先人一步寻找新的方向。(河北日报记者冯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