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怡丹和好姐妹们的“座谈会”。
在18岁的人生花季,石家庄女孩吴怡丹收到了生命中的惊喜——英国UCL大学、杜伦大学、谢菲尔德大学、卡迪夫大学给她发来了录取通知书。学业上的孜孜追求得到证明,吴怡丹选择了自己最心仪的杜伦大学。在收获这份惊喜的同时,她也收获了生命中另一份更珍贵的礼物——满满的自信心、乐于分享和给予的价值观。就是源于这份自信,她对小时候曾给她带来自卑的助听器仿佛也不再那么在意了:“如今在我眼里,助听器就好比眼镜一样平常,也好比是一件配饰,它是来帮助我的,而不是来障碍我探索人生的。”
自嘲
多次考试失败,“好分数绝缘体”
“从小我肯定不是最聪明的,但我是很用功的。”5月19日,吴怡丹接受记者采访时讲述了她与众不同的人生历程。“由于用药不当,我在三四岁的时候听力严重受损,上小学时,即使戴着助听器也只能听清老师讲课的40%,主要靠自学。上初中时,我坐在教室的倒数第二排,尽管戴着助听器听课仍然很困难,全靠放学后一对一的补课。别人晚上九点十点就能睡觉,而我每天得熬到凌晨一两点。我小学时在班里的成绩名列前茅,但是上了初二后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一味地打疲劳战,成绩出现下滑。”
吴怡丹天生要强,一心想在中考时考出个好成绩来,证明自己的实力。“上了初三,我满脑子只有一件事,就是中考考出最理想的分数,证明我的实力。但是由于求胜心太切,心理压力过大导致高烧不退,考试发挥失常,甚至写作文时手哆嗦得几乎写不成字。结果我只考了498分,比平时成绩差了很多。我觉得自己走入了人生的谷底。”
从小梦想出国深造,吴怡丹读高一时在一次重要的考试中,又一次发挥失常,她认定自己是重大考试的“好分数绝缘体”,真的灰心了。
这时候,心思恍惚的她被数学老师狠狠“训”了一次。“他对我说,这点事情你都扛不起来,这辈子你还能扛起点什么?求学是马拉松赛,不是百米赛跑。只要努力并调整好心态,你会有机会的。”
吴怡丹按照数学老师叮嘱的那样,学习更关注过程而非结果,终于渐入佳境。她又成了那个很拼的女孩,每天比别的同学早起一个小时背单词。她瘦小的身体里爆发着强大的能量,指引着她一路前行。
经历
曾经被自卑困扰,最终突破自我
吴怡丹(左二)在高二暑期作为交换生到英国体验学习氛围。
比自嘲的“好分数绝缘体”更让吴怡丹痛苦的是听力障碍,她曾长期因戴助听器而自卑。
“上小学时,我很自卑。常常是其他同学一起玩,我一个人躲在角落里看书。上初一时,我害怕同学嘲笑,一度不敢戴助听器,后来是在妈妈的鼓励下才开始戴的,但上课只能看到老师嘴动却听不清声音。我沮丧极了。”吴怡丹如今已经能够平静地回忆自己的心路历程。
她说自己刚读高中时,“除了自卑外,对那些成绩不如我的同学,我还萌生出优越感。刚开学时,我摇摆在自卑和自傲之间。学校把尊重人格摆在了教学之前,充分尊重学生,让学生互相尊重,培养学生的自尊。我再也没有被指指点点过,变得乐于学习和分享每一位同学的闪光点。”
就这样,吴怡丹终于撕开了包裹自己多年的那层茧,不再害怕谈及自己的听力问题,甚至将助听器看成了一件普通的配饰,不再往人群外拼命挤,开始喜欢跟同学结交,开始喜欢在同学们讨论问题时阐释自己的观点,开始喜欢集体活动。每次学校开运动会,团体赛中都少不了她的影子。在自己和同学的生日会上,她会把每一位参加的老师、校长和同学都收入镜头中。
吴怡丹亲切地叫校长为“小胡”。“小胡”是一个比吴怡丹长12岁的清华学长,因为他常说“校长、老师和学生是平等、友爱的,校长和老师做错了事也应该道歉。自尊是学生成长最大的内驱力,学生的自尊水平是学校教育水准的标志之一。”吴怡丹和同学们为了检验校长说这话是否真心,试探着喊了声“小胡”,“小胡”欣然接受。就这样,“小胡”这个昵称在学生中间流行起来。
吴怡丹说,他们学校有一句话:“我被尊重,是因为我尊重。”也就是因为这句话,吴怡丹才最终撕开了包裹自己多年的那层茧。
希望
大树成为大树,小鸟成为小鸟
吴怡丹接到英国几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不少亲友认为她一定会选择英国排名第5位、全球排名第8位的UCL大学,但她更喜欢融合了大学古老传统和现代价值的英国排名第7位、全球排名第78位的杜伦大学。
吴怡丹说,电影《哈利·波特》曾在杜伦大学取景,她喜欢那座古老小镇城堡里的大学,说在那里心更容易沉静下来。她要攻读的是商科,那所大学的商学院聘请的是世界顶级的商科教授,合作企业也非常厉害,学生将来可能得到更多的实习机会。
有些亲朋问她选择学校时为什么不关注排名,吴怡丹回答:“当一个人的选择不再被世人的看法左右,他才有可能开始迈向成熟。”
吴怡丹说:“无论是现在选择大学,还是将来选择事业,我都要遵从自己的内心,遵从自己的性格特点、天赋爱好、比较优势。我希望每个人都能选择适合自己的成才之路,让大树成为大树,让小鸟成为小鸟。”
谈到为什么喜欢商科,吴怡丹说:“既有做生意的父母的影响,也有身边校长、老师的影响。我父母都经商,父亲多年做房地产,母亲曾涉及美容、美发等多个行业。他们将经商的很多乐趣分享给我,也让我对商科有了兴趣。我的一位校长在英国留学生活了九年,见多识广,有着灵敏的商业嗅觉,也曾经经商,对我影响也很大。”
记者还见到了吴怡丹的两名同学,他们都已经被UCL大学录取,马宇豪读电子工程专业,王智辉读教育学。马宇豪说:“我们同学们都是‘老铁’,同学之间会互相补课,不愿意任何一个人落下。只要是吴怡丹懂的东西,她都毫无保留地分享给我们大家,我们对她也不保留。我们不会担心谁遮挡了谁,我们都是生活的主角,又都愿意做他人的配角。”
吴怡丹6月份就要离开自己的母校了,她有些恋恋不舍。“刚入学时,我曾经紧张过,担心过,因为学校的很多课程是全英文教学,很多老师都是毕业于国外名校的高才生,但当我发觉自己学进去后,一切又变得妙趣横生。我忘不了自己在京剧课上的扮相、国语课上的诵读,忘不了精彩体育课上的撒欢儿,忘不了打开眼界的英国游学,忘不了教外国同学说中文的趣事,忘不了长跑接力时同学递过来的接力棒,忘不了过生日时老师同学唱给我的生日歌……”
记者问吴怡丹,上了大学后会不会沉醉于英国古老小镇的美丽。她干脆地回答:“我不会忘记石家庄,因为我的根在这里。” (文/燕都融媒体记者 黄国清 图/吴怡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