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日报记者 张 昊 王木者摄制
唐山截瘫伤员包殿环创造生命奇迹
小康路上,咱没掉队
1月14日,杨震生(右)与唐山市截瘫疗养院休养人员贴“福”字,喜迎新春佳节。 河北日报记者 张 昊摄
我是1931年生人,过了年虚岁就90啦。这人岁数一大,就是爱忘事儿。但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7月28日来院里看望慰问我们的事儿,我记得可清楚哩。总书记高高的个儿,亮堂的声儿,他说:“生命是最值得珍惜的,唐山大地震是毁灭生命的灾难,但我们这里看到了浴火重生。”
能从大地震中活下来,是幸运。之前就听说过,西方一些人预言我们活不过15年,可我在截瘫疗养院已经过了快40年。是党和国家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所以现在我见谁都说我不到40岁。
前些年过世的赵奎英老姐姐活了95岁,现在我成这里年岁最大的了。小杨(唐山市截瘫疗养院院长杨震生)总说,现在疗养院病员的平均年龄已经73岁了,我们创造了生命的奇迹。这奇迹哪是我们创造的啊,是党和政府创造的,更是疗养院全体工作人员创造的,没他们的精心照顾,哪能像现在这样。
过去老伴儿陪着我,2012年她去世后,我特别难受,心里空落落的。那段时间,小张(护士长张玉红)和小苗(管床大夫苗润庆)经常找我唠嗑,他们一口一个包大爷地叫着,听我讲过去的事,跟我说新鲜有趣的事,我才慢慢好了起来。
前阵子,我得了种病,浑身都是血泡。他们说这是疱疹,是老年病。我高位截瘫,不知道疼,但从他们的表情看,我觉得自己过不去这道坎儿了。
他们带着我去医院,找专家,开方子,把药买回来给我输液。血泡破了,血水流得哪儿都是,他们就给我抹药,换被褥。过了三个多月,病好了。说实话,总说自个儿不怕死,可现在觉得还是活着好,能感受党和国家更多的温暖,还能和大家伙儿一起奔向小康社会。
疗养院的环境越来越好,给我们安了空调,装了床帘,方便又防风,还给每人发了个高科技玩意儿,说是叫平板电脑。我不会使,但看着新鲜,也忒喜欢。我现在就每天看电视,《新闻联播》期期不落。现在打开水龙头就能喝上纯净水,岁数小的哥几个、姐几个还能在活动室打牌、下棋、打乒乓球。天暖和的时候,我就坐着轮椅下地溜达溜达。这变化,这生活,这环境,叫人舒心啊!
年三十,疗养院又给我们包了饺子,肉三鲜馅儿的,特别香。逢年过节,食堂都免费,我虽然吃不了多少,但心里是乐呵的。党和国家对我们如此关怀,我们应该好好地活着,健康快乐地活着。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我记着总书记当时在我们这儿说过的话。有机会的话,真想给总书记捎句心里话——请他放心,小康路上,咱没掉队!
口述/唐山市截瘫疗养院 包殿环
采访/河北日报记者 王育民
和残疾人共同创造“精彩人生”
每次到唐山市截瘫疗养院采访,总是被截瘫伤员们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所感染——90岁高龄的包殿环即使身卧病榻,依然满面笑容;“轮椅诗人”杨玉芳、高志宏夫妇潜心写作,常有新作诞生;“文艺女兵”姚翠芹以“全民K歌”APP为舞台,成为“实力派唱将”;“运动健将”李冬梅年过半百重返训练场,备战省伤残人运动会……
“肢体健全的人可以活出精彩人生,肢体残疾同样可以活出精彩人生。”总书记的话,深深鼓舞着截瘫伤员们。
而在唐山市截瘫疗养院院长杨震生看来,要让截瘫伤员们的人生更精彩,他们的服务要更到位。“总书记说,为残疾人事业做更多事情,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
1月8日,省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代残疾人工作的意见》,强调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好残疾人工作,建立健全残疾人脱贫防贫机制,不断完善残疾人保障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切实为残疾人排忧解难办实事,确保残疾人同全省人民一道迈入小康社会。
牢记嘱托,共同奋进,在奔向全面小康的道路上,更多的残疾人会自强不息创造更多的生命奇迹,而全社会也会为残疾人“助跑”,让他们活出更加精彩的人生。 (河北日报记者 王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