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连第(左)同三女婿孟令作在家中研讨书法作品。河北日报记者汤润清摄
对于唐山师范学院中文系退休教师戴连第来说,这个春节过得有点“清静”。
“往年正月初二,是闺女们回娘家的日子,一大家子十三口人,甭提多热闹了。”1月26日,当笔者敲开戴教授家门时,家里除了老两口,只有三闺女夫妇在。
“今年情况特殊,人来了一半,还都是分头来的。”老伴儿冯秀文告诉我们,大年二十九开始,老两口给几个孩子挨个打电话:“响应国家号召,少走动、少聚会,已经回来的就好好在家猫着,没来的千万别动了。”
“疫情当前,两权从大。心在一起,便是相聚!”见老伴儿有几分伤感,戴老师连忙相劝,“几个孩子平时都孝顺,不在年节一时!”
今年72岁的戴老师有四个闺女。不知情的邻居曾好奇:“您这个年龄,没赶上计划生育?”时间长了,人们才发现三个大孩子叫他俩“姨夫、老姨”,只有老小喊爸妈。这才渐渐了解了这个家庭的特殊构成——唐山大地震中,戴连第的妻姐夫妇双双罹难,三个女儿是由他们抚养的孤儿。
“就让孩子们跟咱过吧,只当咱结婚早,多生了几个。”40多年后的今天,冯秀文还记得丈夫当时的表态:“孩子姓名不改,对咱称呼不改,只要咱心里把他们当亲生的就行了。”
“老姨夫、老姨对我们比亲生的还亲!”提起往事,一直留在老人身边的三女儿冯立异话未出口眼圈先红,“我从来没觉得自己是孤儿!老姨多年不添新衣,却让我们穿的比别家的孩子还好。上学那会,每次开家长会,姐仨赶一块儿了,老姨夫就‘跑片’,从不缺席一个;我上班后,下零点班,老姨夫总是半夜用自行车驮我回家……”
一旁的三女婿孟令作接过话头:“老两口养育我媳妇,带大我闺女,我本人更受益多多。”他说,姨夫是真正的文化人,是唐山抗震纪念碑碑文的起草者,还写得一手好书法,是自己做人、做事、习书法的领路人。
“我文化不高,初次登门,就被家里这一屋子书给‘震’住了。”孟令作告诉笔者,在姨夫的影响下,自己也拿起书本读名著,备上笔墨习书法。
“令作长于小楷,从欧(欧阳询)化褚(褚遂良),如今也入了省书协,作品还参加了国展。”夸起三女婿,戴老师一脸的骄傲。
采访过程中,老两口的手机响个不停。
“那几个没回家的又问候我们呢,一天嘱咐好几遍——少出门、多喝水。”冯秀文乐呵呵地点开微信,笔者看到,置顶的微信群群名叫做“爱的大家庭”。
“年前是三天两头收快递:甘肃的白兰瓜、云南的大柿子……也不知道是哪个闺女女婿还是外孙女买的,老伴天天在群里问,求认领!”面对孩子们的牵挂,戴连第很淡定,“唐山人是经历过大灾大难考验的,正如抗震纪念碑碑文所写——‘自主命运之人民不可折服’。应该相信,这一次武汉也一定能战胜疫情,赢得胜利!”
略加思忖,戴老师拿起手机、戴上老花镜,把即兴口占的诗发到群里:“度劫唐山曾励志,纾灾武汉正凝情;人心聚作回天力,上下如磐自成城!”(河北日报记者汤润清 通讯员 张晓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