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讯(河北日报记者乔宾娟)通过电商平台,馆陶县北拐渠西村贫困户贾玉海卖出了1万余斤晚秋黄梨;成安县宋村苗社岭扶贫微工厂正式复工;魏县2000多名贫困劳动力走上防疫公益岗位;永年140个“扶贫大棚”复工复产;磁县脱毒红薯、蒲公英、双孢菇、艾草四大产业扶贫基地和天宝寨旅游扶贫示范区全面复工复产……连日来,邯郸市应对疫情影响不断激活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的好消息从各个县(市、区)传来。
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对扶贫脱贫工作的影响逐步显现。为有效应对疫情影响,邯郸市早预见早动手,2月18日即在全省率先以扶贫脱贫领导小组文件印发《关于抗疫情保增收促脱贫防返贫工作的通知》,对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工作做出安排部署,从激活产业扶贫和就业扶贫两方面提出多条有力措施。
激活产业扶贫。抓住春种、春管关键时期,引导、支持、帮助贫困群众抓好当前生产。积极组织产销对接,确保扶贫产业产品能够快速、保价销售出去。广泛开展消费扶贫,面向贫困县(区)、贫困村,开展消费扶贫专项行动。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在资金需求、金融保险、税费征缴、技术服务、产品流通等方面,优先优惠支持,保障企业正常生产或尽快恢复生产。充分发挥科技作用,通过现代通讯手段开展多种形式的农业新技术示范培训服务,解决技术难题。加大金融扶贫力度,适当延长受疫情影响出现还款困难的贫困户和扶贫龙头企业信贷还款期限,提高对贫困户和扶贫龙头企业申贷、续贷和展期需求的办理效率。
激活就业扶贫。组织网上“春风行动”等大型招聘活动,开设技能性、引导性转移就业“空中课堂”,提高贫困劳动力就业能力,推动转移就业。在确保疫情防控措施落实到位的基础上,要优先安排扶贫微工厂复工,优先安排贫困劳动力上岗,对带动贫困人口就地就业的扶贫微工厂,采取灵活形式进行补贴。积极开发村级疫情防控岗位,防疫消杀、卫生保洁、卡点值守等临时公益岗位,优先安排贫困劳动力。
截至2月28日,邯郸市49家扶贫龙头企业,已复工42家,占比85.7%,带动贫困户19346户;77个扶贫产业园区,已恢复生产59个;590家扶贫微工厂,已复工106家,吸纳贫困劳动力1022人;通过光伏扶贫收益安排公益岗位就业7314人;通过增设疫情防控公益岗位安置贫困劳动力4142人;贫困劳动力已外出务工8236人;扶贫小额信贷新增贷款31户、9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