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体系是维护人民健康的重要保障,也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只有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才能切实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进而保障国家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国家安全。
■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构建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关键是坚持预防为主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坚持常备不懈,防患于未然。
■不惜一切代价救治患者、抢救生命,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体现,也是全面战胜疫情的关键所在。构建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要把建立健全重大疫情救治体系作为重点,持续提高救治能力和水平。
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专家学者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只有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健全预警响应机制,全面提升防控和救治能力,织密防护网、筑牢筑实隔离墙,才能切实为维护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卫生健康事业的战略地位和作用,就构建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作出科学谋划、具体部署,为我们全面提高公共卫生治理能力、更好地保障人民健康提供了根本遵循。
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遭遇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和亲自指挥下,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上下同心、全力以赴,采取最严格、最全面、最彻底的防控举措,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了重大战略成果。这次疫情防控,公共卫生体系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也暴露出来一些短板和不足。如何让我国现有的公共卫生体系更加强大起来,能够在与各种病毒的激烈较量中、在抗击灾疫斗争中,切实做到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是推动新时代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意义重大而深远
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石”,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升到国家安全的高度,以国家安全观来审视和确立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作用和地位,立意高远、思想深邃、意义重大。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进程中,发展卫生健康事业始终处于基础性地位,同国家整体战略紧密衔接,发挥着重要支撑作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对人类健康和世界经济造成的严重影响再次提醒我们,安全是人民的基本需要,没有人民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公共卫生体系是维护人民健康的重要保障,也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只有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才能切实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进而保障国家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国家安全。
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环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人民健康,将其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明确了新时代党的卫生健康工作方针,强化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制度保障,先后颁布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大力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是增进人民健康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战略举措,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的必然要求。推进健康中国战略,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只有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才能为全方位、全周期、全要素保障人民健康奠定基础和创造条件,确保健康中国战略目标实现。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既要立足当下,又要着眼长远和未来,把健康优先体现在社会生活全过程。
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是贯彻落实预防为主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的具体体现。预防为主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卫生工作始终坚持的重要方针,这一方针的根本点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我国卫生事业70多年的发展实践充分证明了这一方针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严峻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决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坚持常备不懈,将预防关口前移,避免小病酿成大疫。预防关口前移是实现全民健康的基础,是推进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构建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必须坚定不移贯彻预防为主方针,坚持防治结合、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卫生与健康服务。
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为维护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
把增强早期监测预警能力作为健全公共卫生体系当务之急。2003年非典之后,我国及时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大对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投入,基本建成了覆盖城乡、功能比较完善的疾病预防控制和应急医疗救治体系。国家和省(市)两级疾病风险监测系统,在识别主要风险因素、掌握本底情况等方面都达到了较好的水平。但这次新冠肺炎疫情让我们意识到早期监测预警能力仍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系统,改进不明原因疾病和异常健康事件监测机制,提高评估监测敏感性和准确性,建立智慧化预警多点触发机制,健全多渠道监测预警机制,提高实时分析、集中研判能力。
增强早期监测预警能力,一方面要在加强实验室检测网络建设、建立公共卫生机构和医疗机构协同监测机制、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预案体系上下功夫,另一方面要强化基层卫生人员知识储备和培训演练,深入开展卫生应急知识宣教,提高人民群众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认知水平和预防自救互救能力。对于各级党委和政府而言,要建立定期研究部署重大疫情防控等卫生健康工作机制,做到指令清晰、系统有序、条块畅达、执行有力。
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是保护人民健康、保障公共卫生安全、维护经济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关键是坚持预防为主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坚持常备不懈,防患于未然。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要切实贯彻中央要求,一是要立足更精准更有效地防,在理顺体制机制、明确功能定位、提升专业能力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二是要建立稳定的公共卫生事业投入机制,根据发展的需要持续投入,同时以机制保障投入的合理和科学,以改善疾病预防控制基础条件,完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三是要优化完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职能设置,建立上下联动的分工协作机制,积极运用互联网+、5G、健康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和通信技术,改革创新管理和运行模式。四是要加强国家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能力建设,提高其专业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五是要健全疾控机构和城乡社区联动工作机制,提高灵敏反应能力,夯实联防联控的基层基础。六是要创新医防协同机制,形成在预防和救治上的合力。七是要加强疾控人才队伍建设,建立适应现代化疾控体系的人才培养使用机制,提高人员素质。八是要建设一批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着力培养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才。
建立健全重大疫情救治体系。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不惜一切代价救治患者、抢救生命,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体现,也是全面战胜疫情的关键所在。构建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要把建立健全重大疫情救治体系作为重点,持续提高救治能力和水平。一是建立健全分级、分层、分流的重大疫情救治机制。确保在重大疫情及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能够做到应对有序、统筹兼顾。二是全面提升公立医院传染病救治能力,完善综合医院传染病防治设施,补齐短板弱项,提升应急医疗救治储备能力。三是以城市社区和农村基层、边境口岸城市、县级医院和中医院为重点,完善城乡三级医疗服务网络,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
公共卫生体系是一个由多要素和多个分支体系构成的结构复杂的庞大体系,需要不断完善和创新。我们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积极探索、奋力作为,在改革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提升疫情监测预警和应急响应能力、健全重大疫情救治体系、完善公共卫生应急法律法规的同时,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推动中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加大卫生健康领域科技投入,努力为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供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保障。(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