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都融媒体记者 任利 通讯员 闫春旭
受疫情影响,很多学校都延迟开学,这个假期也显得特别漫长。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研一学生苏玉“宅”家期间可没有闲着,爱好美食的她承包起了家里的一日三餐。为了让父母吃得高兴,她每天都制作各种各样的美食,在两个月的时间里,她为父母做出了200多道美食。捞汁小海鲜、蓝莓土豆泥、辣炒花甲、米酒汤圆……看到苏玉晒在朋友圈里制作出的各种美食,她身边不少的吃货朋友都直呼“拉仇恨”“父母太幸福了”!
大学生“宅”在家里做美食
记者浏览苏玉的朋友圈发现,她做的很多美食都非常精致,像避风塘炒虾、驴打滚、秋葵土豆泥、豆乳麻薯、板栗酥、蔓越莓饼干、水晶蒸饺、古早蛋糕等。她告诉记者,放假之初时间充裕,做的美食比较多,自己都会去超市买食材。“有的美食不会做,自己也会上网查询做法,还会向妈妈请教,妈妈都会尽心帮助自己。”刚开始不适应,在做奶油蛋糕的时候失败过,不会打发奶油。不过在妈妈的帮助下,最终还是成功了。
苏玉家在秦皇岛,因为住在海边,各种鱼就成了家庭餐桌上的美味,而苏妈妈也非常喜欢吃鱼。学习之余,苏玉都把时间用来研究各种鱼的做法,时间长了,已会熟练地做出酸菜鱼、水煮鱼、红烧鱼、松鼠鱼、清蒸鱼、糖醋鱼等。她告诉记者,爸爸不喜欢吃辣,爱吃红烧肉和面条,也喜欢去河边钓鱼,每次都能钓到很多鱼。考虑到爸爸的口味,她也会做各种面条。
还参加社区疫情防控活动
苏妈妈也很爱吃虾,为了让妈妈高兴,苏玉也尝试做各种虾,每次都会做20个左右,包括香辣虾、蒜蓉芝士烤虾、避风塘炒虾、干锅虾、茄汁大虾、油焖大虾等。苏玉说,父母总会用实际行动支持她,每次做完饭,短短20分钟,一家人就会把饭桌上的美食“消灭”干净。每天她做的美食也不固定,如果今天想吃紫薯芋泥仙豆糕,就会去超市买芋头和紫薯,不过多数情况下都会根据冰箱里的食材设计。
在班里,苏玉是班长,作为一名大学生,在疫情防控期间她还主动报名参加了当地社区的志愿者活动,负责对出入人员登记、消毒、测量体温。谈到为什么要给父母做饭,她表示春节前自己的时间比较充裕,就想把这些空余时间利用起来,为父母做一些美食,让父母高兴。
朋友圈“聚集”了不少吃货
最近一段时间,苏玉除了上网课,还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但她还是会抽时间做饭。苏玉说,小时候她最爱吃宫保鸡丁,妈妈经常给她做,“自己大了,也应该让父母尝尝女儿的手艺了。”
自从苏玉将自己的美食晒到朋友圈后,每天她的朋友圈都会“聚集”不少吃货朋友“饱眼福”,为她点赞。“看着就好吃,太羡慕了。”“父母太幸福了!”还有朋友评论“拉仇恨啊!”“太赞了,可以开个饭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