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陈雪霏:为了那一刻,所有努力和付出都值

2019-10-11 03:49:35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国庆阅兵女兵方队一中队副队长兼队员陈雪霏

为了那一刻,所有努力和付出都值

陈雪霏(右一)正在组织队员进行正步原地踢腿练习。

陈雪霏为陆军军医大学士官学校教导员,任国庆阅兵女兵方队一中队副队长兼队员。通讯员尹威华摄

“看,我妈妈!”10月9日,在陆军军医大学士官学校教导员陈雪霏家,电脑屏幕上国庆阅兵女兵方队一出现,一岁十个月的儿子就欢快地喊了起来。

“离开时刚会叫妈妈,八九个月不见,已经能给院里小朋友表演踢正步了。”自打10月5日陈雪霏从阅兵村撤离回家,儿子像“长”到了她身上,一步不肯离开。

10月1日,陈雪霏与其他受阅战友一道列阵长安街,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

在女兵方队中,来自陆军军医大学士官学校的女兵占三分之一左右。该学校前身是1939年白求恩参与创建的晋察冀卫生学校,此次是第五次抽组女兵方队参加阅兵。

虽然阅兵已经是过去时,陈雪霏谈起仍是激动不已:“每次看到受阅视频,都禁不住泪流满面。”

今年女兵方队组建时,学校派陈雪霏跟队出征阅兵场,任女兵方队一中队副队长,专门负责学员管理。

“太苦了,万一坚持不下来怎么办?”同是军人的公公和爱人担心。

“孩子还没断奶,一去好几个月。”患腰椎间盘突出的婆婆,连孩子都抱不了。

办法总比困难多,陈雪霏一心想去。先说服爱人,再和爱人一起做通公公工作。

“我是队干部,成天教育学员服从命令听指挥,我自己都不服从,以后还怎么管别人?”这个理由,最终让识大体的婆婆也让步了。

陈雪霏不光去了,还“得寸进尺”,看学员训练一个多月后,主动请缨要求上场参加训练。

从负责训练队员的中队副队长,到亲自上场成为一名受阅队员,陈雪霏一时间成了方队里的“名人”。

“自己主动要求参训的,万一被刷下来怎么有脸见学员?”她的压力也不言而喻。

血性如刀,不磨不快,不砺不锋。少有人知道,为尽快赶上一个多月的差距,陈雪霏是如何对自己“下狠手”的。

夏日正当午,训练场上骄阳似火,地热如烤,她还铆在训练场上加练,训练服湿了又干,结了一层又一层汗碱,靴子里的汗水晾一整晚都干不了。

对着镜子练眼神,刚开始坚持不到5秒就眨眼,心里默念“坚持,再坚持一下”,坚持到眼泪流下来、泪水流干了,终于能做到40秒动都不动一下。

落地频率总和别人不一样,陈雪霏趴在地上仔细观察,终于找出原因。

脚腕控制力不够,别人翻脚面翻30度,她就翻60度。每天数千次翻脚面,脚上血泡摞着血泡,每走一步都像针扎一样痛。

“总共踢烂了两双崭新的皮靴。”陈雪霏拿出作战靴给记者看。在那双皮靴的后脚跟褶皱部分,有个比一元硬币还大的破洞,边缘已经磨烂。

“没有捷径,只有反复练。”面对超乎以往的高强度、严标准训练,陈雪霏始终咬着牙坚持。

靠着这股不服输的韧劲,陈雪霏成功逆袭,训练期间被评为训练标兵,阅兵结束还被授予个人三等功。

几个月下来,陈雪霏瘦了7.5公斤,1米72的大个头只有52公斤。她笑着说:“以前总嚷嚷减肥,现在连脸都瘦了一圈,也算是意外收获。”

“这些话头一回听到。”婆婆心疼地抹起泪,“这孩子就是有这么一股子倔劲。”

是队员,更是中队副队长,拼命加班训练之外,陈雪霏还兼任着管理职责。

队员王玉琳排面总是标不齐,怕被“降”为“预备队员”,常常偷偷流泪。休息时间,陈雪霏和小王分享自己的训练经验,边演示边讲解。在她一步步指点下,小王刻苦训练,终于掌握了标齐要领。

“我们都喜欢陈队,她不仅分享训练经验,更像知心姐姐一样照顾大家。”队员宋妹涵说。

对于陈雪霏而言,阅兵训练的几个月,让她完成了一次“脱胎换骨”,这不仅是队列动作和女兵形象的加强,更是对自己身心极限的挑战。

“昂首通过天安门那一刻,觉得所有努力和付出都值得。”陈雪霏说,“行进在长安街上时,深切感受到自己与伟大祖国紧紧联系在一起,那种使命感、责任感和自豪感将激励我一生。”

陈雪霏说,现在最想做的事,就是把自己参加阅兵的感受分享给学员们,“等休假结束,就召集学员们开个队务会,把阅兵期间学到的知识、技能,还有阅兵经历教给我的荣誉、责任、坚强等精神,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大家。” (记者 周 洁

责任编辑:张永猛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